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终于不忍了。
澳大利亚铁矿龙头企业必和必拓(BHP)公司,万万没想到,被捏了20年的中国,这回竟直接掀了桌子!
9月30日,由于价格和结算方式始终无法谈拢,中国代表说了一句让世界震惊的话:不接受人民币结算,那我国的钢企都不再进口BHP的东西了。
此消息一出,对面着急了。
![]()
毕竟,铁矿的出口占澳洲GDP5%~10%。
不过,我国过去20年,一直严重依赖澳洲的铁矿进口,每年的价格谈判都以我国退让、铁矿提价结束,为什么突然变得如此强硬了呢?
![]()
20年来,中国的炼钢火炉,一直在为别人赚钱。
这次价格博弈的核心,就在于抢夺铁矿定价权,并推动用人民币结算。
我国认为国内房地产和基建开发已经趋缓,铁矿需求量将下降,希望降价。
而必和必拓公司则认为,俄乌冲突结束后,铁矿需求将增加,并以此作为涨价的理由。
更深层次的冲突是,我国买了这么多铁矿,都是美元计价和结算,长期都是最大美债持有国,这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及美元的霸权都让我国很被动。
因此,这两点就是此次谈判的主要矛盾。
过去中国虽然是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但在原材料上,却长期被卡脖子,近8成都依赖进口。
2024年,全球七成的铁矿石,都流进了中国的高炉,但近20年在价格上都没有话语权。
虽然国内钢铁企业又多又大,但基本都不赚钱。
主要原因,还是作为成本的铁矿石价格太高。
![]()
很难想象,把铁矿从地底下挖出来卖给中国就能赚取一半的暴利,而中国钢铁企业辛苦炼钢,却只有2%的微薄利润。
这不就是我国几十万钢铁工人,变相给澳大利亚矿厂打工吗?
而在这个过程中推波助澜的,则是“普氏指数”。
普氏指数是S&P全球大宗商品资讯公司制定的,每天有专人收集30~40个矿企(卖方)、钢厂(买方)的报价,然后按这个来确定指数。
虽然普氏指数听起来和股市的指数类似,但其中的差别却非常大。
它仅仅根据报价确定,而不是像股票交易这样,记录真金白银的交易价格。
很明显,这就存在买家和卖家串通抬高价格的漏洞。
![]()
近几年,报出过不少钻普氏指数报价漏洞的新闻。
2021年,就有报道称,一些矿商通过故意报高价来“做高”市场指数,再利用期货市场价格的联动效应牟取暴利。
而此次,我国和必和必拓矿商谈判的一个核心,就是推动定价模式从固有的指数定价,转向更反映实时的现货交易价。
我们买下了全球七成的铁矿石,国内的实际成交价甚至常常比普氏指数还低。既然如此,凭什么我们总要当这个“冤大头”,去接受那个被抬高了的价格呢?
但必和必拓(BHP)毕竟嚣张数十年,因此今年的价格谈判,始终没有谈拢。
结果,国庆节前一天,我国直接掀桌子了,不同意就不再买了。结果,一向强硬的必和必拓,不出一个月就服软了。
从长时间被迫接受高价,到今天敢掀桌子争取议价权,我国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已经做足了准备。
![]()
先说一下为什么我国明明是大买家,却在价格上十分被动。
首先,全球铁矿石市场由三大巨头把持,而澳大利亚一国就独占两席——力拓与必和必拓。
而且这里的铁矿不仅品位高,还是易于开采的露天矿,还坐拥便利出口的深水港。
![]()
而我国的铁矿不仅杂质多,还都在很深的地下,所以只能进口。
随着2002年我国城镇化的开始,钢铁的需求量更是连年增长,2000至2005年间,从7000万吨猛增至2.4亿吨,增幅高达3倍。
然而,同期国内供应增量仅为1亿吨,这种需求增速远超自身供应能力的局面,就导致了在价格谈判中成为弱势的一方的状况。
并且当时的力拓和第二大买家新日铁达成了涨价的协议。
结果就是2005年,我国买铁矿的价格一下子暴涨了71.5%。
![]()
其实,这里很明显是把我国当冤大头耍了。
日本钢铁公司和澳大利亚矿产公司,他们的股权早就纠缠在了一起,涨价后不仅能从我国这里多赚更多,日本企业还可以从矿企的分红中受益。
