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肯尼亚出土最古老工具,275万年前石器现世,或是人类进化分水岭

0
分享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初次接触这项研究成果时,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并非“人类演化”这类宏大叙事,而是这样一幅画面:距今约275万年前的远古祖先伫立在河岸旁,反复敲击石块,专注地打造着手中的工具。

在肯尼亚图尔卡纳盆地的纳莫罗图库南遗址,考古团队发掘出一批属于奥尔多万文化的石器遗存,其年代跨度约为275万年至244万年前。这一技术传统延续了接近三十万年的时间。

三十万年的恒常使用,足以让任何当代科技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沦为博物馆中的陈列品。

试想一下,如果你所生活的区域频繁遭遇野火侵袭,河流不断改道,干旱与洪涝交替出现,你是否还会坚持沿用同一种生产方式?

换作今天的人类,恐怕早已尝试革新方法、寻找替代方案。但这些远古先民却选择坚守同一套技艺,并且凭借它成功维系了族群的生存与发展。



别低估那些看似粗糙的“碎石片”所蕴含的价值。

早在275万年前,早期人类便已掌握制造锋利石器的复杂工艺——这绝非随意敲打便可达成的结果。

从甄选合适原材料,到精准控制打击角度与力度,再到修整出可用于切割的锐利边缘,整个流程需要系统性知识支撑。这种技能必须通过教学传递,依赖长期实践积累,更需跨代传承才能延续。

研究人员在该遗址识别出三个明确的文化层,分别对应275万年前、258万年前和244万年前的地层单位,各时期出土的石器在形态与制作技法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这意味着这套技术并非偶然诞生于个别个体的灵光闪现,而是一种制度化的“技术范式”。就如同今日传统工坊中师傅带徒弟,技艺有标准,流程有规范,代代相承。

尤为关键的是,部分石器表面留下的使用痕迹显示,它们曾被广泛用于肢解动物尸体。这不是象征性的行为,而是实实在在关乎生存的核心活动。

在那个没有集市、没有储存食物手段的时代,能否获取肉类资源,往往直接取决于手中工具的效能。这种以技术换取营养资源的策略,体现出高度务实的生存智慧。



环境越是动荡,技术越显稳固。

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最令人惊讶之处,在于揭示了外部生态环境剧烈波动与石器技术高度稳定的强烈反差。

在这段长达三十万年的时期内,纳莫罗图库南地区经历了显著的生态变迁:由湿润沼泽逐渐演变为开阔草原,最终过渡至半荒漠状态;同时伴随频繁的野火事件、河道迁移以及周期性严重干旱。

按照常理推断,生态环境发生如此巨变,相应的生存方式也应随之调整。可唯独石器制作工艺始终保持一致,几乎没有明显改变。

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适应哲学:当外界充满不确定性时,人类更需要某些不变的“稳定支点”。对这些古人类而言,石器技术正是这样的核心支柱。

无论气候如何变幻,只要还能寻得可用石材,只要技艺未失传,基本的觅食能力就能得以保障。



由乔治华盛顿大学David Braun教授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综合运用火山灰定年法、古地磁测年技术及植物微化石分析,重建了上新世晚期该区域的气候演变序列。

这些科学手段拼凑出一个更为完整的图景:不是技术被动顺应环境变化,而是技术本身构建了一种内在稳定性,使人得以主动应对多变的自然挑战。

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经济起伏等不确定性因素,我们是否也该反思:什么才是属于我们的“石器”?哪些核心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在动荡中保持韧性、穿越周期?



当然,这项研究仍留下若干未解之谜。例如,这些工具究竟出自哪一类古人类之手?当时东非地区共存着多种人科成员,具体是哪一支掌握了此项技术,目前尚无定论。

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正在减弱。真正打动人心的,是这项技术本身所展现出的持久生命力与强大适应性。

因此,生活在275万年前的那些早期人类,用将近三十万年的坚持证明了一个朴素真理:在一个不可预测的世界里,拥有一项扎实可靠的技能,远比随波逐流更加值得信赖。这一准则,即便置于今日社会,依然熠熠生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京传来悲痛消息!14亿国人的“守护者”去世了,一路走好!

