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簇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刘容、杨清钧、王颖婷
怀着对知识的渴求与对事业发展的期待,10月底,我中心一行五人奔赴郑州,参加了第十九届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论坛。这场盛会如同一扇窗,为我们这些深耕基层的卫生工作者打开了全新的视野。数日沉浸其中,从高屋建瓴的主旨报告,到聚焦实操的专题研讨,再到温暖人心的实地参访,我们不仅汲取了知识,更经历了一场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本质与未来的思想洗礼。现将所获所感凝练如下,旨在为簇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下一步发展寻航向、找路径。
![]()
一、主旨引领,明晰发展新方位
论坛的主旨报告深刻剖析了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在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大局中的战略定位与时代使命。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的挑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和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的角色,已不仅仅是提供基本医疗机构,更是承担着医防融合、健康管理、资源协调、社区参与等多重功能的基层核心节点。
二、专题研讨,深挖机构内生力
本次论坛的专题会议设置极具针对性,紧密围绕“卫生政策引领”、“机构运营管理”、“青年人才发展”、“家医签约服务”、“社区慢病管理”、“社区老年健康”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入探讨。“卫生政策引领”专题解答的政策导向非常明确,使我们对此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政策不再是约束,而是指导我们优化服务模式、争取外部支持、明确发展路径的“尚方宝剑”和“行动指南”。而“社区老年健康”专题直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支撑地位。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沈蔷的“社区老年规范化建设驱动服务质效双提升——北京经验分享”和广东省广州市石牌街华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胡悒萍的“发挥社区卫生优势应对医养结合挑战”课题:从“老年医疗”到“老年综合评估与干预”,服务内容远超传统看病开药。他们强调要从老年人的疾病、功能、认知、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提供包括医疗、康复、护理、营养、心理乃至社会支持在内的 “整合照护” 服务。所以服务好老年群体,是社区卫生服务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
三、实地参观,感受服务新温度
理论结合实践,方知其中真意。实地参观环节,我们走进了郑州市金水区凤凰台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郑州市金水区国基路沙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家中心现代化的设施、人性化的服务细节、充满活力的团队文化以及居民脸上满意的笑容,都生动地诠释了论坛所倡导的理念。特别是沙门社区特色医防融合,创新“一老一小”服务,给了我们许多灵感,他们还开办老年健康大学、儿童健康夏令营等,这一切都让我们对“优质社区卫生服务”有了更具体、更感性的认识。
四、荣誉加冕,激励奋斗新起点
本次论坛,我中心报送的《医生有感:我的社区行医记,医者的守护》被确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验推广案例”,这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似一面镜子和一记鞭策。它映照出我们过去秉持“用心签约,用爱守护”理念所付出的努力,也叩问着我们未来的服务初心。这份认可,激励我们不应止步于个案的成功,而要将故事背后的温情与专业,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标准与流程,让“暖心的故事”从偶然成为常态,真正书写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五、学以致用,谋划未来新篇章
满载而归,重在行动。回到工作岗位,我们将积极扮演好“传播者”与“践行者”的双重角色,积极组织中心内部学习,凝聚共识,共同探讨适合我中心的发展路径。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升在健康管理、沟通协调、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争当一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人才。
![]()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第十九届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论坛为我们注入了新的能量与信心。我们坚信,在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社区居民健康的实际成效,为推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协会家庭医生联合工作委员会供稿)
校审:朱红剑、郑艳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