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凌晨1点50分,夜雨薄雾笼罩着黄浦江。闵行海事局西渡海巡执法大队副队长芦凯与搭档侯帅坤在趸船宿舍醒来。15分钟后,“海巡01019”巡逻艇的探照灯已划破江面——一场因进博会与月度天文大潮叠加而起的夜间巡航跑潮,正在闵行水域紧张展开。
这一夜,黄浦江闵行段船舶流量夜间高潮时段突破200艘,较平日翻倍。指挥中心大屏幕上,代表合规的“蓝标”船舶秩序井然,未出现一艘擅闯的“红标船”。
这份有序并非偶然。从10月20日启动进博会三级管控,到11月1日升级至二级,秩序的背后,是一张由智慧前台、精锐中场与严密后台共同织就的水上安全网,在潮汐深处默默守护着进博航道。
“动态清零”与“船舶体检”
在巡逻艇出发的数十小时前,闵行海事局政务中心的“进博会专项咨询服务小组”已完成了最关键的前置过滤。截至此时,他们已累计处理约7000份船舶信息申报。
“我们辖区是上游第一道关口,小船多、流量大,像公路上的自行车,管理难度最大。”政务中心工作人员蒋伟忠解释。他们的职责是对进入辖区的船舶进行信息受理与审核,确保每一艘船都已完成专项信息报告。
![]()
闵行海事局政务大厅近期接到的咨询电话日均过百
从早期船员跑政务中心送纸质材料,到如今全国统一推广“海事通”App实现“指尖秒办”,技术革新带来了效率革命。系统具备自动审核功能与人工处理相结合,可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闸港大队在二级管控前,前往黄浦江水上工程宣贯
与此同时,闵行海事局安检中心的“船舶医院”也早已高速运转多时。“我们确保‘当天申请,当天检查’。”安检中心负责人桑文海介绍。从9月10日起,他们就提前为港内作业船进行安检“减负”;10月18日全国公告发布后,则集中火力应对船舶的申请高峰。
![]()
闵行海事局安检中心负责人桑文海与伙伴登船做“船舶体检”
他们的检查细致入微,涵盖主机、舵机、消防救生等数十个项目。对于进博会,他们执行一种更聚焦的“小安检”,确保船舶AIS开启、配员合格、关键设备完好。“在上周申请量最大时,我们一天曾检查9艘船,中午不休息连续工作,就为了不耽误船期。”正是在 进博会二级管控启动前, 他们已基本实现申请船舶的“动态清零”,为前线拦截了所有“红标船”。
“智慧大脑”与“前线哨兵”
当前后台数据无缝对接后,指挥中心成了调度一切的“智慧大脑”。值班人员 吴敌 介绍,昨夜逢大潮汛叠加降雨, 三个海巡执法大队开展“巡航 跑潮 ”——即 巡逻艇 跟随乘潮上行船队同步航行。
![]()
11月7日凌晨的指挥中心
“就像高速交警在夜雨中疏导加长车队。”吴敌比喻道。此时,电子巡航系统持续筛查未申报的“红标船”,而“智能卡口”系统能自动识别船舶信息。一套“潮汐预警—船流跟踪—现场联动”三级响应机制高效运转,确保每分钟有12双眼睛守护着这23公里水道。
![]()
压力最终传递至巡逻艇上的哨兵。凌晨0点24分,第一波船舶流抵达闵行辖区,鳗鲡咀、闸港、西渡三个大队的巡逻艇开始接力巡航。2点04分起,是涨潮期黄浦江闵行段的最后一支接力队伍——西渡大队芦凯和侯帅坤,在涨潮时段维护交通秩序的关键一小时。
![]()
11月7日凌晨1时许,正值大潮汛,闸港海巡执法大队的值班员陶洪明与段鹏冒雨开展夜间巡航跑潮作业。
“夜间航行最怕两件事:超载和值班缺位。”驾驶着巡逻艇的芦凯说。探照灯必须同时捕捉多重目标:违规借道超船的“航道超车”、未开启航行灯的“隐形船舶”。
风雨过后,又是新一天的黄浦江
行至俊光码头,一艘万吨级货轮正进行夜间加油作业。巡逻艇缓缓靠近,在确认加油船防火措施到位后,才再度隐入黑暗。完成本次巡航已是凌晨3点半,200余艘次船舶已经安全航经闵行辖区,芦凯和侯帅坤再次返回趸船,和衣躺在了小行军床上,“我们是来工作的,不是来过日子,应急响应要求5分钟内出艇,睡席梦思不合适。”芦凯半开玩笑说。

记者:王若曦
通讯员:曹雯
初审:陈依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