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Obsidian 一直是我首选的 知识管理工具。它功能强大,具有本地优先的设计,丰富的插件支持,图形视图,以及一系列构建第二大脑的工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工作流程不断演变,它的一些缺点开始显露出来。尤其是当新一代替代品出现时,它们提供了更流畅的界面、更直观的功能和更快的创新速度。
我发现越来越难以说服自己继续使用 Obsidian,我无法摆脱它开始落后的感觉。
Obsidian Bases 还不够
我需要高级数据库
当我第一次听说 Obsidian 正在推出一个名为 Bases 的核心插件用于数据库 时,我当时真的很兴奋。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替代品,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本地数据库解决方案。
虽然这个插件在表格、卡片、过滤器和属性方面是一个很好的第一步,但我渐渐意识到它还是远远不够。主要问题在于缺乏灵活性和查看选项。
比如在 Notion 中,我只需几次点击就能在不同的视图间切换,如看板、列表、画廊、日历、时间线,甚至图表。
此外,Notion 的数据库不仅仅是关于视图;它还涉及其功能的深度。从人员、网址到高级公式属性,我可以使用多种列。
我已经开始为我的订阅跟踪器、个人项目管理、旅行行程等创建不同的数据库,而 Obsidian Bases 根本无法满足我的需求。
对第三方插件的过度依赖
并非每个插件都能频繁更新
我对 Obsidian 最大的烦恼之一就是对社区插件的过度依赖。我在社区插件浏览器里花了无数小时寻找适合特定任务的完美工具,结果发现我真正需要的其实是一个核心功能。
一个完美的例子是看板。为了获得这个基本的项目管理视图,我不得不安装一个第三方插件。虽然它运行得不错,但永远无法像原生功能那样流畅(而且功能丰富)。
如果你想改变 Obsidian 的核心外观(不仅仅是切换社区主题),你需要深入了解 CSS 片段的世界。这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而许多人根本没有这种知识。
现代替代方案将这种自定义功能集成到核心应用中,并提供用户友好的设置,以便在不触及任何代码的情况下更改颜色、字体和布局。
最后,插件生态系统引入了一个重大风险:过时和被遗弃的插件。我遇到过几个曾经是我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插件,但现在却成了我的烦恼。开发者停止了更新,插件在新的 Obsidian 更新中失效。当某个功能集成到核心应用中时,这个问题就不会出现。
Obsidian 缺乏自动化
一些任务耗时较长
这也是我开始觉得 Obsidian 落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它缺乏原生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当我需要从我的资料库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时,比如总结一份长会议记录或在十几篇研究论文中寻找联系,我 必须使用像 NotebookLM 这样的外部工具。这个过程需要多个步骤,打断了我的工作流。
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自动化。在 Notion 中,我可以使用按钮和同步块来简化我的日常任务。一个按钮可以从模板创建一个新的会议笔记,填入日期,并标记相关项目。一个同步块让我编辑单个块,并立即在整个工作区更新。
在 Obsidian 中,实现接近这种功能需要复杂的插件网络,如 Templater 和 Dataview。
移动应用程序很基础
在以移动为主的世界中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 Obsidian 的桌面版本是深度工作的强大工具,但移动体验却很基础且笨拙。问题从我尝试打开软件的那一刻开始。由于有一个大型的库和各种插件,软件通常需要几秒钟才能加载。
即使界面也感觉不太直观,并且没有针对单手使用进行优化。我可以添加一个新笔记,但这个过程有点慢。这就是我不得不换成一个完全不同的应用:Google Keep的地方。
它瞬间打开,并提供一个主屏幕小部件,以便随时快速记录笔记。我的工作流程变成了一个两步过程:我使用 Google Keep 来记录所有快速想法和列表。然后,在专门的审查会议中,我将它们转移到我的 Obsidian 笔记库中。这是一个有效的工作流程,但它突显了 Obsidian 的根本弱点。
我离开 Obsidian 的旅程
并不是说 Obsidian 是个糟糕的工具——只是它不再是满足我不断变化需求的最佳选择。虽然 Obsidian 可能继续服务于特定的、专注的受众,但它正在成为一个在需求更高的市场中越来越小众的工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