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西方国家为什么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0
分享至

一边是“全球南方”——非洲、中东、拉美的兄弟们,提到中国大多是竖大拇指,盼着“一带一路”的工程队赶紧到。另一边呢,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那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看咱哪儿都不顺眼。媒体上,不是“威胁”就是“挑战”,政客嘴里,不是“脱钩”就是“去风险”。

为啥反差这么大?

有人说,是咱“战狼”了,太高调。有人说,是文化差异,人家不懂。

要我说,这些都没挠到痒处。



英国剑桥大学那位研究中国很深的专家——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早就把这事儿给点透了。他有个观点特别犀利: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的不满,不是因为中国做错了什么,恰恰是因为中国“做对了什么”。

这不是个新毛病,这是个“老问题”。说白了,这不是文化冲突,这是一种“老大地位动摇恐惧症”。

谁说当年喜欢?那是误会,不是真爱!

很多人特怀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那段“中美蜜月期”。那时候,西方对咱多“友好”啊,好莱坞电影里也开始有正面中国人形象了,商业往来热火朝天。

但咱得拎得清,那份“友好”里,夹着冰碴子。



咱打个比方。你家里来了个远房穷亲戚,衣衫褴褛的,你当然会笑脸相迎,给他口饭吃,给件旧衣服,显得你特慷慨。你还会鼓励他:“好好干,将来也能过上好日子。”

可如果这个亲戚不光埋头苦干,过了二十年,他突然西装革履地回来,在你家隔壁盖了栋比你还大的别墅,开的车比你好,甚至开始跟你聊“社区管理规则是不是该改改了”……你心里啥滋味?

你大概率不会为他高兴,你只会觉得:这小子,要抢我风头了。

西方当初对咱的“温和”,压根不是因为爱,是建立在两个“致命”的假设上。马丁·雅克的分析一针见血。

第一个假设:你太穷,对我构不成威胁。

1978年咱刚改革开放那会儿,GDP才多少?在美欧眼里,咱就是那个“穷亲戚”。他们看咱,就像大学教授看一个刚上初中的孩子说要研究高等数学。他们的心态是:“随便你折腾,反正你也追不上我。我还能卖你点教材,赚一笔。”



第二个假设:你迟早会变成我这样。

这是西方,特别是美国,一种根深蒂固的“信仰”。他们觉得,现代化 = 西化。只要你搞市场经济、穿西装、喝可乐,你早晚会拜倒在他们的“自由民主”脚下,把自己的制度改成跟他们一模一样。

尤其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那个著名的“历史终结论”。在他看来,西方式民主就是人类的终极形态,全世界都得“殊途同归”。

所以,那时候的“喜欢”,说白了,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是在等你“皈依”。

剧情反转太快,2008年成了分水岭

可惜啊,剧本没按他们写的走。



转折点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一场从华尔街爆发的危机,把美国和欧洲搞得人仰马翻,雷曼兄弟倒了,银行接连破产,“老师”自己差点挂科。

反观中国呢?咱迅速稳住了阵脚,还成了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

这一下,西方傻眼了。

更让他们心态爆炸的还在后头。到了2014年,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的GDP超过了美国。

这可不得了。“穷亲戚”不光盖了别墅,看样子连家底都比你厚了。

最最不能忍的是,中国居然没按剧本走!经济起飞了,制度却没“皈依”,反而越走越自信,提出了“中国特色”的道路。

美国人彻底懵了:“这小子怎么越不像我,还跑得越快呢?”



“优越感”一旦崩塌,剩下的就只有“恐惧感”了。一看剧本不对,立马翻脸,“喜欢”瞬间变“怀疑”,“怀疑”很快就升级成了“敌意”。

2025年的“新战场”:我不怕你造袜子,我怕你造AI

如果说2008年是心态失衡的开始,那么到了今天,2025年11月,这种敌意已经演变成了全方位的围堵。

战场在哪?不在贸易顺差那点小钱上,而在高科技。

这几年,你听得最多的词是啥?芯片战争。

美国商务部(BIS)这两年干啥最起劲?拉着荷兰(ASML)、日本,死活不让最先进的光刻机卖给中国。为什么连NVIDIA的高端AI芯片(比如H100和A100的后续型号)也要层层加码地限制?



