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平台女主播因模仿身负七条人命的杀人犯劳荣枝引发众怒。该主播在直播中刻意还原劳荣枝受审时的表情与动作,甚至用“你可以说我不优秀,但不能说我不善良”等案中言论与网友互动,迅速引发舆论海啸。网友纷纷痛批“拿人命悲剧当流量密码”,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破亿,平台最终对其账号作出禁言处理。
![]()
这并非首次有人消费劳荣枝案。此前已有网红在法院门口直播“求合影”,更有人炮制“劳荣枝被包养”等虚假情节博眼球。这些行为不仅伤害受害者家属感情,更模糊了法治社会的道德底线。有法律专家指出,娱乐化恶性犯罪人物可能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误导,甚至变相美化犯罪。
![]()
平台客服回应称将持续加强监管,但网友发现类似“犯罪模仿秀”仍屡禁不止。从劳荣枝到吴谢宇,从素人到网红,为何总有人前仆后继消费悲剧?究其根源,是流量至上的畸形生态在作祟,越是挑战公序良俗的内容,越容易获得算法推荐。当底线成为噱头,猎奇取代敬畏,这样的“流量狂欢”终将反噬社会良知。
![]()
目前该主播账号已被禁言,但关于“犯罪娱乐化”的讨论仍在持续。有评论一针见血:真正的文明社会,绝不会让杀人犯成为被模仿的对象。平台需要做的不仅是事后封禁,更该建立前置审核机制,从源头上掐断这类恶俗内容的生存空间。毕竟,有些底线永远不该被突破,有些悲剧永远不该被娱乐。
![]()
#女主播模仿劳荣枝起号被禁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