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酒自带津南情,品上一口仿佛能听见海河流水,看见阡陌稻田。小站稻的参与赋予了酒体一种独特的甘甜底蕴和丰富质感,完美诠释了‘甘润’二字。”游客如是说。在落幕不久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稻源酒业作为津南农产品的代表携“醍醐”全系产品惊艳亮相,与天津优质小站稻开发有限公司、瑞景田园家庭农场、盈跃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因“稻”而兴的单元体共同展示出小站稻多元形态的勃勃生机。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当稻耕文化与酿酒文化同缸而酿,沉淀下的是对古法的千年智慧,释放出的是对乡愁的绵延情愫。坐落于津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稻源酒业以“皇家贡米”小站稻为酿造之魂,将津南大地的馈赠“柔”进杯中醇香。8载光阴间,它“宁拙毋巧,宁朴无华”,用一套“辩证法”诠释着对历史经典产业的匠心守护,为小站稻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推波助澜,成为我区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又一结合点。
酿造工艺的“古为今用”
稻源酒业遵循“粮必精、水必甘、曲必时、器必洁、工必细、储必久”的古训,它无可复制的核心优势源于身处“小站稻”起源地和核心产区的津南区,这里孕育出了颗粒饱满、晶莹剔透、垩白极少的米质。公司将糙米以15%-20%的比例加入原材料,稳定、纯粹地保证了小站稻的风味和营养,而这仅是把好品质的第一道关,随后便是“较真”的固态发酵、分层蒸馏、二次发酵等连环过程。具有多年酿酒经验的老师傅“背道而驰”,只选一年四季中的春、秋、冬进行发酵作业,唯独不选发酵过程最快的夏天。“稻源酒业全部采用低温发酵,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缓慢代谢,生成更多复杂香味成分,赋予酒体更丰富的层次感,同时让发酵过程更具可控性,批次间差异更小,利于保持酒质稳定,这样还能有效抑制刺激性物质的生成。”说起发酵工艺,稻源酒业总经理曹大军滔滔不绝,“一粒粮到一杯酒,需要一个月的发酵、3至5年的陈酿,从而缓慢而精致地提取食物中的精华。慢工出细活,就是这个道理。”
![]()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学古不泥古。市面上,传统酒曲的制作常辅以中草药来调节微生物群落,而稻源酒业采用“食药同源”的原理,选取绿豆、红豆、黄米、薏米、黑豆五色食物作为酒曲成分,并科学控制添加比例和顺序,在保证风味独特性的同时,起到调节气血的作用,从而呼应“酒为百药之长”的古代医学实践。
品质塑造的“内外兼修”
![]()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在稻源酒业的展厅内,有两个词格外显眼——“津香型”“80度”。
2017年稻源古法酿制研究院成立,2022年稻源酒业建成,2024年公司与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合作申请了津香型白酒的企业生产标准,对原料与工艺、感官特征、成分要求进行了专属划定,自此公司成为津香型白酒的开创者。
![]()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稻源酒业终于打造出了一款属于天津人自己的美酒!”曹大军张扬的语气中带着一股自豪。依托“古法+创新”的酿酒经验,公司共推出了4种“津香型”酒品,其中80度纯粮白酒一炮而红。在国内市场上此类酒较为小众,能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品牌企业更是不多见。公司瞄准这一赛道,不靠科技狠活将白酒纯度提升到80度,展示出企业“舍得平衡”的品质追求——将100斤50度的三年老酒通过二次发酵以及长时间陈化最终酿造出5斤80度的白酒。20:1的萃取比例,让该款产品打破消费者对高度酒的固有印象,它以醇厚柔和的口感,将一波波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并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生产状态。
![]()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这里是发酵仓库,我们在发酵缸上铺满艾草,植物散发出的气味能起到驱虫作用,借助这种‘土法子’来调节室内环境……”曹大军在直播间滔滔不绝地介绍。稻源酒业深知,产品品质不仅体现在显性标签上,更蕴藏在酿造环节的隐性价值里。于是,公司开启了类“慢直播”式的宣传,将镜头对准选粮、蒸馏、倒缸、发酵、陈化等酿酒全过程,向消费者原汁原味地展示传统酿酒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生机,让米与酒的故事激活更多文化认同感。
深耕津南的“双向奔赴”
![]()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酒糟是酿酒的主要副产品,不仅能与土壤形成酸碱中和效应,同时富含有机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是入地培肥的理想选择。今年,稻源酒业首次尝试酒糟废渣的循环再利用,在八里台镇毛家沟村的300亩水稻田“大显身手”。前几天,喜讯传来,试验田种出的小站稻喜获丰收且味道香醇。随即农户又预订了一批酒糟,以备来年使用。
此外,2025年10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6—2030年)(征求意见稿)》,将酿酒产业列为“历史经典产业”,为中华传统特色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这双重好消息让曹大军再次坚定了“并轨”小站稻产业链的想法,他的“禾下乘凉梦”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接下来,稻源酒业将着力打造“生态酒庄”,让产品与小站稻产生更多内在关联,不仅尝试小站稻生态种植,同时深耕小站稻“源、魂、种”的基因,在开发更多特色酒品、提升品质文化内涵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最终形成“原粮种植——储存加工——酿酒销售——废渣还田”的循环产业体系。
“小站稻的振兴不能是单兵奋战,而是要靠协同发力。作为‘农头工尾’的产业代表,稻源酒业见证了小站稻产业链的做大做强,这也赋予了企业极大的信心。我们有责任与政府同行,将本地特色的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消费品。”当被问及,有没有“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烦恼时,曹大军接着说,“如果说,企业的起步源于津南的生态好牌,那发展就得益于会展好牌。”
图片来源:津南好客户端
借助“家门口”的国家会展中心(天津)这一开放平台,稻源酒业先后走进了2024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市民走进达沃斯活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大型展会,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随之攀升,也让外界看到了小站稻正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稻源酒业
因“稻”而兴
溯“源”而行
杯中所盛
是时间的沉淀、匠心的酿造
更是一片土地的灵魂、一种文化的传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