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
对芦南社区居民来说
是满是温情与喜悦的一天
由谢旭人先生
无偿捐献祖宅改造的
芦南社区邻里中心
正式开门迎客
![]()
![]()
谢旭人是土生土长的北仑柴桥人,虽长期在外工作,却始终心系故土。谈及初衷,他朴实说道:“就是想给乡亲们找个聚在一起唠嗑叙旧的地方。”
修缮一新的院落里,一把象征信任与期许的“金钥匙”,被郑重交到社区居民代表手中。“这把钥匙,开的是邻里中心的门,更是咱老百姓的幸福门。”居民代表石信耀的话语朴实而有力。
![]()
而回馈给谢旭人的则是一份特别的“家乡礼”:芦江农民画非遗传承人制作的掐丝珐琅提篮《月是故乡明》,装着柴桥实验小学孩子们烧制的沙溪陶盖碗,再配上本地新茶。每一件物品,都饱含着家乡人民的情谊。
![]()
为了让老宅既保留原貌又能满足现代使用,改造过程费了不少心思。工人们像绣花一样细心修复老梁柱,打磨旧门窗。
现在走进来,还能看到原来的木结构。不同的是,隔扇旁添了满架书籍,天井里摆了舒适座椅,封闭厢房则变成了敞亮活动室。“像老朋友换了新装,亲切又新鲜。”
开放首日,老宅满是欢声笑语。得知后续“墙门课堂”将开展智能手机教学、养生讲座、书法及手工艺课程,居民们期待值拉满。“以后不用愁不会用手机办事,还能学养生。”刚退休的王老师笑着说。李阿姨也盼着:“终于能圆小时候学书法的梦了!”
![]()
![]()
从“家族印记”到“社区客厅”,这把钥匙,打开了老宅新生,也开启了芦南社区共建共享的新篇章。相信很快,这里就会成为柴桥古镇民生画卷中,那一笔满是烟火气、暖到人心尖的鲜活色彩。
来源丨记者 邹诗琪 毛晨烟 通讯员 叶晶晶 张超静
编辑、一审丨王哲艺 二审丨王昱啸 三审丨朱俊
责编丨沈焰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