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OpenAI 终于意识到,单靠微软,实现不了AGI

0
分享至


撰稿 | 李文朋

编辑 | 王一鹏

奥特曼和纳德拉为期 5 年的蜜月期,终于出现了结束的征兆。

11 月 3 日消息,OpenAI 与亚马逊云科技(AWS)正式公布一项价值约 380 亿美元的多年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OpenAI 将通过 AWS 获取大规模计算资源,包括数十万块 NVIDIA 图形处理器,以及可扩展至数百万 CPU 的计算容量,该部署计划将于 2026 年底全面完成。

这一事件发生在“2025 年 10 月 28 日微软与 OpenAI 签订新协议”之后,与 OpenAI“重组”几乎同期进行。

所谓“新协议”,指的是 2025 年 10 月 28 日,微软与 OpenAI 签署的临时“最终框架协议”,撤销微软对 OpenAI 享有的“优先购买权”,微软持股比例降低至 27%。

这一步骤标志着 OpenAI 从依赖微软开始走向“自主多元”。

据 OpenAI 透露,预计未来需投资 1.4 万亿美元用于构建计算基础设施,以支持 AGI 的实现。奥特曼强调,实现 AGI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海量计算能力作为保障。

一直以来,OpenAI 经营模式受非营利框架限制,在利润和股权分配上存在约束,影响融资发展。完成公司重组后,OpenAI 通过设立营利性公共利益公司,在兼顾公共利益的同时,也能实现融资、盈利和潜在上市等商业化目标。

目前,非营利基金会仍保留控制性股权,OpenAI 总估值达 5000 亿美元。外媒消息称,OpenAI 预计将在 2026 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估值可能高达 1 万亿美元。

重组仅 5 天后,OpenAI 便与 AWS 签订多年的合作协议,这被市场广泛关注。消息发布后,亚马逊当天股价上涨 4%,市值新增超 1000 亿美元。

从云市场角度,这一合作标志 AWS 将“抹去”微软在智能云服务领域独占 GPT 系列模型的优势,并再一次验证了其以 Amazon Bedrock 为核心的“Choice Matters”策略的成功,确保其业务从 OpenAI 未来数万亿美元的算力需求中获益。

对 OpenAI 而言,与亚马逊的伙伴关系也将助力其摆脱对微软的“强依赖”。

奥特曼的身姿,灵活游走于全球第一和第二大云服务商之间,对多元化、自主算力资源的主动掌握,快速缓解了算力瓶颈,也稳固了其在 AI 军备竞赛中的优势地位。

OpenAI 通过“公开化”算力难题,

实现“松绑”微软

事实上,OpenAI 跟微软的关系从 2024 年就渐生嫌隙。

长期以来,微软一直是 OpenAI 唯一的云计算合作伙伴,这意味着 OpenAI 的所有计算需求均由微软的 Azure 承载。

然而,随着 ChatGPT 大模型的持续迭代与训练,OpenAI 对计算资源的需要呈指数级上升,微软已无法满足。OpenAI 面临算力不足引发的“掉队”风险

面对这个阻碍,OpenAI 通过公开化这个问题,来施压微软进行处理。

2024 年夏天,Altman 开始向外界表达 OpenAI 被微软"束缚"的感受,强调 GPT-5 等模型的发布延迟主要源于微软的计算资源跟不上。

这些舆论压力对当时的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造成了困扰。外媒报道称,当时欧盟委员会(EC)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等机构正在调查微软对 OpenAI 的控制关系。

在此后一次会议中,Altman 甚至对微软高管直言:“微软拒绝加快数据中心建设是 OpenAI 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最大障碍’。”

此外,微软威斯康星数据中心项目因承包商混凝土浇筑不均等问题推迟了数月开工。Altman 因此当众发飙,质问负责数据中心建设的微软高管 Noelle Walsh 为何无法缩短工期,甚至暗示要将问题升级至 Satya Nadella 层面,再一次加剧双方紧张关系。

不过面临压力,微软并没有能力或意愿来满足这种快速扩张的需求。

微软首席财务官 Amy Hood 及其团队反复警告管理层:“盲目满足 OpenAI 无止境的扩张需求可能会导致过度建设,令微软面临无法收回投资的风险。”微软 Azure 高管私下认为,没有任何云服务商能在 OpenAI 要求的时间框架内交付如此庞大的算力。

