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击沉它,要么就得学会用筷子”
![]()
这句出现在美媒报道后的评论区,比任何军演都直白地暴露了一层焦虑
福建舰入列,把中国海军推到了“三航母时代”的门槛上,也把讨论从“有无”翻到“怎么用”
美联社跟进了消息,话里话外承认一个事实:一艘配备电磁弹射的8万吨级航母,意味着中国的海空力量可以真正离开海岸线去呼吸远洋的风
报道援引美国军事人士的判断,说这会让中国在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之间拥有更灵活的布势空间
评论区里,有人困惑中国速度,有人担忧美国海上优势
情绪混杂,但方向明确
把时间轴摊开,事情并不玄
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
![]()
2024年5月1日,第一次海试;
2025年9月22日,歼-15T、歼-35和空警-600在舰上完成首次弹射起飞与阻拦着舰训练;
2025年11月5日,正式入列
这四个时间点,像四颗钉子,把“验证平台”与“可用战力”区分开来
入列那天起,这艘船才真正算是编队里的主角之一
更直接的变化在甲板上
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路径选择是中压直流,这条技术路线与美国“福特级”的中压交流不同
海试阶段完成多型舰载机弹射与回收,说明“弹出去、接得住”已经形成闭环
![]()
歼-15T从“压一压再起飞”跨到“满载弹射”,歼-35隐身舰载机获得更大的燃油与挂载窗口
固定翼预警机空警-600上舰,被认为可将编队的前出预警范围推到700公里以上,并把空中指挥的“眼睛”和“脑子”带到了更远处
这不是参数的堆砌,而是作战几何的重绘
滑跃甲板意味着妥协,电磁弹射意味着按需调度;
前者以牺牲载荷换取起飞,后者在同一条甲板上把效率抬起来
当航母战斗群配上055型万吨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攻击型核潜艇与综合补给舰,第二岛链内的制空、制海与反介入能力,才有了可以被对手认真规划的权重
但焦虑不止于舰本身
美联社的报道提到,美国手里虽然有11艘核动力航母,但能随时部署的只有少数,有报道直言是3艘,这在亚太方向并非绝对优势
![]()
另一头,中国的节奏像流水线
江南与大连两家均具备大型水面舰建造与改装能力,常态化并行生产;
美国核航母几乎只有纽波特纽斯一家,工人与供应链问题隔三岔五冒头
从“造得出”到“排着队造”,背后是体系的差距
对比之下,节拍各不相同
“福特”号从2005年开建,2013年10月下水,2017年7月服役,至今仍在解决电磁弹射等系统的可靠性;
福建舰从下水到入列,跨过的不过1200多天
节奏不是全部,但节奏会影响一支海军如何计划未来十年的训练、人员与保障
![]()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8月的报告指出,美国的电磁弹射系统过度依赖外部技术支持,且存在可靠性质疑
跑得快,还要跑得稳
有媒体据测算对比了三型航母的航速与跨日航程:山东舰约31节,一天可行约1380公里;
福建舰约30节,一天可超过1330公里;
美国“福特级”相当
航速只是舰体功课,决定航迹的,是补给周期、舰载机出动率与维护均衡
这些朴素的“船上时间表”,才是远海行动能否“周而复始”的关键
Military Watch网站报道称,中国正建造排水量超过11万吨的超级航母,或将搭载第六代舰载机,这一说法引起了爱好者的热烈讨论
![]()
这类消息不宜当成官方信息,却反映出一个趋势判断:平台更大、飞机更新、能源更强,是各国顶层设计共同的目标
军事专家张军社表示,歼-35在载油量、载弹量、航程与作战半径方面均超过美国F-35舰载型,空警-600的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在某些环节可与E-2C/D比肩甚至更优
这样的对比容易被当作比分牌,但更有意义的问题在后面
一艘新航母能把地区力量对比改写到什么程度?
航母之外,人员训练、维护保障与跨军兵种协同,是否已经给这艘船装上了“看不见的阵列”?
中心判断是:福建舰不是威胁的起点,而是海上秩序多极化的注脚
中国的国防政策长期强调防御性,航母建设的逻辑是保护更远的海外通道与国家利益
美国的不安,更多是“独一份优势”被现实世界重新分配时的本能反应
![]()
与其在评论区里喊“击沉或学筷子”,不如承认各方都在学新的协作与管控方式,包括危机沟通、演训避碰与海上行为准则
把历史拉回13年前,落差感更强
2012年,辽宁舰让“有无之争”落幕;
2019年,山东舰证明国产化路径可行;
2025年,福建舰把技术谱系从滑跃推进到电磁弹射
美国走完这一套花了近一个世纪,中国用了十多年
路径不同,背景不同,但“快速迭代”已经成为当下的常态
这速度背后是工业体系、供应链与科研到部队的闭环,短期难以复制,长期也不靠噱头
![]()
更现实的变化是,台海与西太的应急预案,需要为“编队更密、预警更远、干扰更强”的局面重新计时
有了能够前出预警与满载起飞的舰载航空群,增援的“窗口期”会被压缩,迅速集结能力变得更重要
对手要补的功,不在口号上,在节奏上
比起“击沉”与“筷子”的二选一,真正的分水岭在于能否适应多艘大型水面作战平台常态化并行的西太平洋
中国后续航母项目据称在有序推进,如果按当前节奏,训练、维护与补给的组织能力会成为“下一道门槛”
能否保证飞行小时数、能否维持高出动率、能否把联合火力链练到肌肉记忆,这些答案决定福建舰的作战含金量
结尾的态度不必尖锐:海上力量此起彼伏,关键是学会彼此看见
一边是对自身节奏的坚守与补短,一边是对对手能力的冷静评估与沟通
当评论区不再靠“击沉或学筷子”来表达情绪,航母出现的意义,才会从表面的威势,落到稳定与克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