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6年高校毕业人数预估1593万,就业即将进入地狱模式?

0
分享至

各位好,我是小数

凡事一研究,就总会出乎意料。

近日中国数据开放发现互联网平台有相关数据信息显示2026年的高等教育毕业人数将高达1593万

根据现有信息,中国数据开放根据历年数据对202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存在不同情况做出预测分析,具体如下:部分资料预测显示2026年高校毕业生预计为1260万人,这一数据综合了大专、本科、研究生毕业生总数。

另有数据分析指出,基于历年高考人数、出生人口及高校扩招趋势,2026年高校毕业生可能达到1593万人,并预计未来数年毕业生人数将持续增长,2038年或迎来峰值1786万人。

不同来源数据存在差异,实际人数可能受政策调整、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若需精准数据,建议关注教育部或权威统计部门发布的最新报告。


中国数据开放将从历年高校毕业人数、历年高考人数、历年出生人口、历年就业数据、历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历年考公人数,洞察就业与生涯发展机会。

01

我们来看一下2026年高校毕业人数预估1593万

数据是如何来的

这源于我们看到2000-204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变化的趋势图。

冰冷的数字正在无情剖开就业市场最残酷的生存法则。

2025年将有1222万高校毕业生 (其中博士毕业生占比1.3%约15万、硕士毕业生占比8.8%约107万、本科毕业生占比43.5%约531万、专科毕业生占比46.4%约567万 ) 这一数据仍在持续走高 。


趋势图显示 2026年将有1593万毕 业生 ,随后的数十年高校毕业生将不断刷新纪录;相较于2020年,2025年毕业生规模激增超40%,预计2038年毕业人数将达到1786万的峰值。

相较于2020年,2025年的毕业生规模增幅已超40%。就业市场的压力,既来自每年持续增长的新增毕业生,也源于往届未就业人员累积的存量,双重压力叠加,让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这种严峻态势体现在多个方面

岗位竞争白热化:某央企2024年校招数据显示,平均每个岗位收到简历超200份,热门岗位竞争比突破1000:1。

薪资水平持续走低:智联招聘报告显示,2024届本科毕业生单位就业较2023年下降2.1%,为近十年首次负增长。

就业周期显著延长:调查显示,2023届毕业生平均需要投递50份简历才能获得一个offer,较疫情前翻了一番。

就业压力不仅仅来自每年不断增长的新增毕业生,还有往届未就业的累计存量压力。某互联网大厂人力资源负责人坦言,短短五年间,就业市场的学历门槛已发生明显变化。过去本科生能够竞争的岗位,如今硕士学历已成为标配。不仅如此,多数本科高校招聘时,要求求职者具备 985 院校以上的博士学历;央国企的大部分优质岗位,基础招聘要求也提高至硕士;甚至不少国企规定,只有 211 或 985 院校的硕士毕业生才有资格参与招聘考试。

这场学历通胀引发的就业震荡,正在悄悄重塑就业格局。

02

本科生教育:规模扩张与分布结构

2025年毕业的本科生是2021年参加高考的那批学生2025年毕业的专科生是2022年参加高考的学生,适龄高考人口的增加以及家长和社会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高考考场,为高校生源的持续增长提供了“燃料”。再加上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张,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毕业人数还将保持上升趋势,学历通胀的压力也将持续存在

问题随之而来,未来10年,每年如何搞来那么多优质就业机会?

从宏观上说,本科生的毕业规模将不断扩张,整体的就业压力逐年递增,优质就业岗位的筛选条件也将越来越严格,

比如很多国央企限制985或者211亦或双一流但是我们也要思考一点:对于985高校的毕业生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是面临同等的就业压力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我们进一步细分本科生扩招主要集中在哪些层次的高校?

