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希腊制药行业正面临一场双重挑战,既威胁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国民健康保障体系构成严峻考验。居高不下的药品回扣比例、长期积压的账款支付、以及微弱的财政支持,三者共同构筑起一个难以突破的结构性困局,使众多制药企业深陷现金流紧张的泥潭。
2. 更为紧迫的是,这一系统性失衡已直接影响到患者获取前沿治疗手段的能力,导致希腊在创新药物普及速度上明显滞后于欧盟整体水平。这场危机的本质,是政策导向与产业发展规律之间的脱节,唯有通过深层次制度调整才能实现根本扭转。
![]()
3. 高回扣机制:创新药物的 “致命枷锁”
4. 当前实施的回扣政策已成为制约希腊医药创新进程的核心障碍。
5. 据权威数据显示,2024年针对售价超过30欧元药品的强制性返还比例仍维持在75%的高位,尽管相较2023年的80%略有下调,但仍远高于预期设定的69%,并显著超出欧洲多数国家同类政策的平均水平。
6. 此项机制虽名义上用于控制医疗支出超支,实则演变为对高价创新药的定向压制——由于专利药定价普遍较高,其成为该政策最主要的承担者。
![]()
7. PhARMA创新论坛主席拉布里娜・巴尔姆佩塔基明确指出,此类药品多用于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的临床干预,超过七成的回扣率严重侵蚀企业利润空间,使得研发成本无法回收,最终迫使厂商推迟甚至取消在希腊市场的新药投放计划。
8. 更加复杂的情况在于,回扣制度与按疾病领域划分的预算管理模式产生叠加效应。创新产业代表组织强调,这种分类拨款方式造成资源向价格低廉的通用名药物倾斜,而真正承载技术创新的原研药却得不到足够资金支撑。
9. 而这正是推动医学进步的关键力量。这种“抑制创新、扶持低价”的制度安排,显然与欧盟《关键药物法案》中提出的“激励关键药品生产、增强供应链韧性”战略方向背道而驰。
10. 欧盟于2025年3月推出的该项立法,明确提出将创新药和易短缺药品列为优先支持类别,借助财政补贴、审批加速等多种工具促进产业升级,相比之下,希腊现行的高返还政策已显现出明显的区域脱节特征。
![]()
11. 资金困局:象征性注资难破结构性顽疾
12. 面对日益加剧的行业压力,希腊政府所采取的应对举措显得杯水车薪。2024年11月,卫生部长阿多尼斯・乔治亚迪斯宣布追加1500万欧元用于医院药品采购预算,但这一决定被业界广泛视为一次姿态性的回应。
13. 希腊制药企业联合会(SFEE)负责人米哈里斯・希莫纳斯分析指出,这笔新增资金仅能带来2至2.5个百分点的回扣负担下降,对于缓解高达75%的整体返还压力而言,几乎无实质影响。
14. 更深层的问题源于希腊公共财政的结构性缺陷:多年来的财政紧缩政策与税收体制失衡,导致政府可支配收入持续受限,医疗总支出较经济危机前已缩水四分之一,即便局部增加投入,也无法填补系统性资金缺口。
![]()
15. 这种财政困境并非孤立存在。尽管希腊经济展现出一定复苏韧性,但其增长高度依赖旅游业与外部资本流入,基础税源薄弱,致使财政根基不够稳固。2025年推出的中产减负计划虽涉及15亿欧元规模,却未将医疗系统重建纳入重点倾斜领域。
16. 同时,预算管理机制的不合理进一步放大了危机:SFEE曾建议将零售端药品预算按专利药、仿制药等类别分别核算,但由于缺乏统一协调框架,反而降低了资金分配的可预见性,部分品类面临断供风险,形成“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
![]()
17. 流动性危机:付款拖欠与行业生存危机
18. 回扣重压与财政拮据的双重夹击,已引发全行业的流动性枯竭。根据SFEE发布的报告,希腊公立医院及中央采购机构(EKAPY)的平均付款周期已突破十个月大关。
19. 企业运营资金严重不足,一些中小型制药公司甚至濒临资金链断裂边缘。为应对此局面,发展部不得不批准相关企业股东大会延期50天召开,理由是回扣结算延迟导致财务审计无法按时完成——这一细节充分表明,行业危机已渗透至企业治理的基本层面。
![]()
20. 现金流紧张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药品供应稳定性受到冲击。因周转困难,多家企业被迫削减库存、延缓配送节奏,部分地区医疗机构已出现常规用药短缺现象。
21. 从长远看,这一状况正在削弱希腊在全球制药价值链中的吸引力:尽管上海盟科药业等跨国企业在希腊获批开展临床研究项目,但高昂的运营成本与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已让部分投资者重新评估是否扩大本地布局。
22. 对照欧盟《关键药物法案》中关于“通过联合采购机制缩小成员国间药品可及性差距”的目标,希腊当前严重的付款拖延问题无疑违背了区域药品安全协同的初衷。
![]()
23. 患者代价:创新药可及性的 “欧洲洼地”
24. 这场产业震荡的最终承受者,是千千万万普通患者。巴尔姆佩塔基警示称,若改革迟迟未能落地,希腊民众等待新药上市的时间将进一步拉长,与西欧国家的差距可能扩大至一到两年。
25. 统计资料显示,希腊在创新药准入效率方面已处于欧盟末段梯队,某些新型抗癌药物在德国、法国获批半年后,仍未被纳入本国医保报销目录。
26. 更令人忧虑的是,医疗经费压缩已造成基层服务体系承压,约三成患者因经济原因选择放弃部分必要治疗,这与当前经济回暖背景下“提升民生福祉”的政策承诺严重不符。
![]()
27. 从全球视野审视,希腊的现状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欧盟正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的制药供应链以应对国际动荡风险,而希腊产业的萎缩或将导致整个区域药品网络出现脆弱节点。
28. 随着美国与欧盟之间潜在的药品关税争端升温,欧洲制药企业已开始重新规划生产基地布局,若希腊不能及时改善营商环境,极有可能在新一轮产业重组中被彻底边缘化。
![]()
29. 破局之路:结构性改革与欧盟协同
30. 扭转希腊制药业困局,必须从临时救济转向系统性变革。业内普遍呼吁三项核心举措:首先,重构现有回扣体系,将创新类药品排除在高额返还范围之外,建立基于临床价值评估的差异化返还机制。
31. 其次,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打破按治疗领域分割的预算模式,整合分散资金池,提升拨款透明度与可预测性;再次,强化与欧盟政策对接,积极争取《关键药物法案》下设的战略项目支持,推动本土企业融入跨境供应链协作网络。
32. 希腊政府亟需意识到,制药产业的稳健运行不仅关乎公民健康权益,更是实现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引擎。
![]()
33. 在欧盟大力扶持绿色能源与数字科技的同时,制药作为知识密集型高端制造业,具备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带动科研转化、提升出口能力的多重潜力,能够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34. 只有彻底打破“高回扣—低创新—财政匮乏”之间的负向循环,才能推动希腊制药业走出泥沼,既守护患者的用药权利,也为国家经济抗风险能力增添一块关键砝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