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雾还未褪去,一群拿着麦克风、扛着摄像机的身影已经步履匆匆。当万家灯火渐次熄灭,编辑机房的屏幕前仍然映着专注的眼眸。每条新闻的时长只有几分钟,它的背后却是记者们日复一日地用脚步丈量真实、用镜头记录时代的坚守与赤诚。今天是第26个记者节,让我们走进阳江广播电视台,揭开新闻诞生的“面纱”
好新闻从不是等来的
而是“跑”出来的
早上八点不到
年轻记者李怡欢便已拿好装备
前往坪郊市场
采访重点难点地域
“六乱”联合整治攻坚行动的开展情况
![]()
虽然从事新闻行业仅有一年
但她已经交出了352条新闻稿件
总字数超过了3万字
不管是在人潮涌动的集市、
偏远寂静的山村
还是在抢险救灾的一线、
重大活动的现场
记者们就像是不知疲倦的“拾光者”
于细微处捕捉社会脉搏
用镜头记录阳江的发展
Journalist's Day
![]()
阳江广播电视台记者 李怡欢:
最开始接触这一行的时候,心理上会比较焦虑。因为我是外地过来的,不太了解这边的情况,再加上语言方面可能会有一些障碍,又找不到选题。但这一年,我基本上把阳江各个地方都跑了一遍,接触了很多不同行业的人,通过去采访、写稿把这个时代的变化,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出来,传达不同人的声音,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
![]()
不到四平方米的配音间里
藏着让文字“活起来”的魔力
下午两点
主持人芦欣诺准时就位
她戴上耳机、亮起话筒
用声音为文字赋魂

拿到公益帮扶稿件时
她放缓节奏、放轻气息
裹着真切共情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送
让观众跟着心头一暖
接到时政文稿时
她逐字揣摩、反复试音
用平实庄重的语调传递政策温度
让枯燥条文变得清晰易懂
播报运动健儿夺牌归来时
她声调上扬、节奏明快
每一个字都透着振奋与敬意
![]()
虽然身在方寸之地
没有聚光灯的追逐
也不见出镜时的光鲜
但“幕后声量”们
始终与一线、与案头紧密相连
Journalist's Day
![]()
阳江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芦欣诺:
我做新闻主播已经有9年多的时间了。觉得我们就像是一个战士,在各种场合都是冲锋在前的。只要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新闻记者的身影。虽然离家很远,比方说父母年纪大了,没有办法在身旁照顾,但阳江和我现在的这个工作岗位,就是我小时候向往的远方,是我的理想。所以任务来临的时候,还是想再跟它一起拼搏一把吧。
![]()
再次回到“中央厨房”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仍未结束
下午三点四十分
资深编辑阮丽妍搭建完新闻的“骨架”后
又对县区融媒体中心送上来的素材
抽丝剥茧
她反复推敲每一个观点
并核对每一组数据
在字斟句酌中梳理逻辑脉络
她逐帧回看画面
拿起“剪刀”裁出最具冲击力的片段
在打磨中让新闻既有温度又有分量
![]()
晚上七点三十分的钟声敲响
历经近12个小时的“采、编、播”
一条完整的电视新闻得以跨越屏幕
抵达千家万户
从记者的一线捕捉
到主持人的声情诠释
再到编辑的匠心打磨
每个岗位环环相扣、彼此配合
才让新闻不仅被看见
更被听懂、被铭记
Journalist's Day
![]()
阳江广播电视台编辑 阮丽妍:
新闻编辑工作,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稿件的加工过程。要对稿件进行把关。对稿件视频还要进行筛选,要有冲击力。新闻稿件进行编排的时候,要按它的重要性排序好。最终塑造成一档清晰可信、有吸引力的新闻节目。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录者,我们永远在路上,因为时代的故事永远不停歇。目前,传统媒体行业发展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但我们还是会发挥主流媒体的能量,继续坚守岗位。
![]()
![]()
![]()
![]()
![]()
一支笔、一台摄像机
一部电脑、一个话筒
串联起新闻生产的完整链条
一份责任、一腔热爱、一路坚守
书写着媒体人的使命担当
在第26个记者节到来之际
向每一位奔走在路上的新闻人致敬
也愿我们以热忱为翼,以坚守为锚
在记录时代、传递真实的道路上
永葆赤诚
来源 | 阳江新闻
记者 | 冯秋颖
摄像 | 梁庆提
编辑 | 林俏岐
审核 | 梁剑华 梁胜
终审 | 黄刘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