从报名端来看,扩招主要集中在中下游高校,985/211院校招生扩招的幅度并不是很大,有些高校甚至不怎么扩招。本科生招生人数的增长主要集中在普通本科院校。这些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消化海量的达线人数),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使得本科毕业生总量快速上升。

因此,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学历通胀率更大、学历贬值带来的就业压力远大于985高校的毕业生

从在校学习的资源看,985高校学生有更优质的人均教育资源供自己提升学术水平,比如985高校不仅仅有绝对优质的学术大师数量,师生比例也是远超普通高校,同时他们也拥有更好的学习氛围在无形中影响日常的学习;

从就业角度看985高校的毕业生找到优质岗位的比例远大于普通高校,在优质岗位有限,岗位与人才供需比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自然出现很多企业要求“双985”或“第一学历必须211以上”等应聘条件;

从学历提升的角度看,985高校的学生有更高的保研率,有的专业保研率超过50%,具备更多的发展机会。

学历通胀是大趋势,但是不同层次高校的学历贬值率差别很大

未来十多年,每年的高考人数、高校录取人数和毕业生人数都将维持高位。现在的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90%。

2025年有1335万考生报名,只要想上大学,人人都有机会。未来2026年,2027年以及以后几年的时间,高考报名人数将会逐年提高。

面对这样的现状,近十年内我们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呢?

总不能“凉拌”“躺平”。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要在困境中寻找机遇,该努力还是得努力,只是要在努力的过程中找到更好的方向!其中5项多元路径有:

1、考研(学历提升)

2、考公(一步到位)

3、技能(一技之长)

4、留学(另辟蹊径)

5、军文(待遇优越)

我们通过数据就数量最大的研究生和公考进行探讨。

03

考研,逃离就业地狱的最优解

近年来从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和热度可以看出:

在本科学历持续通胀的大背景下,考研成为众多学生主动或被动提升竞争力的选择。研究生年度的招生量也不断扩大,从2013年54.09万人猛增至2023年预计114.84万人,十年接近翻倍。其中专业硕士占比从40%提升至58%,2020年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8%,显著高于本科生2%的增速。

在校研究生总数从2013年149万人增长至2024年的409.5万人,研究生的存量也是在逐年递

我们再看研究生的毕业人数,2024年研究生毕业人数108.4万人,相比2023年101.5万人,增幅约16%。从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这背后既是产业升级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也是就业市场学历通胀的现实映射

研究生的扩张不应沦为缓解就业压力的缓冲池,而需成为产业升级的发动机。

学生希望通过学历提升得到更优质的就业机会,很多优秀的研究生硕士+博士已经是国家科研的生力军,但对于另一部分研究生而言,读研是否真的提升了就业竞争力?还是成为了逃避就业现实的缓冲池?但是无论如何,大部分优质岗位限制硕士以上学历,研究生毕业生的竞争力(尤其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是远大于本科毕业生,考研依然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最主要途径。

04

考研的难度主要在哪里?

2023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474万人,招生人数114.84万人(博士招生人数15.33万人);2024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438万人,录取人数135.7人;2025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数388万人,录取人数是114.8万人。

考研的难度主要集中在:

1、择校择专业

2、有效复习时间和复习效率

3、学习方法

4、信息不对等

5、高层次大学的保研招生占比越来越大

6、二战比例过半

05

考公真相:宇宙尽头是更残酷的战场

当很多学生和家长意识到即使研究生毕业仍面临就业压力时,考公成为了备受青睐的选择,甚至被称为“宇宙的尽头”。

2021年到2025年国考的报名人数、缴费人数和实际考试人数的趋势变化。可以观察到:报名人数逐年增加,从2021年的157.6万增长到2025年的341.6万;缴费人数也从2021年的125.1万增长到2025年的298.2万;实际考试人数同样从2021年的101.7万增长到2025年的258.6万。

从历年考公报名数据看,报考人数持续攀升,而招录岗位有限,报录比更是触目惊心2023年国考平均86人争1岗,最热岗位3572:1学历要求水涨船高41%岗位要求硕士以上,5年翻了一倍;岗位结构中70%是基层岗,部委岗仅占2%。

