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光子计算(Photonic Computing)? 定义:光子计算是一种用光(Photon)而非电子(Electron)来完成信息传输与运算的计算方式。
![]()
在芯片内部,不再依靠电流在导线中流动,而是依靠激光在波导(光通道)中传播来实现“算”与“存”的过程。
一句话总结:光替代电,让计算“无热、高速、低能耗”地发生。二、技术原理:光是如何“算”的?
光子计算的核心思路是:利用光的干涉、衍射、相位和振幅叠加特性来做数学运算。
1. 光信号的基本特征
光携带的信息可通过强度(振幅)和相位表示。
光信号在波导中几乎无损传输,传播速度接近真空光速。
多种波长的光可以在同一波导中并行(称为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天然支持高并行度。
光学器件如MZI(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或微环谐振器(Microring Resonator),通过改变光程差实现光波的相干叠加。
举个例子:
两束光进入干涉器,输出光强 = 两束光的相位差函数。
通过调节相位移,就能让输出光强等效于“加权求和”运算。
对于深度学习中最常见的矩阵乘法,光干涉阵列可以一次性完成整个矩阵运算,几乎“零时延”。
![]()
3. 光子芯片的组成结构
模块
功能
对应电子版
激光器
提供光源
电源/时钟
调制器
将电信号转为光信号(EO)
DAC/驱动器
波导阵列
光的传输通道
导线/总线
干涉器阵列
执行矩阵乘法
ALU/矩阵单元
探测器
将光信号转回电信号(OE)
ADC/传感器
控制电路
调整相位与权重
控制单元
三、技术优势:为什么“光”优于“电”?
维度
光子计算
电子计算
对比结果
传输速度
光速传播(≈3×10⁸ m/s)
电信号(约光速的1/10)
✅ 速度优势
带宽并行度
多波长并行(WDM)
单信道/多通道复用
✅ 并行度高
能耗
无焦耳热、波导损耗极低
有电阻、电容、热损耗
✅ 功耗低
延迟
与距离无关
随导线长度增加
✅ 稳定
尺寸缩放
器件较大(μm级)
晶体管nm级
⚠️ 集成度低
可重构性
调制、相移可调
完全可编程
⚠️ 灵活性较弱
简而言之:光子计算不是算得更复杂,而是算得更快、更省电、更宽带。
四、技术挑战:从“物理可能”到“工程可行”
光电转换瓶颈(EO/OE)
光信号最终仍需转换为电信号进行逻辑控制和存储。
模/数转换器(ADC/DAC)和光电转换模块会消耗大量能量。
器件尺寸与集成度限制
光器件无法像晶体管那样缩小到纳米级。
波导间距、微环尺寸限制了芯片的集成密度。
可重构性不足
光干涉结构一旦固定,修改运算逻辑不如电子电路灵活。
动态可编程光路仍是研究热点。
热稳定性与良率
光路受温度漂移影响显著;
调校复杂,测试与封装成本高。
神经网络中大部分计算为矩阵乘法(MAC),光干涉阵列可一次性完成。
优势:能效高、延迟低,尤其适合Transformer、CNN、RNN等模型。
应用场景:数据中心推理、智能摄像头、语音识别终端。
光子芯片天然适合做高速互联(如 GPU 之间的 NVLink 光版本)。
优势:大带宽、低延迟,能解决芯片间通信瓶颈。
应用场景:数据中心互联、超级计算机、云服务器。
光的非线性和时域延迟特性非常适合动态系统建模。
优势:低功耗实现复杂时序信号处理。
应用场景:语音识别、信号预测、边缘 AI。
光是量子信息的理想载体,可自然兼容量子通信和量子加密体系。
长远看,光子计算可能成为量子与经典计算的桥梁层。
短期:光互联(Optical Interconnect)率先商业化。
中期:光子加速器(Hybrid Photonic-Electronic Architecture)进入 AI 推理领域。
长期:全光计算(Pure Optical Computing)探索可重构光网络。
领域
代表机构
光互联
Intel、Ayar Labs、NVIDIA、IBM
光计算加速
Lightelligence、Lightmatter、Luminous
学术研究
MIT、Stanford、Tsinghua、Cambridge
3. 市场趋势
到 2030 年,预计光子计算相关芯片市场规模将超过百亿美元级。
主战场:数据中心能效优化与AI 推理能耗下降。
发展驱动:AI 模型规模爆炸 + 摩尔定律逼近极限 + 数据中心能耗危机。
阶段
技术形态
主要突破点
商业价值
2025–2027
光互联模块化
工艺稳定、批量封装
替代高速电互联
2028–2032
光子AI加速器
光电混合架构成熟、软件生态完善
成为AI推理芯片选项
2033–2035
通用光子计算平台
光存融合、可重构光网络
进入主流算力体系
总结:光子计算不是“未来幻想”,而是“能效革命”
从技术看:它解决了电子芯片带宽和能耗的物理瓶颈。
从应用看:它正成为 AI、HPC、通信的“加速层”。
从产业看:硅光工艺成熟后,光计算具备规模化制造可能。
当摩尔定律放缓、AI 算力暴涨的今天, 光子计算是下一个“GPU 时刻”——算力形态即将再次被重写。欢迎加入半导体学习社区,每天了解一点知识。
欢迎加入行业交流群,备注岗位+公司,请联系老虎说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