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饿了么为什么改名?
关键原因无非有二:
第一,“饿了么”从字面意思看仅限于吃饭、点外卖,不符合即时零售“送万物”的定义。
第二,饿了么和淘宝闪购业务本身就高度重合,现在淘宝闪购的品牌心智已经打响,饿了么也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整合也是阿里大战略的趋势所在。
![]()
饿了么走进历史
正式改名淘宝闪购
11月3日,“饿了么”正式改名淘宝闪购。
不少网友发现,饿了么app更新至12.0.1版本后,这款曾陪伴外卖行业十余年的App,正式更名为“淘宝闪购”。
标语也随之换成了“外卖放心点,美食准时达”,标志着阿里即时零售战略的一次彻底整合。
![]()
据悉,目前“淘宝闪购”仍在灰度测试阶段,仅部分用户可以体验餐饮外卖与日用百货等即时配送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饿了么的配送体系已全面接入淘宝闪购,成为其即时零售的履约基础。
从骑手服装到App图标,品牌色统一成淘宝橙,意味着阿里正在让外卖业务彻底融入淘宝的生态逻辑。
![]()
从阿里的视角看,这一步,是一次回归与重塑。
即时零售的竞争早已不只是“送外卖”那么简单,而是平台流量、履约能力与供应链效率的全面较量。阿里试图通过“淘宝闪购”完成从“饿了么送餐”到“淘宝30分钟送万物”的跃迁。
在笔者看来,这背后,是淘宝、天猫、菜鸟三条供应链的全面打通,是从独立平台转向统一生态的标志性动作。
此前,菜鸟的加入就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转型。
10月22日,菜鸟供应链宣布参与“淘宝闪购”,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试点小时达服务,目标类目包括3C数码、美妆个护、食品服饰等高频刚需品类。
10月31日,阿里又发布了“淘宝便利店”项目,打造“24小时营业、30分钟达”的社区零售业态。首批开放34个商家名额,SKU超万,未来计划覆盖全国200个城市。
![]()
饿了么的前生今世
饿了么的故事还得从2008年说起。
那年,上海交大的张旭豪和几位舍友懒得出门买饭,看着窗外的大雪,突然想到:
为什么不做个帮人送饭的平台?
于是他们骑着电瓶车在校园里跑单,一边说服餐馆合作,一边印册子派单。这就是饿了么的原点。
那句后来红遍全国的口号“饿了别叫妈,叫饿了么”,就是从那个宿舍里诞生的。
![]()
从校园到城市,饿了么花了三年时间。
2011年,它拿下了上海高校市场,并开始转向白领用户。
创业初期的资金困境,让张旭豪几乎陷入绝境,直到遇到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才获得第一笔100万美元融资。
随后,经纬中国的张颖也加入投资,饿了么在资本助推下迅速扩张。
但随着外卖市场进入“千团大战”,饿了么被迫与巨头对撞。
美团、点评、百度外卖纷纷入局,市场烧钱大战让中小平台几乎全军覆没。张旭豪顶着压力四处融资,终于撑到2018年,以95亿美元价格将饿了么卖给阿里。
从此,饿了么从创业公司变成了阿里的即时零售引擎。
阿里的供应链、流量入口、支付体系为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也让这家外卖鼻祖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成为阿里整体电商版图中的一块基础设施。
如今的改名,不过是这场整合的最后一步。
![]()
并入淘宝闪购
目的只有一个
即时零售的竞争,本质是生态效率的竞争。
阿里选择用“淘宝闪购”整合饿了么、小时达、菜鸟、天猫,核心目的只有一个:重构流量分发与履约体系,让“线上选购—线下履约—即时送达”变成淘宝体系的常态能力。
![]()
蒋凡在8月的财报会上披露,“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达1.2亿单,8月周日均订单量约8000万,带动淘宝DAU增长20%。
闪购活跃骑手超200万,是4月的三倍。他预计三年内,即时零售将为阿里带来1万亿元增量。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阿里对即时零售的彻底押注。
2024年11月,阿里正式成立中国电商事业群,整合淘宝天猫、国际数字商业集团、1688、闲鱼等业务,饿了么与飞猪也被纳入体系。
这意味着阿里将“外卖”视为更大零售生态中的履约节点,而非单一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的算盘并不止于补短板。
即时零售的本质,是抢回用户时间。
当消费者开始习惯在淘宝上点咖啡、买口红、叫外卖,阿里便在用户心智中完成了从购物平台到生活入口的升级。
这正是“淘宝闪购”改名的战略意义所在。
![]()
即时零售给行业带来了什么?
外卖行业的故事,从饿了么和美团的对决,到如今淘宝闪购和美团闪购的角力,表面换了名字,内核却始终是效率的战争。
十几年前,张旭豪创业的理由是“太冷,不想出门”。十几年后,阿里的逻辑是“太忙,不想等”。
如今的淘宝闪购,不再是饿了么那种“点一份饭”的工具,而是阿里即时零售战略的流量入口。
简而言之,一日三餐点外卖,总有一次你可能会逛逛淘宝买其他东西。
当然,这场整合的代价不小。
据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三季度阿里在外卖及闪购领域的亏损或高达350亿至400亿元。但阿里显然认准了方向,把“即时零售”当作未来三年的关键赛道。
从品牌整合到业务归一,从饿了么的谢幕到淘宝闪购的登场,这不只是一次名称变化,更是阿里对未来商业形态的一次再定义。
在笔者看来,对消费者来说,好用、便宜、快捷才是最重要的,改名本身并不重要。
阿里在重塑即时零售的同时,也正在重新梳理自己作为超级平台的角色。
有人说,饿了么的时代结束了。但也许,正因为这次整合,饿了么才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生活里。
饿了么的故事落幕了,但“淘宝闪购”的故事,才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