北京传来悲痛消息!14亿国人的“守护者”去世了,一路走好!

小娱乐悠悠
2025-11-09 11:56:12
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于东来曾表示:今年尽量控制在200亿以内,如果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

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于东来曾表示:今年尽量控制在200亿以内,如果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19:19:08
水贝市场暂时处于半停滞状态

水贝市场暂时处于半停滞状态

财联社
2025-11-09 15:32:06
披露:刘道玉被免去武汉大学校长的真实原因!

披露:刘道玉被免去武汉大学校长的真实原因!

尚曦读史
2025-05-17 23:08:05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3:16:08
“中方已同意恢复安世芯片供货”,前提是…

“中方已同意恢复安世芯片供货”,前提是…

观察者网
2025-11-09 08:31:27
郑丽文:“九二共识”是两岸中国人最高智慧展现,国民党将坚定走下去

郑丽文:“九二共识”是两岸中国人最高智慧展现,国民党将坚定走下去

海峡导报社
2025-11-09 10:27:07
印尼不买了,泰国也不买了,中国千亿大单遭冲击

印尼不买了,泰国也不买了,中国千亿大单遭冲击

花花娱界
2025-11-08 21:54:27
人民日报怒批“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廊坊不能装聋作哑了!

人民日报怒批“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廊坊不能装聋作哑了!

李万卿
2025-11-09 06:10:03
49岁赵薇近况再曝,胃癌传闻真相大白,善恶终有报

49岁赵薇近况再曝,胃癌传闻真相大白,善恶终有报

一娱三分地
2025-11-07 18:40:38
数百人在内蒙古一菜地“免费摘白菜”,菜农损失近百万,知情人:有少数人还钱菜农没收

数百人在内蒙古一菜地“免费摘白菜”,菜农损失近百万,知情人:有少数人还钱菜农没收

潇湘晨报
2025-11-09 12:43:19
演员于适任中国骑射运动中心执行主任,曾在《封神三部曲》饰演姬发

演员于适任中国骑射运动中心执行主任,曾在《封神三部曲》饰演姬发

澎湃新闻
2025-11-09 16:58:35
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于东来曾表示:如果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

胖东来销售额破200亿,于东来曾表示:如果升得太快,员工就得加班

潇湘晨报
2025-11-09 20:00:52
太惨了!烟台渣土车压扁宝马车,死亡司机身份曝光,是年轻女教师

太惨了!烟台渣土车压扁宝马车,死亡司机身份曝光,是年轻女教师

火山诗话
2025-11-09 16:09:29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乌国有火电站陷入瘫痪,德军司令:若与俄开战,德将成北约集结地

扬子晚报
2025-11-09 15:18:17
两少年骑车失联21天后续,遗体已找到,曾有活着机会,细节曝光

两少年骑车失联21天后续,遗体已找到,曾有活着机会,细节曝光

鋭娱之乐
2025-11-09 08:27:15
拦车要50条烟后续:嚣张嘴脸曝光,新娘痛哭离场,更惨的还在后面

拦车要50条烟后续:嚣张嘴脸曝光,新娘痛哭离场,更惨的还在后面

华史谈
2025-11-08 16:01:56
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的3人,已社会性死亡,结局舒适,评论区炸锅

拦婚车索要50条香烟的3人,已社会性死亡,结局舒适,评论区炸锅

三农老历
2025-11-09 14:46:14
45岁谢霆锋演唱会上拿出保温杯,网友:他也到了用保温杯的年纪

45岁谢霆锋演唱会上拿出保温杯,网友:他也到了用保温杯的年纪

红星新闻
2025-11-09 11:32:26
石宇奇爆冷不敌李卓耀,香港男团力压江苏,湖南男团4连胜

石宇奇爆冷不敌李卓耀,香港男团力压江苏,湖南男团4连胜

大昆说台球
2025-11-08 23:09:08
2025-11-09 21:35:00
大鱼简科 incentive-icons
大鱼简科
那些看向大海的人,终会成为大海。
3323文章数 2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人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

头条要闻

“青云租”爆雷员工揭内幕:每人每月需投资30台手机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亲子要闻

小龚大夫上线了

艺术要闻

她眼中的世界丰富多彩 | Erin Hanson 2025作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