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么击沉它,要么我们就得学会用筷子。”
美联社关于中国福建舰入列的评论区,一位美国网友的留言被迅速顶上热评。
乍一听像句玩笑,甚至带点情绪宣泄,但细想一下,它其实泄露了美国人面对中国军力快速崛起时的真实情绪:又怕、又急,却无计可施。
一句“学筷子”的话,暴露了美国人的焦虑。
![]()
这不是中国第一次造航母,也不是美军第一次看到别国海军进步。可为什么偏偏福建舰让他们情绪如此复杂,甚至出现“击沉”这种极端字眼?
福建舰入列,中国航母迈入“真正成熟期”
这艘航母,不仅技术上直接对标美国最先进的福特级,而且从建造速度、作战能力到背后的工业体系,几乎处处都踩到了美国的痛处。
过去几十年,美国早已习惯了“海上独大”的角色。航母是他们手里最重要的“剧场支配工具”,可是现在,中国不仅追了上来,而且还是以一种令他们无法忽视的速度和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艘福建舰,成了压在美国人信心上的那根最后稻草。
福建舰不是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却是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航母”。它不是辽宁舰那样的改造产物,也不是像山东舰那样的滑跃起飞航母,而是一艘采用电磁弹射、排水量达到8万吨级的、标准化大型航母。
![]()
更关键的是,它是全国产化的成果,代表着中国航母从“有没有”到“强不强”的关键跨越。
电磁弹射这个词听起来很技术,但它带来的战斗力提升是立竿见影的。以前航母上起飞的战机,要么靠滑跃起飞,要么靠蒸汽弹射。
这两种方式都有局限,尤其是滑跃起飞,会严重压缩舰载机的载弹量和作战半径。
而福建舰用上了更先进的中压直流电磁弹射系统,不仅能让歼-15T、歼-35满载起飞,还能起降固定翼预警机空警-600,这在作战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航母编队的“眼睛”更远、反应更快、指挥更准。
更别说它背后的配套舰艇:中国055型万吨大驱、054A护卫舰、攻击型核潜艇、901型补给舰,构成了完整的远洋打击体系。
![]()
福建舰不再是象征意义上的“航母”,它是真实具备在第一岛链外、甚至第二岛链之间执行远洋作战任务的核心平台。
从2012年的辽宁舰到2019年的山东舰,再到2025年的福建舰,中国用了13年时间,实现了一步步突破。
而美国做到类似水平,用了近一个世纪。这不是简单的对比,而是工业能力体系的差距正在缩小。
美国人到底慌在哪?
福建舰本身确实很强,但更让美国人焦虑的,其实是中国军工的“下饺子”速度。
![]()
福建舰是在2022年6月下水的,到2025年11月正式服役,仅用了三年多一点,1200多天。
这是什么概念?美国最新的福特号航母,从2013年下水到2017年服役,耗时近四年,而且直到2022年才宣称具备“初始作战能力”,至今仍未形成完整战斗能力。
反观福建舰,海试期间就完成了歼-15、歼-35、空警-600等多型舰载机的弹射起降,步步紧凑,效率极高。
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有后续航母正在建造。公开资料显示,大连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都具备航母建造能力,而且可以同时开工。
而美国呢?只有纽波特纽斯一家航母造船厂,还常年面临熟练工人短缺、供应链断裂等问题。这不是简单的“节奏问题”,而是工业体系的代差。
![]()
美国当然还有11艘现役航母,但能随时部署的只有3艘。而中国的3艘航母正处于快速形成战斗力阶段,后续还在不断推进。这种趋势才是让美国焦虑的真正原因:他们不是担心现在的福建舰,而是害怕下一个福建舰来得太快,快得让他们应接不暇。
中国海军走向远洋
福建舰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的标志,更是中国海军战略重心变化的体现。过去中国海军主要围绕近海防御展开部署,航母更多是象征意义和训练用途。
而福建舰的核心意义在于,它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远洋投送能力,首次具备了在第一岛链外执行远距离任务的能力。
这让美国特别紧张,尤其考虑到台海局势。在他们设想的未来冲突剧本中,美国海军要在短时间内从第二岛链向第一岛链投送兵力,为“盟友”撑腰。但如果中国能在岛链之间部署航母编队,配合陆基导弹和空军战力,美军的增援效率将大打折扣。

美联社在报道中就提到:“福建舰的服役将帮助中国军队将其军事影响力扩展到本国水域之外。”这句话反映出美国对中国“走出去”的担忧。
他们习惯了自己说了算,现在突然发现,有人在他们熟悉的海域里也能发号施令了,这种“海权平衡”的变化,是他们最不愿看到的。
但这并不是中国主动挑事,而是现实需要。随着国家利益在全球范围拓展,中国需要确保重要航道和海外资产的安全。
有航母,不等于要用来打仗,但没有航母,就意味着在很多关键节点上发不了声。福建舰的出现,不是要威胁谁,而是让我们在国际事务中更有底气。
“要么击沉它,要么我们就得学会用筷子。”这句话之所以能在美联社评论区爆火,不是因为它逻辑有多强,而是因为它情绪浓度太高。这种夸张的表达,其实是美国人对自己霸主地位被撼动的焦虑反应。
几十年来,航母是美国军力的象征,是他们对外政策的硬实力底牌。无论是伊拉克战争、南海巡航还是其他军事行动,航母几乎都是第一个到场的工具。
但现在,中国也有了能“说话”的航母,而且还是能真正跑远、打得准、起得快的那种,这让美国人产生了“被追上”的心理落差。
更尴尬的是,中国并没有表现出要挑战谁的姿态。中国长期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一直强调不称霸、不扩张,福建舰的入列也没有举行什么高调仪式,一切都很务实、很低调。
但正是这种“按部就班”的发展方式,才更让美国人感到难受——因为他们意识到,中国并不是靠炒作,而是靠真本事在一点点追上来。
这才有了评论区那些极端的声音。有人说“看不懂”,有人说“太快了”,还有人说“我们是不是该紧张了”。
![]()
这些话背后,其实不是对中国的敌意,而是对“失控感”的恐惧。过去几十年,美国习惯了掌控节奏,现在突然发现自己不是唯一的节奏制定者了,心理上自然难以适应。
福建舰的入列,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中国海军进一步走向现代化的起点。它代表了中国航母从“形”到“战”的转变,也意味着中国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远洋作战平台。
对中国来说,这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战略上的自信。
美国要是还停留在“击沉”或“学筷子”的对抗性思维里,只会越来越看不懂世界。海洋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霸权时代终将过去,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与其焦虑,不如适应;与其对抗,不如思考如何共处。
参考资料:
福建舰,正式入列!
2025-11-08 11:45·中国退役军人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