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一代人,仿佛被时代开了个巨大的玩笑,那很可能就是90后。
他们出生时,计划生育正严,成了家里“唯一”的希望,也承载了所有的压力;他们长大成人,准备在社会上一展拳脚时,却发现所有的游戏规则都变了。尤其是在“买房”这件事上,90后所面临的困境和承受的代价,很可能是最惨重的一批。
![]()
一、 时代的“夹心层”:完美踏错节奏的一代
要理解90后的处境,首先要看看他们前面和后面的人。
- 70后、80初:时代的幸运儿
他们参加工作早,赶上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当房价还未腾飞时,他们有机会以较低的成本上车。当房价开始上涨,他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产和资本进行置换或投资。他们是房地产浪潮中最早一批,也是获益最丰厚的一批。 - 00后:未来的“后浪”
很多00后的父母,正是70后、80初。这意味着,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或许无需为最基础的一套房子而耗尽心力,家庭的积累可以为他们兜底,让他们有更多元的选择。 - 而90后呢?完美地成为了“夹心层”。
他们大学毕业时,房价已经处于高位。他们工作攒钱的这几年,正是房价最后一轮狂飙突进的时候。当他们好不容易攒够(或靠六个钱包凑够)首付,满怀希望地冲进市场时,却大概率买在了历史最高点。 紧接着,市场进入调整期,房价回落,他们亲眼看着自己的首付和资产迅速“蒸发”。
![]()
这就像一场跑步比赛,发令枪响时你被绊倒了,等你爬起来,别人已经跑远,而你刚奋力追上,终点线却被挪走了。
二、 三重暴击:为何说他们“亏得最惨”?
90后在买房路上遇到的,不是单一问题,而是一套“组合拳”。
1. 价格暴击:买在顶峰,站上最高岗
这是最直接的经济损失。2017-2021年期间,是全国许多城市房价的顶峰。恰恰是这段时间,最早一批90后(25-30岁)到了婚育、安家的刚需年纪。他们用尽全家力气,以最高的价格,接盘了整个市场。如今房价回调,他们成为了资产缩水最直接的承受者,但月供却一分不能少。
![]()
2. 心态暴击:从“投资梦”到“负翁”的落差
70后、80初买房,很大程度上享受了资产增值的巨大红利。而90后买房,很多人还没来得及体验资产的增长,就先品尝了负债的苦涩。心态从“买房致富”的投资者,瞬间变成了“为银行打工”的“负翁”。 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是前几代购房者未曾如此普遍体验过的。
3. 未来暴击:职业与收入的不确定性
90后步入社会时,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996”、“35岁危机”、“行业寒冬”这些词,大多是他们进入职场后才被广泛讨论的。他们背负着30年的巨额房贷,却面对着职业生涯中最不确定的未来。这种对收入的焦虑,与对负债的恐惧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
三、 艰难的抉择:进也忧,退也忧
正是这种残酷的现实,让90后陷入了两难:
- 已经上车的: 眼睁睁看着资产缩水,却不敢断供,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还贷,被牢牢锁定在一份工作和一套房子上,失去了很多人生选择的灵活性。
- 还没上车的: 看着下跌的房价,既感到一丝庆幸,又充满新的焦虑。现在买,会不会继续跌?现在不买,万一未来又涨了怎么办?那种“一步踏错,满盘皆输”的恐惧感,时刻萦绕心头。
启示与反思:这代人的路在何方?
90后的买房困局,带给我们的不应该是嘲讽,而是深刻的启示:
- 破除“买房=成功人生”的唯一路径依赖。 时代变了,房子的财富效应正在减弱。人生价值的实现,可以有更多元的维度。
- 谨慎使用杠杆,敬畏风险。 90后的经历是一堂沉重的风险教育课:永远不要用过去的经验来线性预测未来,更不要透支自己无法承受的未来。
- 最重要的投资,是投资自己。 在不确定的时代,唯一能确定的是你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将资源投入到提升技能、保持健康和丰富阅历上,比盲目追逐某个资产标的更为可靠。
![]()
结语
90后这一代,出生时遇上国策,买房时赶上顶峰,立业时面对内卷。他们勤奋、努力,循着社会设定的路径奔跑,却发现自己可能成了“代价”最大的一批人。
但或许,正是这种彻骨的困境,能逼着这代人打破枷锁,重新思考人与资产、与生活的关系。当他们不再被一套房子定义成功与失败时,或许能开辟出属于自己这一代,更广阔、更自由的人生道路。
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也是磨难赋予的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