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11月7日,美国财长贝森特高调宣称,美国制造出了25年来的第一块稀土磁铁。
他激动直言“美国已经摆脱了对中国的稀土依赖”,还现场预测两年内美国的制造业将持续“腾飞”。
最关键的是,他还强调,在此前的稀土行业中,中国一直担任“故意卡脖子”的形象。
![]()
然而,还没等贝森特多高兴一会,就引来了全球的吐槽声。
要知道,全球稀土产业链的格局可不是靠一块磁铁就能改写的,更何况贸易战还是美方先打的。
如此“吹牛”又“自欺欺人”的话,到底是谁给他的勇气?
![]()
美财长“吹牛”的底气从何而来?
别看稀土带了个“土”字,但这并非普通矿产,而是17种稀有金属元素的统称。
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成为尖端科技和国防工业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
有数据显示,美国87%的军工供应链依赖中国稀土,这些相关行业更是为美国的经济贡献了超4万亿美元的支持。毫不夸张的说,稀土供应直接关系到其产业竞争力和经济稳定。
![]()
美财长之所以敢高调宣称“结束卡脖子”,说到底还是离不开美国MP Materials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工厂试生产出首批汽车级稀土磁铁。
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稀土产业链萎缩后,本土首次实现从稀土开采到磁体制造的全流程生产,所以才被美国视为产业链自主化的“突破性进展”。
![]()
而且MP Materials公司是美国目前唯一运营稀土矿的企业,其掌控的加州芒廷帕斯矿曾是全球稀土开采重镇,后因竞争失利在2015年破产,2017年被重新盘活。
该公司近年获得美国国防部4亿美元投资,又与苹果公司达成5亿美元合作协议,投建了金属冶炼与磁材制造工厂,规划年产能1000吨磁体,已与通用汽车签订供货协议,计划2026年底正式投产,这种重视程度,不外乎就一个目的——尽快结束对别国的稀土依赖。
![]()
最关键的是,现在恰逢中美在关键矿产领域博弈升级,美国对华卡芯片,还威胁要对华加征300%关税,把“霸权主义”展现的淋漓尽致,出于反制,中方自然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规定。
如此一来,美国部分企业面临“没有稀土可用”的窘境,甚至以15美元的高价,来买价值不到40美分的微型磁体解决燃眉之急,此时贝森特宣布本土稀土磁铁的试产,自然就被美方当作“打破中国垄断”的标志性事件,所以才如此高调的宣布。
![]()
巴基斯坦方面正向特朗普展示“稀土宝盒”
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美方可谓用尽了“手段”。
特朗普将“减少中国稀土依赖”纳入国家安全战略,还发布行政命令应对关键矿产供应链威胁。
或许拜登和特朗普在某些话题有分歧,但在这上面却出乎意料的“和谐”,拜登不仅在任职期间启动关键矿产供应链审查,还成立供应链中断工作组,矛头直指中国。
![]()
除此之外美国还通过加强与澳大利亚、日本等盟友合作,试图绕开中国稀土加工环节。
与此同时,美方还是腾出了“手”,通过出口管制等手段施压,想尽一切办法来遏制中国稀土的产业优势,而这场“声势浩大”的“针对”,恰恰证明了它们的“危机感”。
![]()
真的会如美国所愿吗?
尽管美国政府高调造势,但理性分析不难发现,“结束卡脖子”的说法纯属夸大其词,更像是一场政治宣传而非产业现实。
毕竟MP Materials工厂目前仅处于试生产阶段,1000吨的年规划产能与全球稀土磁体市场需求相比杯水车薪,现在就说“大话”,未免太早了些。
![]()
而且中国目前掌控全球93%的磁体制造产能,2025年稀土产量占世界总量的69.2%,加工量占近90%,美国的产能规模短期内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最关键的是,美国稀土矿以轻稀土为主,高端装备必需的重稀土储量匮乏,仍需依赖进口补充,“杯水车薪”式的补救,怎么看都不切实际。
![]()
美国若执意以霸权逻辑推动“脱钩断链”,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反而可能付出高昂的经济和战略代价。
毕竟稀土领域的大国博弈,最终拼的是产业链韧性、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合作格局,而非政治口号的声势大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