说白了,就是马丁·雅克那个逻辑的延续:

他们不怕你当“世界工厂”,给他们造袜子、造玩具。但他们怕你爬到产业链顶端,跟他们抢“未来”的定义权,比如人工智能、5G、量子计算。

当年他们“开放”,是想让中国永远待在低端,给他们打工。现在他们“脱钩”,是发现中国要冲到高端,要当“工程师”了,所以赶紧把梯子抽走。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压力越大,动力越足。

看看这两年华为的动静。在被压制到几乎窒息的时候,硬是靠自己搞出了麒麟芯片的回归,最新的Mate系列手机(比如去年的Mate 60和今年的新品),直接捅破了封锁网。

这在西方眼里,比中国GDP增长几个点还可怕。因为这证明了“封锁”是无效的,中国有能力在他们设定的“禁区”里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这种“你自己居然也行”的震撼,是他们“老大恐惧症”最主要的病因。

优越感崩了,就开动“认知战”机器

好嘛,既然“硬实力”上堵不住,“软实力”上就得赶紧抹黑。

“优越感”崩塌后,讲理是没用的,最快的办法是把水搅浑。这不是零星的情绪发泄,这是一套由“美国政媒一体化机器”操盘的系统工程,叫“认知战”。

这套机器是怎么运转的?独立新闻网站“灰色地带”(The Grayzone)早就扒过了:“官方喂料—媒体包装—政客推动”三步走。

咱先说文化底色。美国自打建国起,就深信自己是“山巅之城”,是上帝选中的“世界灯塔”(天赋使命)。这套嗑唠了几百年,他们自己都信了。所以,全世界都得听他的,谁不听话,谁就是“异类”,就是“问题国家”。

再加上那点藏在骨子里的盎格鲁-撒克逊优越感。虽然嘴上喊着“政治正确”,但一些白人精英心里,那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劲儿根本没消。现在一个非白人、非西方、非基督教文明的国家要起来了,他们本能地不舒服。



于是,“认知战”开打。

《纽约时报》2015年就有统计,对中美关系的报道里,61%是负面内容。这不是报道,这是在“造势”。

到了新冠疫情那几年,这股风简直刮疯了。从“病毒人造”到“隐瞒数据”,各种谣言满天飞。特朗普政府更是把抗疫失败的锅,一把全甩给了中国。

这哪是找真相,这就是“情绪发泄式的政治操作”。我自己搞砸了,必须找个替罪羊,不然没法跟选民交代。

到了2025年的今天,你再看华盛顿,更离谱。“反华”几乎成了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唯一能达成共识的议题。 无论谁在台上,遏制中国都成了“政治正确”。

你看,优越感崩了,情绪上来了,抹黑机器也开足了马力。他们不反思自己为什么衰退,只怪别人为什么在进步。

真正的“老问题”:你凭什么不走我设计的路?



聊到这,咱终于可以揭开谜底了。

西方到底不满咱什么?

马丁·雅克说,是不满中国的“成功本身”。但我想再往深挖一层:他们最不满的,是咱成功的方式,居然不是他们安排好的那条路!

美国作家安德烈·弗尔切克(Andre Vltchek)说得更狠:西方那套崛起模式,归根到底是四个字——弱肉强食。

他们是怎么发家的?靠殖民扩张、靠资源掠夺、靠贩卖黑奴、靠战争重组。他们打天下的方式是“我打你,你服我,然后我抢你”。

可中国呢?

咱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没发动过一场战争。咱靠的是什么?是“要想富、先修路”,是自主发展、是“世界工厂”,是合作共赢。

咱不搞殖民,不往外派驻军队(维和除外),不强迫别人接受咱的意识形态,还提出了个“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套玩法,西方人看不懂,也不想看懂。



这就等于在人家办的“武林大会”上,所有人都亮出了刀枪剑戟,结果你亮出了一本《种田与基建指南》,然后还拿了总冠军。

更扎心的是,中国这本“秘籍”还真练成了!

几十年间让8亿人脱贫,GDP从几千亿美元冲到近20万亿美元。最关键的是,它向全世界,特别是向“全球南方”的兄弟们证明了一件事:

不用西方那套(殖民、掠夺、当霸主),也能实现现代化!而且可能更快、更稳、更和平。

这对西方来说,是“政治正确”的终极崩塌。他们那套“自由民主必胜”“普世价值全球通用”的经,被中国的成功现实啪啪打脸。

于是他们就急了。



他们不是怕中国去侵略他们,而是怕“全球南方”的国家都看明白了:原来中国这条路也能走通!

你想想,2023年和2024年,BRICS(金砖国家)为什么能历史性地大扩员? 连沙特、阿联酋、埃及这些美国传统盟友都挤着要加入。

因为大家受够了西方的“教师爷”嘴脸,受够了被指手画脚。他们想要的是平等合作,是实实在在的港口、铁路、5G基站。

西方提供的是“批评”,而中国提供的是“吊车”。

只要有一个非西方国家,能不靠殖民、不靠掠夺成功崛起,那西方几百年来建立的话语霸权,就不攻自破了。



结语

所以,咱现在就明白了。

中国这个所谓的“老问题”,不是我们做错了什么,而是我们“做对了什么”。

我们把别人口中“应该失败的路径”,走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快、最稳、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样本。

西方的不喜欢,本质上是一种面对“新规则”和“新玩家”的无所适从。他们害怕的不是中国复制他们的霸权,他们害怕的是中国彻底终结“霸权”这个游戏本身。

这个“老问题”,恐怕还会持续很久。直到他们真正学会放下“老大”的身段,接受这个世界,早就不止一个“标准答案”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方呼吁加大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支持力度

中方呼吁加大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支持力度

新华社
2025-11-14 12:11:09
分手费2.55亿!没想到,库里和安德玛分道扬镳了!

