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起之秀的灞桥区或会成为西安未来的希望。灞桥因秦穆公在灞河建桥而得名,是灞城所在地。秦时属芷阳县,汉时称为霸陵县。曹魏时期改为灞城县,南北朝时并入万年县,北宋时改为樊川县,金朝及后世朝代称为咸宁县。民国初年撤县并入长安县,1955年设立灞桥区,1965年并入郊区,1980年复置灞桥区。
灞桥区位于西安市东部灞河,浐河自东南向西北贯穿全境注入渭河,是地处北方的西安难得一见的亲水区域,也是非常理想的宜居之地。灞桥区下辖9个街道,面积32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59.92万,2023年GDP总量709.61亿元。
![]()
灞桥区不但第一产业有着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第二产业也拥有着雄厚的实力,而第三产业亦在蓬勃发展向好期。
从灞桥区的地理环境来看,灞桥区完全可以构建起两翼带中部的发展格局,即以南北的交通枢纽为依托,因地制宜的构建起产业集群,使之形成推动灞桥区发展的两翼。然后以纺正街周边区域构建具有纺织城特色的产业集群,使之形成中凸,从而使整个灞桥区形成一种两翼带中凸的发展态势。
![]()
就目前的情势来看,西安高铁东站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高铁东站周边的城市路网、交通和各种配套设施亦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作为连接东南西北的重要铁路枢纽,西安高铁东站犹如一块巨大的磁铁被放置在白鹿原脚下,这块巨大的磁铁无疑会为灞桥区吸引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能量。而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能量不断聚集,必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从而推动灞桥区迈向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
可以预计随着西安高铁东站的建成通车,灞桥区必会迎来一个大的发展契机。只要灞桥区能抓住这个契机,因地制宜的做好区域的产业规划,与时俱进的做好区域的发展战略,脚踏实地的做好区域的市场策略,灞桥区就必然会成为西安一个后起之秀而备受关注。
而北部已经建成的公路交通枢纽和地铁交通枢纽,亦会灞桥区的北部区域称为一个经济发展高地。在产业发展上不但可以西安主城区的外溢效应,更能与周边区县进行产业互动,以形成多区域联动发展的大产业格局。
![]()
就当下火爆的文旅产业而言,灞桥区亦有着较为丰富的资源,不但有半坡遗址、灞桥遗址、霸陵等历史文化遗产和白鹿原、鲸鱼沟竹海等自然景观,以及新兴的主题文化公园和工业遗存文化产业基地等。
除此之外,灞桥区更有着发达的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网络,铁路陇海、西康公路绕城、京昆连霍、沪陕、福银等多条高速,以及1082、10312等国道。这些不仅是灞桥区发展的基础,更为灞桥区的腾飞提供了更多的的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