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回诊免缴挂号费!多地医院试点“一次挂号管多天”

0
分享至

去医院看病,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些检查结果出来时,之前挂的号已过期,想让医生看报告还得再花钱挂号,而有些三甲医院,还有可能挂不到号,直接增加了续诊难度。

近几年,一些省市的医院陆续试点“一次挂号管3天”“一次挂号管7天”的措施,让不少患者直呼“方便多了”。这份“方便”背后,民众得到了哪些实惠?医院的接诊压力是否会增加?这项措施在推行中,又需要破解哪些问题?

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一次挂号管3天”省钱又省时

前不久,湖北襄阳的陈女士来到襄阳市中心医院检查听力,医生给她开具了听力检查等项目,但当天没出结果。

两天后,陈女士再次来到医院准备挂号看结果时,得知医院推行了“一次挂号管3天”的办法。拿着原号,陈女士在护士站完成了“回诊”号的分诊,很快就看完了检查结果。陈女士首诊挂的是副主任医师的号,回诊时,护士站同样给她分配了副主任医师看诊。


以往,患者拿着检查结果直接敲门找医生从而打断其他患者就诊的状况时有发生,如今,这里的首诊和回诊患者都是按号候诊,就诊井然有序,医患沟通也更加从容。

“一次挂号管3天”政策具体是指:患者在医院挂号就诊时,如果因检验、检查当天不能完成,或者不能获取报告,尚未完成诊疗,那么在含首次就诊当日的3天内,患者可以携带报告结果到本院同一科室回诊,免缴挂号费。

数据显示,自“一次挂号管3天”措施实施以来,襄阳市中心医院已为12万余人次节省了97万余元的挂号费,极大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专家认为,这一政策于患者来说,自然是利好,但于医院来说,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挂号费收入的减少。而如何在保障诊疗质量不打折扣的前提下,平衡“便民”与“可持续运营”之间的关系,成为需要持续探索的新课题。


多个省份陆续推行

并进行有益探索

近年来,“一次挂号管三天”措施在湖北、广东、山东、江苏等多个省份陆续推行,针对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堵点,各地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患者的检查结果如果三天之内出不来怎么办?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医务部负责人吴宏介绍,医生在开好检验检查单的同时,系统会自动在病人就诊的48小时之内进行预约,第三天结果出来病人就可以复诊。检验科、影像科、超声的工作人员都利用周末时间增加人手以及机器的开机时间,保证患者基本在两天之内做完所有检查。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患者首诊时,医生可根据自己后续出诊安排以及患者领取检查报告的日期,自行为患者预约回诊号,这个日期经常超过3天。

此外,广州的一些医院将回诊时间跨度从3天延长到7天,在珠海等地的医院执行的直接就是“一次挂号管7天”。由于部分疾病尤其是慢性病的诊疗过程流程复杂、检查周期长,延长至7天能使患者在一个相对宽裕的周期内,顺利完成检查并获得及时回诊。


据不完全统计,就医过程中约有8%~10%的患者因检查结果当日未出,需二次就诊,但其中近半数因挂号不便或者经济原因等放弃复诊。挂号管3天管7天的便民措施实施后,患者复诊顾虑大幅减少,医院回诊量显著提升。

■延长挂号有效期,是否会导致回诊号供不应求而挂不上?

为解决这个问题,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每天都会在公众号放出不少回诊号,操作方式和挂首诊号一样。如果真的没号,患者前往医院的护士分诊台也能拿到回诊号。


“一次挂号管多天”措施落地

如何保护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一次挂号管多天”措施落地的当下,患者就诊更加便利,就医体验也更好。但这份“便民”的背后,如何保护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都有所增加的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胡文魁表示,续诊患者仍然包含在科室和出诊医生的工作量内。在设计层面,在抓医院运营管理方面仍然计算医院总的门诊量,如此一来,医院、科室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都不会受影响。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海瑄表示,医院在最早的门诊绩效政策基础上做了专项的补助,把每日门诊诊金的3%,作为专项绩效池。之后再根据医生每天续诊的服务量做绩效的补充。

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刘礼斌表示,根据患者人数的多少,每个医生会有一个积分制。工作量越多积分越高,奖金也越高。


从一次挂号“管1天”到“管3天”再到“管7天”,数字的延长背后,是医疗服务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又一次靠拢。

这一措施让民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减轻了就医负担,也倒逼医院在运营管理、资源调配、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断突破创新。正如专家所言,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更多配套措施的完善,相信这一改革探索,终将惠及更多患者,让就医之路更顺畅、更舒心。

(来源: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东夫妻冷战,晒5天晚餐对比,网友笑喷了:太真实了

广东夫妻冷战,晒5天晚餐对比,网友笑喷了:太真实了

小鬼头体育
2025-11-08 03:49:56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8 00:15:06
太突然!营业10多年,杭州最后一家门店也闭店了,曾经不少人排队去吃

太突然!营业10多年,杭州最后一家门店也闭店了,曾经不少人排队去吃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07 19:49:29
贾乃亮李小璐合体直播卖货?网友:这吃相太难看了!

