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广州地铁三号线体育西路站的进站闸机前,穿浅蓝衬衫的李阿姨举着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戳来戳去,额头上的汗顺着鬓角往下流。她旁边的年轻人催促着:“阿姨,能快点吗?要迟到了!”李阿姨急得声音发颤:“我就是想扫个乘车码,怎么突然跳出来淘宝的广告?关闭按钮在哪儿啊?”
![]()
这不是个例。过去一周,广州地铁App的“摇一摇”广告成了社交平台的“炸点”:乘客打开乘车码页面,只要手机轻轻晃动——哪怕是排队时的自然摆动,甚至走路时的轻微震动,都会立刻跳转至淘宝、拼多多等购物平台。让人气愤的是,这些广告的关闭按钮藏在页面角落,有的甚至伪装成“继续购物”的图标,稍不留神就会误点,导致再次跳转。
![]()
“我只是想坐个地铁,怎么还得提防广告?”网友的吐槽里藏着明显的委屈。有人晒出自己的经历:赶地铁时被广告卡了5分钟,眼睁睁看着末班车开走;有人调侃“广州地铁是不是要转型做电商?”;更有人直言“连公共服务都想薅羊毛,真是连喘气的空都不给”。
![]()
广州地铁客服的回应,更是把这种委屈变成了愤怒。当用户投诉时,客服轻描淡写地说:“不是所有人都讨厌广告。”这句话像一根火柴,点燃了网友的情绪——有人回怼:“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呼吸,那是不是也能不给空气?” 看似调侃的话,实则道出了公众最真实的感受:公共服务的本质,不该是“算计”用户。
![]()
当“流量思维”入侵公共空间,受伤的是信任
广州地铁App的“摇一摇”广告,表面上是一个功能设计问题,实则是“流量思维”对公共服务的侵蚀。
地铁App是什么?它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延伸,是市民出行的“刚需工具”。用户打开它,目的很纯粹:查线路、看时刻、扫码进站。就像我们去超市买东西,不会希望收银员一边结账一边推销保健品。公共服务的核心,应该是“便利”,而不是“变现”。
![]()
当“流量思维”入侵后,一切都变了。公共服务App背靠庞大的用户量(2023年广州地铁乘客量超过30亿人次),使用频次高、依赖性强,成了“流量金矿”。只要把广告嵌入这些“刚需场景”,哪怕只有1%的用户点击,收益都是天文数字。于是,我们看到:乘车码页面藏着“摇一摇”广告,查线路时弹出弹窗,甚至功能按钮被广告覆盖。公共服务不再是“为用户服务”,而是“用用户赚钱”。
![]()
这种转变,伤害的远不止用户体验。有乘客在社交平台留言:“我信任地铁App,是因为它代表官方。可现在,这种信任被广告摧毁了。” 当公众对“官方”的信任,变成了“怕被算计”的警惕,我们失去的,是对公共机构最基本的认同。
![]()
这不是“意外”,而是“打地鼠游戏”
让人担心的是,这种问题并非“意外”,而是“有恃无恐”。北京的公交App曾被用户投诉“广告弹窗关闭困难”,成都的地铁App因“页面跳转混乱”上过热搜,杭州的出行软件也有“功能按钮被广告覆盖”的问题。每当舆论爆发,平台都会“匆忙整改”,但没过几天,广告又会从另一个地方冒出来,就像一场“打地鼠游戏”:用户举起锤子,广告暂时消失,但很快又会卷土重来。
![]()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很简单:公共服务App的“垄断性”。 它们背靠政府背景,用户几乎没有选择权——你可以骂,但你还得用。就像广州地铁的乘客,哪怕再讨厌广告,也得用它扫码进站。这种“刚需”,让平台有了“抗舆论”的底气。
![]()
背后的利益驱动,更是赤裸裸。2024年的数据显示,国内政务类App的商业广告收入同比增长37%。当“流量”变成“收入”,当“用户”变成“流量”,公共服务的本质,就慢慢被商业逻辑取代了。
![]()
1公共服务的底线,是“尊重用户”
有人说,广告不是原罪,商业平台也有广告。公共服务和商业平台的区别,在于“信任”。
商业平台的广告,是“市场选择”——你可以选择不用,也可以选择关闭。但公共服务App的广告,是“软强迫”——你不得不⽤,也不得不忍受。就像李阿姨,她信任地铁App,因为它代表“官方”,但当“官方”也开始“算计”她时,那种心理落差,比被商业平台坑了更难受。
![]()
人民网的评论说得好:“广州地铁作为公共服务机构,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乘客是来出行的,不是来刷广告的。” 这句话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公共服务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人民币服务”。
事实上,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广州地铁App在舆论爆发后,很快关闭了“摇一摇”功能——这说明,技术上没有障碍,难的是“态度”。如果平台能在功能上线前多想想“用户需要什么”,而不是“能赚多少钱”,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争议。
![]()
我们需要的,是“纯粹”的公共服务
早上8点的地铁口,李阿姨终于找到了关闭按钮,扫码进了站。她回头看了眼闸机,轻声说了句:“下次再也不敢随便晃手机了。” 这句话里的无奈,比任何吐槽。
![]()
广州地铁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公共服务的本质,不该被商业逻辑淹没;用户的信任,不该被“流量思维”摧毁。
![]()
你有没有被公共服务App的广告“算计”过?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聊聊:公共服务,该有怎样的样子?
(信息来源:人民网《人民热评:广州地铁应充分认知自身的公共属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