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痛心!两个少年相约出门玩耍,这再平常不过的场景,他们竟失联了21天。
![]()
等找到他们时,两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了两具遗体,现场无声无息,微信一分钱未动,看完一身冷汗,别再让无知夺走孩子的命!
![]()
据极目新闻报道,贵州毕节两名少年骑摩托车失联21天后,遗体于11月6日在黔西市林泉镇青塘村被村民发现,距离出发地黄泥塘镇仅20公里。
两名少男一个14岁,一个16岁,本该是阳光奔跑的年纪,却因为一次冲动的骑行,永远停在了山路边的荒野中。
让人纳闷的是,他们的手机信号是戛然而止的,微信账户里的钱21天分文未动,难不成里面还有什么猫腻吗?
![]()
据了解,他们曾是同乡好友,16岁的罗某某在贵阳一家餐馆做学徒,性格沉稳,平日里总照顾14岁的万某某,两人虽年纪不大,却像兄弟一般亲近。
10月16日上午,两人相约从贵阳出发,说要骑车回老家看看。
他们用攒下的零花钱,在一家摩托车店买下一辆二手的蓝色摩托,车况普通,车牌模糊,殊不知他们连驾驶资格都没有。
![]()
据店老板回忆,罗某某反复的询问,加20块油能跑多远,他试骑时手忙脚乱,练习五六次才勉强掌握平衡,而后座的万某某紧紧扶着车座,眼神里透着紧张。
老板没想到的是,这竟是两个少年留给世界的最后背影。
![]()
中午12点,他们在黄泥塘镇一家加油站加了20元油,等待的时候问了下路线,工作人员好心提醒,要他们走大路上高速。
但他们搪塞到要去林泉镇找个人,于是选择了路况更为复杂的山路。
下午3点,林泉职中附近的监控拍到他们缓缓驶过校门口,车速平稳,身边还有放学的学生和过往车辆。
此次以后,他们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再无任何踪迹。
直到10月18日,两个少年的父亲才发现了不对劲,一个彻夜未归,一个电话打不通。
寻人未果后,他们打印上千张寻人启事,贴满贵阳,大方,黔西沿线,徒步排查山间小路,水库沟壑,走访了每一家加油站,小卖部,始终一无所获。
![]()
事件发酵后,网上寻人信息刷屏,贵州两少年失联的话题引发全网关注。
有网友们留言,这个年龄的他们属于人嫌狗不待见,不可能被人掳走,这么久了会不会出事了?
![]()
果然11月6日,噩耗传来。
青塘村一位村民在山间发现异常,报警后警方确认了,正是那两名失联少年的遗体。
![]()
现在回头看,疑点太多了。
那个曾被他们提及的要找的人,至今还未现身,他到底存不存在?又是什么身份?
为什么20公里的路,走了21天还没到家?
为什么微信零钱一分未动?正常人出门,哪怕再省,饭要吃一口吧?水要买一瓶吧?可他们账户干干净净,没有记录,这是不是说明没有用手机的机会呢?
![]()
两人出行,遇到问题有个照应,可真当问题来了,为什么连求救的机会都没有?
还有那个老板,向未成年人出售机动车是否担责?车辆手续是否正规?
目前警方仍在调查死因,但这场悲剧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未成年人骑摩托,必须严管!
![]()
他们年龄这么小,自行车能不能骑稳还不好说,更别说更难驾驭的机动车了。
何况他们无驾照,无头盔,无经验,走的还是山间小路,加上贵州多雨,路面湿滑,这无疑大大增加的死亡风险。
如果当初店老板不对未成年出售二手摩托车,那么他们还可能因此退去,存活于世,谁知老板给钱就卖,毫无底线。
![]()
即使骑上了摩托车,老天还是给了他们活着的机会,如果他们听了加油站工作人员的话,走了大路上了高速,哪怕还是出了事,最不济还能保住两条命吧。
记得心理学中有个词叫群体冒险效应,说是人在同伴面前更容易做出高风险行为,以证明勇敢或成熟。
放到这个事件里,一个孩子可能不敢独自骑摩托上路,但两个一起,互相鼓劲,就敢了。
![]()
这也不是个例,据报道,每年都会有青少年因无证驾驶,飙车,探险失联而丧命,他们总以为不会轮到我,拿冒险当情怀,拿冲动当激情,直到危险降临,才发现悔之晚矣。
![]()
最后,我想呼吁相关部门彻查车辆来源,严惩违规销售,没有买卖就不会受到伤害。
最后愿这个两个少年能够早点安息,从此天堂没有湿滑山路,也没有摩托轰鸣。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