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天,五角大楼迎来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新“门神”——劳拉·卢默。这个名气不小的极右翼人物,曾被社交平台封杀,也曾在美国各大政治场合高调露面,一直以标新立异的方式活跃在屏幕里。如今她却以一个记者的名义迈进了国防高层的大门,这一幕让很多人都觉得难以置信。
![]()
文案|编辑:凤梨
这一切转变的核心,是五角大楼突然扔出来的一道新规。国防部直接重命名为“战争部”,这还不够,还要求所有想进来的媒体都得签署一份协议。协议里写得很清楚,不管什么信息,只要没有官方批准,都不能报道。
采访也不自由,记者寸步不离地被人盯着,哪怕聊聊坦克阅兵,都会被扣上“泄密”帽子。
不仅如此,任何违规者立刻清除门外,面对这些近乎苛刻的要求,媒体们有的直接拒绝,有的只能无奈走人。
![]()
议论最多的主流媒体,比如《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这下都集体退出了五角大楼。这一举动像是一场硬气的抗议,这些媒体的态度很坚决,不愿意参与这样官方把控下的假表演。
他们认为,这种新闻管制根本不是为了防守机密,最后只是让军方成了自己表扬自己的“自家孩子”,彻底剥夺了老百姓监督权。
就连一些传统的右派媒体,这回也没有站在政府一边,只有个别极端的平台愿意背书。
![]()
而主流记者离开后,谁坐上了记者席?就是劳拉·卢默。她根本不是什么新闻专业出身,靠着各种极端言论和闹剧成了网络红人。之前在白宫还把一份“谁不够忠诚”的名单摆到特朗普面前,直接让一名安全高官丢了职位。
她走进五角大楼,不是为了给民众调用真实信息,而是更像政府安插的“自家人”,用来维持忠诚,清理异己。在她的眼中,一切都要按特朗普的调子来,异见分子必须被曝光。
![]()
这场记者换岗潮子从表面看好像是一轮自我更新,本质是权力对舆论圈的整顿,谁能发声,已经不取决于专业能力,而要看政治是不是站对了队。五角大楼把守门权力收得死死的,只留少数“听话人”继续刷存在。
更可怕的是,这股风气不止在国防部蔓延,连调查局、国土安全部这些地方都开始对员工搞政治排查,大家都怕被扣上“泄密”标签,每天小心翼翼。
![]()
这一切让美国本该用来制衡权力和揭露问题的记者阵地,彻底成了政治站队游戏的样板房。原本大家以为新闻行业能让真相、公正成为底线,可现在只要不符合某种政治利益,什么事实都可以被遮遮掩掩。
信息越来越封闭,各种观点只能越走越偏,普通人只剩下自己的“信息圈子”,谁也不相信谁。
这场五角大楼记者厅的大洗牌,不只是内部分化,更让美国在全世界的形象变得难以捉摸。如果一个超级大国,军事发声只剩下单一面孔和激烈口号,未来的对外关系只会充满不确定。
![]()
从劳拉·卢默拿到记者证开始,大家就应该明白,“新闻自由”如果被权力塑造成筛选忠诚的成分,最终受影响最大的,肯定是社会对真相的期待。
真实会被各种修饰和过滤,新闻的角色变成了工具,普通人获取的信息不再全面,国家也就慢慢丢了信任和长远的安全感。
这个突如其来的五角大楼“媒体换岗”事件,为美国和世界敲响了一记警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