本科生招考人数占比逐年下降:本科可报考岗位招考人数虽从2022年的29051人上升至2025年的34555人,但招考人数占比却从2022年的92.99%,降至2025年的86.99%。

虽然2025年“仅限本科”岗位招考人数占比由2024年的11.44%升至13.12%,但与2023年的18.68%、2022年的19.88%仍相距甚远。

本科招考人数占比逐年下降,但研究生招考人数占比有了显著提升。仅限研究生报考岗位的招考人数从2022年的2188人上升至2025年的5142人,在几年间翻了一番。招考人数占比则从2022年的7%上升至2025年的12.95%。

相比2024年国考,2025年国考有近60个岗位的学历要求从“本科可报考”变为“仅限研究生可报考”,这一现象表明,国考的学历门槛提升,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量加大。

国家公务员考试政策越来越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倾斜

2025年国考公告明确提出,对于2025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报考年龄条件放宽至40周岁以下(本科一般为35周岁以下)。

可见,国考愈加青睐高学历人才。

当供需发生变化,考公的学历“内卷”也进一步加剧,甚至出现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竞相报考乡镇一级基层公务员岗位的奇观。

06

破局之路:虽无捷径,但有方向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难道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虽然没有轻松的捷径可走,但 绝望中蕴含着希望,只要找对方向,依旧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一、能力提升;尽早规划抢占先机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能力提升仍是一条值得选择的道路。在能力提升的路上,包括考研或者继续职业技能教育,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①选择大于努力:合理的择校择专业规划,能让你在继续职业技能教育或考研的路上事半功倍。充分了解目标院校和专业技能的报考要求、考试难度等信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②方法决定效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有效提高复习效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③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考研也好,掌握一技之长也好,竞争都是激烈的,尽早开始准备,能让你有更充足的时间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④借力前行:如果你自律能力较差,不妨选择一个好的平台,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下,沉浸式学习,一举拿下。

考公(事业编):竞争激烈,但值得尝试

考公虽然竞争激烈,但稳定的工作、良好的福利待遇依旧吸引着众多考生。如果你选择考公,就要做好长期备考的准备,了解考试大纲,多做真题,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其中选岗专注复习是两个上岸的关键因素。

多元选择:另辟蹊径,同样精彩

除了考研和考公,军队文职、出国留学等也是不错的出路。军队文职服务国防、工作稳定,薪资待遇优厚;出国留学则能避开国内内卷与竞争,拓宽视野,另辟蹊径。这些多元化的选择,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在学历贬值的时代主动破局

我们可以主动的通过考研,留学,职业技能教育等途径提升自己的个人职业竞争力。积累自己的专业能力;也可以提前规划,提前复习,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公务员或事业编的岗位并为之努力......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才能在这场就业寒冬中掌握主动权;

在充满变数的时代,投资自己永远是最明智的选择!

注:文中数据综合教育部年度教育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数据及专业机构预测报告,部分2024-2025年为预估数值。

来源:数据开放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演员黄慧颐现状:开老书店维生,老态明显,曾被称广东标准媳妇

