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到新昌,走了一趟梅渚古村。并非奔着什么目标去。新昌最有名的是大佛寺,晚饭后到大佛寺消食散步,静谧幽深,令人感受到这座县城的安详平和,心生亲切。新昌的古村落多,小泉溪村,安山村,外婆坑村,下岩贝村。看看地图,古村星罗棋布,而梅渚村离县城比较近,十几公里,二十余分钟即到;又说是宋代古村,就随便去看一看。
可能正因交通过于便利,梅渚古村令人印象深刻的并不多。村边上即是园区和住宅小区,也是很城市化的,走进村庄内部,只记得有一口大水塘,四面有一些民居,排列齐整,干净整洁。时近正午,村民不见几人,游客也不见几人。老街上的杂货店、小吃店大多锁了门,不锁门的也无人值守。我在村中小巷走了走,一会儿就走到了村后边,远远望见一棵大树。
是一棵古樟树。冠幅巨大,浓荫如盖,生命力旺盛,树上标牌显示此树龄为520年。村庄专门为此树建了古樟广场。我最近关注古树,知道有古树,都想去看一看。这棵大樟树完全是偶遇,算是小小惊喜。还有一个惊喜是,忽然发现在古樟树的附近,有两棵胸径很大的枳椇树。枳椇,也叫鸡爪梨、拐枣,它的果实是曲里拐弯的,像是工字形水管。枳椇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诗经·小雅》里说,“南山有枸,北山有楰。”后人解释,“枸”即指枳椇。枳椇果实的含糖量很高,因此也被叫作“糖果树”或“甜半夜”。
![]()
这果树在乡村里并不鲜见,只是我以前未见过有如此高大粗壮的枳椇树。两树相距数米,树姿挺拔,树径约莫一臂能够环抱。前不久,我采访过园林专家施奠东,施老近年在全国各地遍访古树,看了20棵2000年以上的古柏,其中10棵是3000年以上的古柏,看了15棵2000年以上的银杏,又看了20棵2000年以上的香樟,还看了全国有名的古树群。他有个好习惯,十分认真,随身带着卷尺,每遇到一棵古树,都要亲自量量树的胸径。由此,他发现很多书上记录的古树数据与树龄并不确切。我没带卷尺,无法丈量两棵枳椇树的胸径。我在《草木滋味》一书中有篇文章《枳椇》,写到树梢上的果实:“枳椇高高地挂在枝头,沾满孩子们带口水的目光……我们用竹竿绑上镰刀去扒。更多的枳椇扒不到,就一直挂在枝头,在深秋里风干。枳椇两头挂着籽。风干了,就更甜,一群又一群画眉和灰雀飞临,叽叽喳喳,欢喜啄食。”
枳椇算是野果吧,因为那枳椇树虽然可能是人们有意栽下的,但栽下之后,并不需要怎样过分的关心。只要到了时节,仰头一望,树上早已挂满枳椇的果实。有一年,我曾在韩国济州岛发现,当地人吹得神乎其神的护肝药,正是用枳椇为原料提取的。这让我想起,从前乡下若有人醉酒,就用檐下风干的,一把一把的枳椇去喂他。枳椇的籽也并不需要去掉,连着果,带着籽,一股脑地喂给他吃。我们平常,肯定不希望吃到乱七八糟的枳椇籽,好在那醉酒的人,已经完全不理会好吃不好吃了,只是囫囵地吃下去,果然解酒的效果,是很好的。枳椇籽当然也是有解酒之用。
在梅渚古村,遇到古樟,也遇到两株枳椇树,不算白走一趟。枳椇还没成熟,无法摘来品尝。太阳很烈,本来还想在那里坐一坐的,却没有合适的地方。大树底下虽然有水泥做的凳子,但实在是烫屁股,又有蚊子侵袭,遂罢了。后来又走在村巷中,见一小吃店门口牌子写着:新昌炒年糕15元;烤年糕18元;糟肉年糕23元;五花肉年糕20元;榨面15元;臭豆腐10元。
店中人正在午睡。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走了。想到这个梅渚古村,颇有点野渡无人的意思。回到大水塘边,见二三老汉在阴凉的檐下谈天,都光着膀子,摇着蒲扇,看上去,很有一些宋村的古意。
原标题:《周华诚:枳椇帖》
栏目编辑:华心怡
文字编辑:王瑜明
本文作者:周华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