微软面对算力供给瓶颈,大规模建设数据中心的风险,以及来自 OpenAI 的公开抱怨与施压,开始调整了立场,与 OpenAI 签署一项新合作协议。

2025 年 1 月 20 日,微软与 OpenAI“宣布”调整合作框架。该项新协议表示,微软将对 OpenAI 新增容量的独占性进行调整,改为微软拥有“优先选择权”(ROFR)。

从这个时候起,OpenAI 就可以与其他云服务商进行共建“数据中心”,用于自己的产品以及模型训练。

这一契机后,OpenAI 加速多元化布局。2025 年 1 月,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见证下,OpenAI、日本软银和甲骨文正式宣布联合启动"星际之门(Stargate)"项目,计划在全球投资 5000 亿美元用于 AI 数据中心建设。

到了 3 月份,OpenAI 又提出在德州自建数据中心,7 月份,又跟甲骨文达成 4.5 吉瓦 GPU 的战略合作协议。10 月,与 AMD 签署 6 吉瓦 GPU 供应战略合作,并于 Stargate 框架内新增五个 AI 数据中心据点,总投资超过 4000 亿美元。

但 OpenAI 的算力短缺未立即得到缓解。这些签署的合作都是共建共享,需要一定周期,甚至数年才能投用。

2025 年 10 月 28 日,微软与 OpenAI 再次发布联合声明,签署最终协议,确立双方关系的新框架。

这一协议核心变化包括:将微软的股权调整为 27%,共计市值 1350 亿美元。OpenAI 承诺在未来采购价值 2500 亿美元的微软 Azure 服务,但微软失去对 OpenAI 算力采购的优先权(ROFR)。

此前,OpenAI 购买算力必须优先向微软询问,但现在,OpenAI 可以向任何云服务商采购所需的算力资源。这被业界解读为 OpenAI 用金钱换取了“算力采购自由”,对 OpenAI 的发展是极大的利好。

在这个协议基础上,OpenAI 也完成了企业重组,转变为以非营利组织作为母公司、营利部门独立运营的公益公司(PBC)结构。业内评价称,这种结构为 OpenAI 未来的独立融资和可能的上市铺平了道路。

失去 OpenAI 是必然,

微软算力瓶颈在“电力”

某种程度上说,微软失去 OpenAI 这个“最大客户”,也许是一种“必然”。

微软自身的云计算服务供给,一直未能跟上客户需求。自 2025 年初至今,微软不断修正 Azure 供给平衡的预期。

2025 年 1 月,首席财务官艾米·胡德曾预计到 6 月能恢复供需平衡;但在 4 月 29 日的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她改口称,“预计到第四季度能恢复平衡,但鉴于需求超出预期,到年底仍将面临某些担忧和紧张”。

到 10 月,微软再次将预期调整至 2026 年中。 同月,微软斥资 33 亿美元向竞争对手 Nebius 购买容量。据彭博社和雅虎财经报道,此举旨在“缓解微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容量短缺,同时释放微软自身服务器农场,为客户提供利润丰厚的 AI 服务”。

换言之,微软承认其数据中心难以同时支撑内部工作(如 OpenAI、Copilot 和 Office)与企业客户需求。解决方案是将内部计算外包给 Nebius 等提供商,从而将释放出的 Azure 容量给企业客户。

算力供给不足之际,微软云业务却一直增长。2025 财年(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Azure 年度收入突破 7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4%。Azure 增长速度显著超过 AWS 和谷歌云,这得益于面临的旺盛需求——当然,也意味着算力瓶颈最为严重。

事实上,微软 Azure 在美国关键区域的服务已饱和。根据 DCPulse 报道,Azure 最大美国区域——北弗吉尼亚和德克萨斯部分地区——已“缺乏物理空间和可用服务器”。

为应对危机,微软已限制特定区域的新 Azure 订阅,并将工作负载重新路由至较不拥挤的地区,情况预计持续至 2026 年。

出人意料的是,2025 年 3 月至 4 月,微软宣布取消或推迟美国及其他地区总计 2GW 的数据中心项目。投资银行 TD Cowen 分析认为,此举反映微软对当前需求预期的“数据中心过剩”的判断。

微软意识到规划项目建成时(3 至 6 年后)的市场可能饱和,会增加投资风险。数据中心的建设远比许多美国企业初始规划的周期更漫长,这放大了未来的不确定性。

数据中心建设缓慢,背后的原因不止中美贸易战引发的非芯片设备短缺及供应链危机,更在于美国电网的建设问题。

2025 年 11 月 1 日至 2 日,微软首席执行官 Satya Nadella 在播客中坦承,微软当前“最大问题”并非算力需求过剩,而是电力不足。他直言:“若无法获得电力来快速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你可能会有大量芯片库存无处可插。这就是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是芯片,而是缺乏‘温暖的外壳’来供电。”