女演员黄慧颐现状:开老书店维生,老态明显,曾被称广东标准媳妇

古木之草记
2025-11-08 21:08:03
护士长彭某某的体面:丈夫涉丑闻全网热议,她用3个细节赢了尊重

护士长彭某某的体面:丈夫涉丑闻全网热议,她用3个细节赢了尊重

娱乐的硬糖吖
2025-11-09 03:15:07
“中方已同意恢复安世芯片供货”,前提是…

“中方已同意恢复安世芯片供货”,前提是…

观察者网
2025-11-09 08:31:27
深圳楼市扒底裤了!曾经的片区神盘,一套89平房子360万就给卖了

深圳楼市扒底裤了!曾经的片区神盘,一套89平房子360万就给卖了

火山诗话
2025-11-09 08:45:23
16级超台凤凰将登陆,权威:多地暴雨准备,2波冷空气又要来了

16级超台凤凰将登陆,权威:多地暴雨准备,2波冷空气又要来了

环球科学猫
2025-11-09 11:16:10
再添新瓜!副院长和曾主任半年一块出差27次,网友:还挺频繁

再添新瓜!副院长和曾主任半年一块出差27次,网友:还挺频繁

吃货的分享
2025-11-09 10:19:40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8 12:59:03
特朗普:美政府官员将缺席南非举办的二十国集团峰会

特朗普:美政府官员将缺席南非举办的二十国集团峰会

新京报
2025-11-08 11:59:04
突发!太阳新援杰伦-格林复出第2场疑右腿筋拉伤 被搀扶离场

突发!太阳新援杰伦-格林复出第2场疑右腿筋拉伤 被搀扶离场

醉卧浮生
2025-11-09 12:20:14
雷军这回栽了,小米法务被这个女人拿捏,太打脸

雷军这回栽了,小米法务被这个女人拿捏,太打脸

公子麦少
2025-11-07 14:39:17
80后掌控2900亿帝国!山东聊城小伙张刚,身价1450亿新晋山东首富

80后掌控2900亿帝国!山东聊城小伙张刚,身价1450亿新晋山东首富

青眼财经
2025-11-09 11:43:27
杨瀚森无缘出场,开拓者惜败热火,约维奇29+9阿夫迪亚33+11+8

杨瀚森无缘出场,开拓者惜败热火,约维奇29+9阿夫迪亚33+11+8

湖人崛起
2025-11-09 11:39:22
郑丽文出席统派活动,民进党围攻,蔡正元:国民党今后改名投降党

郑丽文出席统派活动,民进党围攻,蔡正元:国民党今后改名投降党

时时有聊
2025-11-08 20:38:16
豪掷150亿,特斯拉要“去中国化”!

豪掷150亿,特斯拉要“去中国化”!

金投网
2025-11-07 16:20:25
空乘穿毛衣上班被吐槽“很土”,山东航空回应

空乘穿毛衣上班被吐槽“很土”,山东航空回应

大风新闻
2025-11-08 14:47:09
经常喝肺癌风险飙升54%?多项研究:每天多喝一杯肺癌风险增6%;每天3杯,男性膀胱癌风险猛涨79%

经常喝肺癌风险飙升54%?多项研究:每天多喝一杯肺癌风险增6%;每天3杯,男性膀胱癌风险猛涨79%

梅斯医学
2025-11-09 07:52:57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8 00:15:06
德约官宣退出年终总决赛:连续两年因伤缺席 刚夺生涯第101冠

德约官宣退出年终总决赛:连续两年因伤缺席 刚夺生涯第101冠

醉卧浮生
2025-11-09 09:27:21
祖雄兵、曾琦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停职调查!两人可能会有5种结局

祖雄兵、曾琦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停职调查!两人可能会有5种结局

鋭娱之乐
2025-11-08 15:05:47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深度报
2025-11-07 22:56:16
2025-11-09 13:39:00
数局
数局
专业分享数据分析研究报告
10982文章数 265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5种爸爸,是孩子一生的灾难,你可别不在意!

头条要闻

网友称小米一个电器领域就能把格力"干掉" 王自如回应

头条要闻

网友称小米一个电器领域就能把格力"干掉" 王自如回应

体育要闻

梅西1v4单挑 29分钟双响!年度44球20助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房产
游戏
旅游

数码要闻

天马携多款Micro-LED透明技术亮相进博会

艺术要闻

广东马路中央“最牛钉子户”,给300万不搬,结局太意外了!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宫本茂表示任天堂将继续尝试一切可能探索的事物

旅游要闻

记者Vlog丨探秘大埃及博物馆小众宝藏打卡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