涨价容易,降价难。
后来,我国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每年我国都想要通过量大这个理由争取降价,却最终得到的都是涨价。
这就涉及第二个原因了,我国钢企众多,各自为政,价格谈判时被3巨头分化瓦解。
中国过去大大小小的钢企有数百家,很多都是当地的支柱企业,牵涉一大批就业,哪怕利润微薄,只要还活着就行。
所以,国内这些企业就表现得对铁矿价格不敏感,而是更看重能否得到铁矿资源。
因此,即使在谈好价格下,部分钢铁企业为了拿到澳企手中的铁矿,还要去私下溢价购买。
既然供不应求,那么价格根本降不下来。
再加上国内监管不严、钢铁企业多,还滋生了很多商业犯罪的活动。
甚至发生过一起让我国损失数千亿的商业间谍案。
在2009年之前,力拓和必拓(BHP)两个钢铁寡头们,在国内安插了一个专门搞情报的人。
这个人毕业于北大,却成了澳大利亚人,主管在华铁矿销售。
他在数年间,持续贿赂多达16家的谈判人员,摸清了中企的谈判策略、价格意向还有库存采购数据等。
这就导致我国在和矿企谈判时,澳方始终知道我国的价格底线以及需求量是什么,年年谈判,年年涨价。
![]()
这就是当时国内铁矿石价格的乱象和具体原因。
国家的发展不能停,但是中国也不可能一直受制于人。
此次谈判前,我国通过多年布局,尤其是多元化供给、人民币结算、统一组织三路并进,终于取得了主动权,让必和必拓(BHP)不得不接受我国的条件。
![]()
如今,作为最大买方,迟到了几十年的铁矿石定价权,终于轮到我国说了算!
从被寡头霸凌20年,到掌握定价权,中国做了什么?
首先,在2022年,我国成立了一家新的央企,担起统一铁矿采购、谈判与供应的责任,也成为我国钢铁行业对外交涉的唯一代言人。
其次,中国早就布局海外矿企的投资,某央企就通过旗下平台参股铁矿石3巨头之一的力拓集团,持有比例为14.9%。
中国铝业持有的股份虽然不具有投票权,也不能进入董事会,却能保障我国的铁矿供应,借此在全球铁矿产业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此外,我国还投入巨资,参与非洲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的开发,同时也帮助他们修建铁矿、港口等。
![]()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在非洲内部,地理位置非常差,运输条件也很差,但它的矿石储存量庞大、质量比澳洲的还要好。
30年前,这些矿产就被发现了,可巨头们为了能够长期赚钱,一直不投资建设,最终被几内亚收回。
而此时中国看准机会,通过央国企大手笔收购一部分。短短几年时间,就把矿厂建了起来。
这部分铁矿有多好呢?
目前已经探明的储量,就足足有30亿吨,是全球已知最大的未开采铁矿。
如今,在我国基建支援下,一切都已准备就绪,11月份载有首批西芒杜铁矿石的轮船就能从港口发出了。
![]()
虽然航行时间是澳大利亚的3倍,但这些矿石却是从我国自己的矿厂中挖出来的,战略意义更重。
通过投资他国矿产,分化瓦解铁矿3巨头联盟,再到必和必拓(BHP)同意人民币结算,20年来中国首次夺回铁矿石的定价权。
从此刻开始,人民币不再只是中国人的货币,而是开始流入全球资源的血脉中。
这一刻,不只是铁矿价格谈判的胜利,而是一个时代的转折。
参考资料:
1.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媒体:澳大利亚当局呼吁中国恢复铁矿石采购》
2.民生证券《西芒杜建设如火如荼,铁矿供应保障有望增强》
3.财联社《国内铁矿石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暂停必和必拓(BHP)进口,西芒杜产能释放在即|行业动态》
4.中国煤炭市场网《铁矿石进口“暂停”,进口贸易悄然破局》
作者:白真诚
编辑:柳叶叨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