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四川剑阁,翠云廊古蜀道,扮演张飞的演员为游客们表演。据考证,翠云廊古柏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三国时期是其中一个植树高峰,有传说称是张飞令士兵及百姓沿驿道种下的,因此当地人把这些古柏称为“张飞柏”。
![]()
11月7日,四川剑阁,翠云廊古蜀道,一棵树龄达2300年的“剑阁柏”。为了保护这棵古树,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在树干中部安装碳纤维加固“马甲”,与周边树木通过硬支护进行弹性连接,保障树体稳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摄
![]()
11月7日,四川剑阁,翠云廊古蜀道,参加四川省“强四力 走蜀道 看发展”采访采风活动的记者体验徒步打卡。在第一个打卡点,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中心负责人为记者们盖《蜀道难》印章作纪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摄
![]()
11月7日,四川剑阁,翠云廊古蜀道,参加四川省“强四力 走蜀道 看发展”采访采风活动的记者在采访当地生态护林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摄
![]()
11月7日,四川剑阁,翠云廊古蜀道,两棵树龄达1200年的古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摄
![]()
11月7日,四川剑阁,翠云廊古蜀道,参加四川省“强四力 走蜀道 看发展”采访采风活动的记者们在拍摄古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摄
![]()
11月7日,四川剑阁,翠云廊古蜀道,参加四川省“强四力 走蜀道 看发展”采访采风活动的一位记者在翠云廊碑前拍照留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摄
![]()
11月7日,四川剑阁,翠云廊古蜀道,参加四川省“强四力 走蜀道 看发展”采访采风活动的一位记者在拍摄古柏树干的纹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摄
![]()
11月7日,四川剑阁,翠云廊古蜀道,一位记者与扮演张飞的演员合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摄
![]()
11月7日,四川剑阁,翠云廊古蜀道,参加四川省“强四力 走蜀道 看发展”采访采风活动的记者在拍摄古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摄
![]()
11月7日,四川剑阁,翠云廊古蜀道,记者们在了解108国道改道情况。据介绍,为了保护翠云廊的古柏,108国道先后两次改道,从穿过翠云廊景区到绕开古柏核心区,大大减少了车辆过境对古树生存环境的影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