分手费2.55亿!没想到,库里和安德玛分道扬镳了!

野球帝
2025-11-14 11:15:37
大跌超5%,比特币一路跌破多个关口!加密货币全网24小时超22万人爆仓,76亿元灰飞烟灭!分析师:加密市场进入熊市......

大跌超5%,比特币一路跌破多个关口!加密货币全网24小时超22万人爆仓,76亿元灰飞烟灭!分析师:加密市场进入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5 07:49:07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1-13 09:54:48
中国考古报道:海昏侯墓发现朱砂锁绣惊艳天下

中国考古报道:海昏侯墓发现朱砂锁绣惊艳天下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00:44:05
否认25名陆战队员投降!“匕首”精度太差,可怜乌军被造谣成舞男

否认25名陆战队员投降!“匕首”精度太差,可怜乌军被造谣成舞男

鹰眼Defence
2025-11-13 17:03:38
战火一旦爆发,中国将会到达无人知晓的地步,这是真的吗?

战火一旦爆发,中国将会到达无人知晓的地步,这是真的吗?

探史
2025-10-11 15:17:29
“露乳”女装遭审判,巴黎世家天塌了!

“露乳”女装遭审判,巴黎世家天塌了!

互联网品牌官
2025-11-14 16:57:08
泰国国王访华牵动国运!美泰协议成为导火索,美国已断泰国退路

泰国国王访华牵动国运!美泰协议成为导火索,美国已断泰国退路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14 10:36:02
苹果二号人物,正式退休!库克发文

苹果二号人物,正式退休!库克发文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5 08:15:35
美媒大放厥词:潘展乐的表现令人失望,他现在亚运会都拿不到金牌

美媒大放厥词:潘展乐的表现令人失望,他现在亚运会都拿不到金牌

杨华评论
2025-11-14 22:35:16
锂电池疯了,涨幅超200%!这些赛道再也藏不住了?

锂电池疯了,涨幅超200%!这些赛道再也藏不住了?

财报翻译官
2025-11-15 10:51:47
日本驻澳大利亚大使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侮辱日本等同于宣战!

日本驻澳大利亚大使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侮辱日本等同于宣战!

我心纵横天地间
2025-11-14 18:40:58
史前文明证据?一亿多年前的地层,惊现大量被铁钉穿喉杀死的鱼

史前文明证据?一亿多年前的地层,惊现大量被铁钉穿喉杀死的鱼

心中的麦田
2025-11-14 21:16:51
刚攻下红军城,普京政府通告全球,中俄不必缔结同盟,赢家不是俄

刚攻下红军城,普京政府通告全球,中俄不必缔结同盟,赢家不是俄

军机Talk
2025-11-15 10:20:27
国足VS韩国 首发11人浮现 刘诚宇领衔依木兰回归 邵佳一督战

国足VS韩国 首发11人浮现 刘诚宇领衔依木兰回归 邵佳一督战

球场新视角1号
2025-11-14 19:33:50
王家卫录音风波再升级! 袁立全平台喊冤,这下轮到张国立慌了

王家卫录音风波再升级! 袁立全平台喊冤,这下轮到张国立慌了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3 03:23:41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03 00:20:08
男子56万购入300块和田玉,搁置10年后,急用钱才发现其真实价值

男子56万购入300块和田玉,搁置10年后,急用钱才发现其真实价值

兰姐说故事
2025-11-14 17:15:03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0-28 14:03:28
2025-11-15 11:51:00
顾史 incentive-icons
顾史
多了解些历史,发现能看懂很多事
6382文章数 12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海网红爷叔为爱情拒不腾房 房东没租金也拿不回房子

头条要闻

上海网红爷叔为爱情拒不腾房 房东没租金也拿不回房子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旅游
游戏
时尚

教育要闻

期中考试后,最重要的是“复盘”

艺术要闻

书法界惊呆了!14字狂草为何让专家称赞不已?

旅游要闻

比利时里克桑萨尔蓝精灵光影花园开幕

多位玩家举证《宝可梦传说Z-A》多人排行战作弊

什么?!你告诉我佘诗曼已经50岁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