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好能考个好大学,但真正让男孩走得远的,是藏在成绩背后的本事。” 身边不少有经验的家长都有这共识:见过太多成绩拔尖的男孩,长大后扛不住压力、不会与人相处,最终平平淡淡;反而那些从小练会“实在本事”的男孩,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能独当一面、有出息。
![]()
想让男孩未来少吃苦、能扛事,这6样本事比刷题考高分更重要,小学阶段就能练,简单好操作,家长跟着做就行,咱们用真实案例说话,一看就懂。
一、第一样本事:敢担责,不找借口
“这不是我的错!”“是他先惹我的!” 遇事就推卸责任、找借口,是很多男孩的通病。但有出息的男孩,从小就懂得“自己做的事,自己扛后果”,这种责任感,会让他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让人放心。
邻居家的男孩小宇,上三年级时不小心把同学的文具盒摔坏了,他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哭着辩解“我不是故意的”,而是主动找到同学道歉,还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个新的。同学的妈妈后来特意上门表扬:“这孩子有担当,以后肯定错不了。” 现在小宇上初中,是班里的班长,不管是班级活动还是小组作业,他都能主动牵头,遇到问题先想“怎么解决”,而不是“谁的错”。
反观有些男孩,考试没考好怪“题目太难”,打碎了东西怪“地面太滑”,长期下来,不仅没责任感,还会变得没担当,没人愿意信任他、托付他事情。
怎么练:
• 让男孩承担“小后果”:比如忘了带作业,让他自己跟老师解释、补写,别帮他找借口;不小心弄坏别人的东西,让他自己道歉、赔偿,别家长出面兜底。
• 分配固定家务:比如每天倒垃圾、每周打扫自己的房间,明确“这是你的任务”,没做好就提醒他整改,让他知道“自己的事要做好,家里的事也要分担”。
• 家长做好榜样:自己犯错了别找借口,比如“妈妈今天忘买你爱吃的菜,下次一定记着”,用行动告诉孩子“认错、担责不可怕”。
二、第二样本事:抗挫折,不玻璃心
“我不行!”“太难了,我放弃!” 现在很多男孩被宠得太娇,一点挫折就崩溃:考试考差了哭鼻子,比赛输了闹脾气,遇到难题就扔笔。但人生哪有一帆风顺,抗挫折的本事,才是男孩未来的“抗压盾”。
朋友的儿子小浩,从小喜欢下棋,刚开始跟人对弈,输了就哭着摔棋盘。朋友没有安慰他“没关系”,而是陪他复盘:“你看这步棋是不是走错了?下次怎么改就能赢?” 慢慢的,小浩输了棋不再哭闹,而是主动分析原因,还会说“下次我一定赢回来”。这种抗挫折的能力,让他后来学习遇到瓶颈、工作遇到难题时,都能沉下心解决,而不是轻易放弃。
有研究显示,男孩长大后的成就,80%取决于抗挫折能力,只有20%和智商相关。那些“玻璃心”的男孩,遇到一点风浪就退缩,很难做成大事。
怎么练:
• 允许孩子“犯错、失败”:别要求他事事完美,比如跑步跑不过同学、手工做不好,别批评他“真没用”,而是说“没关系,下次多练练就好”。
• 教他“复盘”:孩子遇到挫折后,别只安慰,帮他分析“为什么会这样”“下次怎么改进”,比如考试没考好,一起看错题,区分“粗心”和“没学会”,针对性解决。
• 让他做“有难度的事”:比如让他尝试组装复杂的玩具、学骑自行车,一开始可能会失败,但坚持下来成功后,他会明白“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自信心也会增强。
三、第三样本事:能独立,不依赖
“妈,你帮我弄!”“爸,我不会,你替我做!” 凡事都依赖父母,是男孩成长的“绊脚石”。真正有出息的男孩,从小就有独立意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长大后才能独当一面。
表哥家的男孩,从6岁开始自己穿衣、吃饭、收拾书包,10岁就能自己做饭、规划作业时间,上初中后住校,从来不用父母操心,还能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表哥说:“我从小就告诉他‘自己的事自己扛’,现在他不管去哪,我都放心。”
而那些事事依赖父母的男孩,长大后很容易变成“妈宝男”:不会做家务、不会规划时间、遇到问题不会解决,甚至工作后还要父母操心,很难有大作为。
怎么练:
• 按年龄“放手”:3岁自己穿衣、吃饭;6岁自己收拾书包、整理玩具;10岁自己洗袜子、规划作业;12岁自己独自出门(比如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循序渐进培养独立能力。
• 别做“全能家长”:孩子不会做的事,别直接替他做,而是教他方法,比如他不会系鞋带,教他步骤,让他自己练,哪怕一开始系不好,也别着急;他不会写作文,引导他思路,让他自己动笔,别直接帮他写。
• 给孩子“选择权”:比如让他自己选穿什么衣服、周末去哪玩、报什么兴趣班,别事事替他做主,让他学会“自己做决定、自己负责任”。
四、第四样本事:会沟通,不孤僻
