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通过中介安心买铺,没想到被层层套路,不仅多花了上40余万,还发现中介疑似偷税漏税。”居间费未开票。近日,娄底市民郭作明向记者实名爆料,他通过湖南家某福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下称“家某福中介”)购买5间商铺时,遭遇中介虚报交易税费、隐瞒真实成交价格、违规赚取高额差价等问题,涉事金额巨大,目前他已收集完整证据,通过诉讼和举报维权。
轻信“正规中介”承诺,未签三方协议留隐患
2025年7月17日,郭作明在抖某音平台刷到家某福中介业务员发布的娄星区长青中街地下人防商业街商铺房源,随即联系看房。业务员将他带至该中介石马公园门店,交由经理曾某辉对接。洽谈中,郭作明明确询问居间费标准,曾某辉承诺“买卖双方各收1个点,中介只赚正当佣金,赚差价必须告知双方,否则违法”。
这番表态加之朋友推荐、“熟人介绍”,让郭作明放下戒心。他未要求签订规范的三方买卖合同,仅按中介提供的预制《承诺书》模板,在手机上签字确认。最初计划购买2间商铺的他,在中介劝说下最终买下4间相连商铺,同年9月又追加1间,共计5间,产权分别登记在大女儿郭赛、小女儿郭悦名下,付款由妻子汤冬香通过银行转账完成。
税费虚报+价格隐瞒,双重套路套取巨额款项
交易核心环节,曾某辉抛出的“高额税费”说法成为关键诱饵。他告诉郭作明,二手商铺转让需按评估价缴纳17.8%税费,若个人自行办理,评估价会被抬高,四个商铺/税费可能达35万元;由中介代办可“疏通关系”省钱。郭作明提出长沙同类交易中,评估价不高于一手发票价仅需缴4%契税,但曾某辉坚称“娄底政策特殊,必须按17.8%收取”。
为核实情况,郭作明专程前往不动产登记部门咨询,前台工作人员及后台一位罗姓负责人均回应“商业门面转让税费约17个多点”,这让他彻底信任中介。随后,他按要求将包含“17.8%税费”的购房款分两批转入曾某辉指定账户:第一笔名义房款249.3万余元,扣除退租款100360元后实付239.3万余元;第二笔名义房款69.08万元,扣除退租款28992元后实付66.1万余元,两笔实付合计近306万元。
然而,拿到产权证后,郭作明发现实际税费与中介说法相差悬殊:前4间商铺仅缴纳契税67724.89元,第5间因评估价略高,补缴差额后合计缴税52682.49元,5间商铺总税费不足12万元,远低于按17.8%标准代收的41万余元。
更令他震惊的是价格隐瞒。通过与卖方沟通得知,前4间商铺卖方实际仅收到189万元,第5间卖方实收54.7万元,卖方实收总额与郭作明实付款项差额巨大。当他多次索要完整税费票据时,中介以“票据未办好”“疏通关系有开支”推诿,仅提供部分契税票据。家某福中介负责人罗某美甚至声称“4个点税费只有我公司能做到,是花钱打点关系的结果,别人送10万办不到,我们五千就行”。
协商仅退10万,税务补票暴露偷税漏税嫌疑
郭作明查询法规得知,《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明确禁止中介“隐瞒真实交易信息、低进高出赚取差价”;《民法典》也规定,中介故意隐瞒重要事实需承担赔偿责任。发现问题后,郭作明多次与家某福中介协商,双方约定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介仅退还10万元,剩余差额拒绝退还。郭作明表示,他此前已准备好民事起诉状,要求撤销与中介的相关协议,并退还不当赚取的房屋差价30余万元,但目前暂未起诉,希望先通过协调和媒体曝光推动问题解决。
值得关注的是,该交易还存在明显税务问题。经郭作明举报,税务管理部门已督促家某福中介补开17万余元发票。郭作明表示,若未及时反映,中介涉嫌偷税漏税的行为可能持续,目前他正准备向税务稽查部门提交实名举报材料。
记者注意到,郭作明的妻子已在抖某音账号(TDx9988)发布维权作品及录音,评论区多位网友留言称有类似遭遇,涉事者多为普通务工人员。目前,郭作明已收集录音、转账记录、合同文本、税费票据等完整证据,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合同证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