此言直接确认了微软仓库的电力短缺,打破了“芯片供应危机”的假设。

美国电力需求在 2025 年突然激增。根据德勤报告,美国电力需求 2025 年增长 83 太瓦时(TWh),相当于为 770 万个家庭供电。

虽电力公司可能具备发电容量,但高压输电线路与变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这意味着即使增加了发电容量,电站的电力也无法到达数据中心。

2025 年 6 月发布的《数据中心电力报告》中,Bloom Energy 提供了惊人数据:未来 5 年(2025-2030),美国数据中心 IT 需求容量将从 25GW 增长至 55GW。虽已有约 20GW 项目宣布,但仍存 35GW 能源缺口——占需求增长的 64%。

德勤 2025 年 6 月报告也发出更令人担忧的长期警讯: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可能于 2035 年前增长 30 倍。这意味着即便美国电力部门全力应对,现行规划也明显不足。当下电力危机不仅仅是五年的问题,而是贯穿整个十年的系统性危机。

AWS 豪押“多元化”,

成为大赢家

OpenAI 与微软签署“松绑”协议后,AWS 无疑成了“大赢家”。

从商业逻辑上看,OpenAI 走向亚马逊,也非偶然。

2022 年,OpenAI 爆火之际,微软看到了机会,迅速进行追加投资。与 OpenAI 签订协议,成为 OpenAI 的独家销售商。

这对许多正寻求 AI 云服务的企业而言,是不小的“诱惑”。波士顿咨询集团报告显示,在零售业中实施“AI 驱动定价解决方案”的企业,在业务营收上实现了最高 8% 的增长。

凭借“最优、最快、最安全的 OpenAI 模型调用服务”口号,微软快速兜售其云服务,收益也迅速攀升。数据显示,2023 年 Q1,微软云服务的收益增速高达 31%。远超过当时 AWS 16% 的增速。

微软高管在 2024 财年财报电话会议上强调 AI 分别对 Azure 2023 年 Q4 与 2024 年 Q1 的业务增长贡献了 6%、7%。可以说,微软对 OpenAI 的投资是最非常成功的商业案例。

不过,这场“云战争”,并未因此结束。AWS 清醒的意识到,云计算的本质是服务,考虑到 GenAI 令人眼花缭乱的落地场景,“选择”是更重要的命题。

2023 年 4 月,AWS 举办 Amazon Bedrock 发布会,似乎向市场宣称:“企业为何把自己锁定在微软 /OpenAI 生态中?来 Bedrock 吧,这是一个模型超市。”

那时,AWS 就在押注未来云市场的 AI 模型一定是“多元的”。事实上,这个战略决策很大程度抚平了企业客户的担忧,尤其是许多大客户,他们天生厌恶被单一的供应商锁定。

为进一步增强自身“多元性”和模型的强度,AWS 加大了对 Anthropic 的投资,增加到 40 亿美元。同时开发了自己的模型——Nova 系列。

微软开始觉察到“风险”。2023 年 7 月,微软在维持自身优势的同时,被迫走上“多元化”道路,宣布要将 LIama 模型纳入到自身生态中。2024 年 2 月份,微软再次宣布向法国初创公司 Mistral AI 进行投资,将其模型接入到 Azure。很难想象,一家最早目睹大模型技术价值的巨头 ,对其他模型的接纳是如此后知后觉。

市场普遍认为,2023 年以来,微软作为云市场的二号位,不断挑战亚马逊的优势,就在于拥有 OpenAI 模型的独家调用优势。

如今,随着与 OpenAI 的松绑,微软挑战 AWS 的步履恐怕会变得更加艰难。

会议预告

12 月 19~20 日,AICon 2025 年度收官站在北京举办。现已开启 9 折优惠。

两天时间,聊最热的 Agent、上下文工程、AI 产品创新等等话题,与头部企业与创新团队的专家深度交流落地经验与思考。2025 年最后一场,不容错过。

今日荐文

你也「在看」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网友:丢的骨头都比其他选手的食物好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网友:丢的骨头都比其他选手的食物好

极目新闻
2025-11-08 19:06:51
中国女导演曝漫威男星塌房真相:发不雅照、酒后发疯,还把她吓到锁门求生!

中国女导演曝漫威男星塌房真相:发不雅照、酒后发疯,还把她吓到锁门求生!