“我不想跟他玩!”“我说不清楚!” 有些男孩性格内向、不会说话,要么孤僻不合群,要么一开口就得罪人。但不管是学习中的小组合作,还是工作后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都是关键,会说话、能合群的男孩,路会越走越宽。
同事的儿子小轩,从小就会沟通:跟同学闹矛盾了,他会说“你刚才那样做我不喜欢,我们能不能好好说”;想借同学的书,他会礼貌地问“我能借你的书看看吗?看完马上还你”。因为会沟通、懂尊重,小轩在班里人缘特别好,不管是班长选举还是小组活动,大家都愿意选他。长大后参加工作,他也因为善于沟通,很快融入团队,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沟通不是“能说会道”,而是“会倾听、能表达、懂尊重”,这种本事,从小就能练。
怎么练:
• 多跟孩子“聊天”:每天花10分钟,听他讲学校的事、开心的事、委屈的事,别打断他,也别评判他,让他学会“表达自己”;同时也跟他分享你的工作、生活,让他学会“倾听别人”。
• 教他“礼貌用语”:比如“谢谢”“对不起”“麻烦你”,让他知道与人相处要尊重别人;遇到矛盾时,教他说“我觉得……”“我们能不能……”,而不是哭闹、指责。
• 让他多“社交”:鼓励他跟邻居家的孩子玩、参加班级活动、报兴趣班,让他在与人相处中学会分享、合作、解决矛盾,慢慢变得合群。
五、第五样本事:懂自律,不懒散
“再玩5分钟就写作业!”“明天再做也来得及!” 懒散、没自律,是很多男孩的“通病”。但优秀的人,往往都是自律的人,从小养成自律的习惯,男孩未来才能管好自己、做好事。
邻居家的男孩小远,上小学时就特别自律:每天放学先写作业,再看30分钟电视,周末也会按计划完成作业、看书、运动,从来不用父母催。这种自律的习惯,让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长大后工作也特别努力,很快就从同事中脱颖而出。
自律不是“逼孩子”,而是让他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不拖延、不懒散。
怎么练:
• 制定“简单的规则”:比如“每天晚上7-8点写作业,8-8:30看书,9点睡觉”,规则不用多,简单易执行,让孩子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 用“打卡表”激励:准备一张打卡表,孩子完成一项任务就打个勾,比如“按时完成作业”“自己收拾房间”,每周统计一次,连续打卡满一周,给个小奖励(比如多看10分钟电视、买一本喜欢的书),激发他的自律性。
• 家长以身作则:别自己熬夜刷手机,却要求孩子早点睡觉;别自己拖延工作,却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家长自律,孩子才能跟着自律。
六、第六样本事:有同理心,不自私
“这是我的,不给你!”“我不管他,跟我没关系!” 自私、不会体谅别人,是男孩成长的“大忌”。有出息的男孩,一定是懂得换位思考、有同理心的人,他们知道关心别人、体谅别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表姐家的男孩,从小就有同理心:看到小朋友摔倒了,会主动扶起来;看到妈妈累了,会给妈妈捶背;看到流浪猫,会偷偷把自己的零食分给它。表姐说,她从小就教孩子“换位思考”:“如果你摔倒了,是不是希望别人扶你?如果你累了,是不是希望有人关心你?” 慢慢的,孩子就养成了体谅别人、关心别人的习惯。
有同理心的男孩,不会只顾自己的感受,会考虑别人的需求,不管是与人相处还是工作,都能懂得包容、懂得合作,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帮助。
怎么练:
• 教孩子“换位思考”:比如孩子抢了同学的玩具,问他“如果别人抢了你的玩具,你开心吗?”;孩子不体谅妈妈辛苦,跟他说“妈妈每天上班、做饭、照顾你,很累,你能不能帮妈妈做点小事?”。
• 让孩子“关心别人”:比如家里人生病了,让他端杯水、拿个药;同学遇到困难了,鼓励他帮忙;定期带他参加公益活动(比如给灾区捐款、给流浪动物喂食),让他知道“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 家长做好示范:平时多关心家人、体谅别人,比如对服务员说“谢谢”“辛苦了”,对家人多包容、多理解,孩子会潜移默化地学着做。
结语:成绩是“敲门砖”,本事是“通行证”
其实,成绩能帮男孩考上好学校,但真正让他走得远、有出息的,是这6样本事:敢担责、抗挫折、能独立、会沟通、懂自律、有同理心。这些本事不用花太多钱,也不用报昂贵的补习班,在日常生活中就能练,小学阶段练会,男孩长大后面对学习、工作、生活的各种挑战,都能从容应对、独当一面。
你家男孩已经练会这些本事了吗?或者你觉得培养男孩,还有哪些更重要的本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也转给身边的家长朋友,一起把男孩培养成有出息、能扛事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