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当一份贸易协定要求国家放弃部分经济主权,配合他国的对外制裁,这样的“合作”到底是互利共赢的红利,还是捆绑自身的枷锁?
近期,特朗普政府推动与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多个东南亚国家签署含“魔丸条款”的贸易协定,在区域内引发轩然大波。
前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怒斥“马来西亚已沦为美国利益的附庸国”,更是将这一争议推向顶点。
这些东南亚国家明知条款暗藏陷阱,为何还要选择妥协?
![]()
“魔丸条款”席卷东南亚
近期,美国在东南亚掀起了一轮贸易协定签署热潮,特朗普政府频频与区域内国家敲定所谓“互惠贸易协定”。
但这些协定的核心内容却暗藏着精心设计的绑定陷阱,被外界称为“魔丸条款”。
这些条款名义上是促进双边贸易,实则是美国遏制中国、巩固区域霸权的工具,且针对不同国家的战略地位,设计了差异化的控制手段。
美国与柬埔寨签署的协定中,虽然明确写入了“不得侵犯国家主权”的表述。
![]()
但却要求柬埔寨对美国农产品实现100%零关税开放,相当于让本国农业暴露在国际竞争的冲击下。
越南与美国的条约则更侧重于产业链控制,美国将越南对美出口关税从46%降至20%,却附加了两项苛刻条件。
美国商品零关税进入越南市场,且通过越南转运到美国的“中国制造”需征收惩罚性关税。
![]()
这直接击中越南经济的软肋,其制造业严重依赖中国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大量出口美国的商品都包含中国成分,条款相当于逼迫越南在中美产业链之间二选一。
菲律宾的协定则更具针对性,明确规定如果菲律宾与“具有敏感性的第三国”深化贸易合作,美国有权单方面终止协定。
明眼人都清楚,这里的“敏感第三国”直指中国,这一条款直接堵死了菲律宾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的可能,将其贸易主权牢牢绑在美国战车上。
![]()
而在所有协定中,马来西亚的条款最为苛刻,不仅要求同步美国的对外制裁,还涉及稀土资源、数字贸易等核心领域的让步。
这些“魔丸条款”的本质高度一致,以短期的关税优惠为诱饵,换取长期的战略依附。
美国抓准了东南亚国家经济高度依赖出口的软肋,动辄以加征关税相威胁,同时通过救灾等场景刷存在感,制造“跟着美国有好处”的假象。
在这场贸易协定浪潮中,马来西亚的处境尤为特殊,其与美国签署的协定引发的国内反弹也最为激烈。
![]()
马来西亚的妥协
2025年10月26日,白宫通过官方渠道高调对外公布美马互惠贸易协定。
这份被美方冠以“互利共赢”的合作文件,尚未落地就因第五条的相关规定陷入巨大争议。
条款明确约定,若未来美国针对第三国启动进口限制措施,马来西亚在收到美方通知后,需采取或维持与美方力度相当的限制性举措。
而第五条第二款的要求更为直白,直接绑定马来西亚的出口管制政策。
![]()
必须与美国现行所有单边出口管制规则保持一致,同时要切实确保本国企业不会出现规避或破坏这些管制的行为。
这些条款虽未明指具体国家,但外界普遍认为其针对中国与俄罗斯的指向性极为明显,这种“隐晦绑定”的设计让不少观察者直呼“套路明显”。
更让马来西亚民众难以接受的是,美国与柬埔寨签署的同类型协定,其中明确写入了“不侵犯国家主权”的相关表述。
![]()
而美马这份协定翻遍全文,都找不到类似的主权保障条款,这一关键差异直接引发马来西亚国内的强烈哗然,质疑声浪迅速蔓延。
除了在制裁层面的强制捆绑,这份协定还要求马来西亚在核心战略资源领域做出重大让步。
作为拥有超过1600万吨稀土矿藏的国家,马来西亚的稀土资源长期以来主要出口至中国,是支撑其外贸的重要战略资产。
![]()
但根据协定内容,马来西亚需向美国无限制供应这一关键资源。
而作为交换,美方仅承诺将马来西亚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从25%下调至19%,这样的“对价”被外界普遍认为“严重失衡”。
马来西亚之所以在争议声中选择妥协,本质上是陷入了经济与外交的双重困境,难以两全。
从贸易数据来看,中国已经连续16年稳坐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
![]()
2024年两国双边贸易额更是达到2120.4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11.4%,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其中,马来西亚大宗货物对华出口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以上,中国市场对其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马来西亚对美贸易额仅为525亿美元,两者在规模上差距悬殊。
但即便如此,美国仍是马来西亚无法忽视的重要贸易伙伴。
![]()
特朗普政府在协定谈判期间就已明确放风,若马来西亚拒绝签署协议,将把相关商品的关税从当前的19%上调至25%。
这一威胁对马来西亚的橡胶手套、塑料等支柱产业来说堪称致命打击。
这些产业直接关系到数十万人的就业岗位,一旦遭遇关税重创,不仅会冲击产业发展,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
“两边押注”难寻出路
马来西亚的困境并非个例,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众多东南亚中等国家都陷入了类似的夹缝之中。
这些国家既想依靠中国的市场红利和发展机遇,又忌惮美国的经济胁迫和军事影响力。
试图在两大国之间寻找平衡,却往往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两边押注”的风险正在逐步显现,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国家的很多核心出口品类都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
一旦按照“魔丸条款”同步美国对中国的制裁,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农产品出口都将遭受重创。
马来西亚的棕榈油、电子产品,越南的纺织服装、零部件,菲律宾的水果、矿产,一旦失去中国市场,损失根本无法用美国提供的短期关税优惠来弥补。
而签署含“魔丸条款”的协定后,这些国家的自主决策空间将被严重压缩。
![]()
美国让它们制裁谁,它们就得制裁谁,美国让它们放弃什么合作,它们就得放弃什么合作,最终将沦为美国地缘博弈的“牺牲品”。
日韩的历史已经给出了教训,日本当年被迫向美国开放市场,制造业受到严重冲击。
韩国的半导体产业被美国绑定,失去了自主发展的空间,这些都成为东南亚国家需要警惕的前车之鉴。
![]()
战略层面,很多东南亚国家都渴望加入金砖国家机制,寻求平等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红利。
金砖国家能提供平等的贸易便利、海量的基建投资,还有摆脱美元霸权的机会,这对这些国家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但如果它们跟着美国制裁中国、俄罗斯这些金砖核心国家,不仅无法获得金砖国家的接纳,甚至可能被边缘化,最终陷入“两头落空”的尴尬境地。
![]()
结语
东南亚国家与美国签署“魔丸条款”,本质上是全球化时代中等国家在霸权体系与平等合作之间的艰难抉择。
中等国家的出路,从来都不是“两边押注”的投机取巧,而是坚守主权独立与平等合作的基本原则。
对于东南亚中等国家来说,坚守战略主动权,积极拥抱金砖国家、RCEP等平等互利的合作机制,才是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正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