北美省钱快报
2025-11-08 08:03:44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后续!女主同款睡裙一夜爆火,超22万人回购

长沙医生不雅视频事件后续!女主同款睡裙一夜爆火,超22万人回购

火山诗话
2025-11-08 17:24:08
“凤凰”已加强为超强台风级!最新路径公布→

“凤凰”已加强为超强台风级!最新路径公布→

蓬勃新闻
2025-11-09 10:22:47
娶个洋媳妇能有多尴尬?网友:据说白人女孩体味很大,是真的吗

娶个洋媳妇能有多尴尬?网友:据说白人女孩体味很大,是真的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9 00:10:08
豪门悲喜夜:拜仁16连胜结束 阿森纳10连胜终止 曼联2-2绝平热刺

豪门悲喜夜:拜仁16连胜结束 阿森纳10连胜终止 曼联2-2绝平热刺

侃球熊弟
2025-11-09 03:54:11
护士长彭某某的体面:丈夫涉丑闻全网热议,她用3个细节赢了尊重

护士长彭某某的体面:丈夫涉丑闻全网热议,她用3个细节赢了尊重

娱乐的硬糖吖
2025-11-09 03:15:07
吓人!天津选手跳水严重失误,险些摔出泳池,山东队教练伸手保护

吓人!天津选手跳水严重失误,险些摔出泳池,山东队教练伸手保护

风过乡
2025-11-09 09:36:40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娱乐看阿敞
2025-11-08 18:12:39
祖副院妻子太漂亮了吧!一头秀丽的短发,温润尔雅,网友闹翻了…

祖副院妻子太漂亮了吧!一头秀丽的短发,温润尔雅,网友闹翻了…

火山诗话
2025-11-08 17:02:53
大崩盘!湖人状态不佳落后14分:东契奇22+6苦撑,替补仅得4分

大崩盘!湖人状态不佳落后14分:东契奇22+6苦撑,替补仅得4分

体坛小李
2025-11-09 10:12:32
满嘴的人民,一肚子生意

满嘴的人民,一肚子生意

梳子姐
2025-11-08 16:23:47
中国房地产报:北京、上海、深圳等,可以择机全域放开限购

中国房地产报:北京、上海、深圳等,可以择机全域放开限购

六子吃凉粉
2025-11-08 14:41:05
警惕!网购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15人遇难 火灾现场披露

警惕!网购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15人遇难 火灾现场披露

环球网资讯
2025-11-09 09:32:09
国家安全部:某涉密单位退休人员为办子女留学签证,主动联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多次提供国家秘密,获刑15年

国家安全部:某涉密单位退休人员为办子女留学签证,主动联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多次提供国家秘密,获刑15年

环球网资讯
2025-11-09 07:34:39
导演张律回应争议:投资不是白百何拉来的,获奖消息提前通知她

导演张律回应争议:投资不是白百何拉来的,获奖消息提前通知她

好贤观史记
2025-11-08 22:18:40
张家界荒野求生赛30天:100名选手仅剩1名女选手,瘦得判若两人,直言“最想吃各种肉”

张家界荒野求生赛30天:100名选手仅剩1名女选手,瘦得判若两人,直言“最想吃各种肉”

现代快报
2025-11-07 23:42:07
两位医生互动的时候,有2个细节,不得不让人感叹:老炮儿

两位医生互动的时候,有2个细节,不得不让人感叹:老炮儿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8 13:39:26
英媒:英国已准备好出动步兵战机与乌军并肩作战,挪威铁肩担道义

英媒:英国已准备好出动步兵战机与乌军并肩作战,挪威铁肩担道义

史政先锋
2025-11-08 15:56:02
《繁花》剧组提到古二长期滞留境外代表了什么?信息量有些大

《繁花》剧组提到古二长期滞留境外代表了什么?信息量有些大

可乐谈情感
2025-11-09 00:20:27
2025-11-09 10:40:49
AI前线 incentive-icons
AI前线
面向AI爱好者、开发者和科学家,提供AI领域技术资讯。
1114文章数 10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头条要闻

"赏金猎人"用无人机猎杀200头野猪:一次只能带一支箭

头条要闻

"赏金猎人"用无人机猎杀200头野猪:一次只能带一支箭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游戏
教育
亲子
时尚
公开课

下一部《质量效应》新概念原画 将有克洛根人内战

教育要闻

校长培养中层干部的六个核心维度

亲子要闻

有了孩子后,夫妻性生活如何“破冰”?

五十多岁的女性秋季别瞎打扮,这3个技巧实用还时髦,快收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