贾乃亮李小璐合体直播卖货?网友:这吃相太难看了!

毒舌八卦
2025-11-07 23:40:37
国科大硕士季子越,称侵华日军为英雄,开除学籍后扬言投奔美国

国科大硕士季子越,称侵华日军为英雄,开除学籍后扬言投奔美国

来科点谱
2025-11-08 09:06:42
何为丰田的“中国味道”?

何为丰田的“中国味道”?

HighendLife
2025-11-08 08:30:03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史上最难回答的27个问题,个个长见识!

深度报
2025-11-06 22:42:21
张家界荒野求生赛30天:100名选手仅剩1名女选手,瘦得判若两人,直言“最想吃各种肉”

张家界荒野求生赛30天:100名选手仅剩1名女选手,瘦得判若两人,直言“最想吃各种肉”

现代快报
2025-11-07 23:42:07
沪牌大军集体出动!这里堵车堵到猪肝红!有人吐槽:出门导航1个半小时,实际4小时

沪牌大军集体出动!这里堵车堵到猪肝红!有人吐槽:出门导航1个半小时,实际4小时

新民晚报
2025-11-08 14:44:07
别说模仿了,复制都做不到,可口可乐的配方,为何至今无人破解?

别说模仿了,复制都做不到,可口可乐的配方,为何至今无人破解?

法老不说教
2025-11-05 23:07:28
全勤进博会,丰田书写“立全球 更中国”多彩画卷

全勤进博会,丰田书写“立全球 更中国”多彩画卷

征探财经
2025-11-06 12:10:52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赛事方:是提前投放的驯养二代野猪;总策划人称最佩服“冷美人”,她连鼻涕虫都吃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赛事方:是提前投放的驯养二代野猪;总策划人称最佩服“冷美人”,她连鼻涕虫都吃

极目新闻
2025-11-08 21:37:23
全运男足4强出炉:上海3-2绝杀新疆 辽宁0-1湖北爆冷出局 山东4-0

全运男足4强出炉:上海3-2绝杀新疆 辽宁0-1湖北爆冷出局 山东4-0

我爱英超
2025-11-08 21:51:43
英超重磅对决!曼城复仇战:瓜帅1000场 魔人冲百球破纪录

英超重磅对决!曼城复仇战:瓜帅1000场 魔人冲百球破纪录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08 22:55:41
祖副院长妻子身份被扒,同院的护士长,一头短发,五官精致

祖副院长妻子身份被扒,同院的护士长,一头短发,五官精致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8 17:05:17
豪掷150亿,特斯拉要“去中国化”!

豪掷150亿,特斯拉要“去中国化”!

金投网
2025-11-07 16:20:25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环球网资讯
2025-11-07 15:47:09
毕节两名少年骑车失联21天,最新进展:在20公里外村中发现遗体

毕节两名少年骑车失联21天,最新进展:在20公里外村中发现遗体

极目新闻
2025-11-08 12:35:30
入木三分!山姆高管层被阿里系渗透,有网友声称是行业“百草枯”

入木三分!山姆高管层被阿里系渗透,有网友声称是行业“百草枯”

火山诗话
2025-11-08 06:44:23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深度报
2025-11-07 22:56:16
2025-11-08 23:32:49
极目新闻 incentive-icons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334821文章数 94284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美财长:美25年来制造首块稀土磁铁 结束中国"卡脖子"

头条要闻

美财长:美25年来制造首块稀土磁铁 结束中国"卡脖子"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古二再度放料!秦雯王家卫吐槽出现新人物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艺术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iPhone 18再曝,影像、性能、屏幕全升级

艺术要闻

1008米!世界新第一高楼项目,迎来第三家中国公司加入

数码要闻

无视反作弊,玩家成功在12年前的AMD FX-9590设备上跑起《战地6》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