员工一年内未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和员工都面临法律风险,包括员工可能无法享受社保福利、工伤认定和经济补偿金的纠纷;公司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支付经济补偿金以及员工“合法”离职且不需提前通知的风险。为规避风险,公司应主动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及时办理续签或解除手续,确保合规;员工则应保留好工作证明,积极与公司沟通,保障自身权益。
员工面临的风险
社保福利保障不足: 未签订合同可能导致员工无法正常缴纳社保,一旦发生疾病或工伤事故,可能无法享受相应的医疗、工伤待遇。
工伤认定与赔偿纠纷: 员工在无合同情况下发生工伤,其权益会受到影响,在认定工伤及申请赔偿时可能会面临更多困难。
离职时的经济补偿纠纷: 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应向符合条件的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若公司不续签,但已连续工作满一定年限,员工可能因此无法获得应有的经济补偿金。
公司面临的风险
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满一年,若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将被推定为事实劳动关系,公司将面临行政处罚。
支付双倍工资的风险: 如果公司未在一年内补签合同,从第二个月开始,可能需要向员工支付未签订合同期间的二倍月工资。
经济补偿金风险: 一旦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与员工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后再解除劳动合同,都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合法”离职的风险: 劳动合同到期,员工无需提前30天通知即可离职,公司可能因此面临人才流失和业务中断的风险。
如何规避风险
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公司应在员工入职之日起一年内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及时跟踪合同到期情况,并提前做好续签或解除准备。
做好员工入职和离职手续: 严格执行入职、离职的规范流程,及时为员工办理社保等相关手续,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 及时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员工对自身权益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关注劳动合同到期情况: 提前关注劳动合同到期情况,并及时与员工沟通,商议续签事宜,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