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此刻,新闻人的价值愈发珍贵,新闻人的力量更加不可或缺。
![]()
▲第35届中国新闻奖近日公布,新京报《罐车运输乱象调查》获舆论监督报道一等奖。图/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今天是第26个中国记者节,在此向所有的媒体同行道一声,节日快乐!
当技术洪水涌入一个闸口,就有了“苹果时刻”,就有了“特斯拉时刻”,就有了“ChatGPT时刻”。技术正在重新定义人类的社会时钟,新闻媒体当然也无法自外于这场“涌现”。只是,当新闻媒体被技术革命深度介入,当AI可以一键生成谣言,当数字人可以做到以假乱真,一个叩问也愈加响亮:什么是新闻人不可替代的力量?
我们的回答是,这力量是新闻记者抵达现场的使命感,是舆论引导中正道直行的价值感,也是弥合分歧凝聚共识的社会责任感。
2025年,人工智能继续狂飙突进。社交平台携算法之利,搅动舆论场,波涛汹涌,乱云飞渡。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新闻人的价值就愈发珍贵,新闻人的力量就更加不可或缺。
当AI可一分钟生产“10万+”爆款,新闻人选择奔赴新闻“第一现场”,追寻事实真相。在“油罐车”报道中,新京报记者以新闻业的传统手艺,奔波8000余公里,足迹遍及五省市,调查取证一个月,揭开罐车运输乱象,促成行业监管升级,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深入新闻一线,发现“真”,辨识“真”,表达“真”,是新闻媒体的使命。新闻人用一手报道消除噪音,以优质内容对抗虚假。算法无限加乘,信息汪洋恣肆,但新闻人不苟且,不流俗,以赤诚的激情、笨拙的手法,筑牢真相与良知的堤坝。恪守新闻真实,执着对内容的追求,永远是新闻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当算法把人驯化成数据的奴隶,当公共智识被信息茧房困扰,当低质量的口水扰乱是非判断,新闻媒体坚守价值立场,澄清讹传谬误,坚定捍卫常识。以客观理性的追问,直击公共利益的核心命题;以抽丝剥茧的笔触,穿透虚实交织的事实迷障;以专业通俗的解读,为公众判断提供认知坐标。不偏激,不偏执,不图一时痛快,不为一时流量,在变革与坚守中,履行媒体职责使命。
技术宰制于媒体,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技术突进的狂欢中,新闻人更要以机器所未具备的“人味儿”,自觉沟通分歧,凝聚社会共识。我们要用一个个扎实采访,一篇篇优质报道,戳破技术伪造的虚假骗局,呵护被进步叙事甩下的弱势群体,关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病症,发掘远离舆论场中心的盲区。我们始终“在场”,积蓄改变的力量。
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理解人,不但是新闻人的职业圭臬,也是智识和力量之源。AI让人们看见现象,新闻人的智识却能穿越表象,读懂本质,看透人心,对时代命题作出热气腾腾的回应。
这是第26个中国记者节,新闻人以笔报国、追求进步的光荣历史已逾百年。笔温未消,脚力正健。在目眩神迷的技术时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担得起责任,扛得起理想。变革与坚守,守正与创新,只要新闻人的主体性不变,新闻媒体的力量就不会消减。
重大新闻发生,记者“到场”;舆论沸腾激荡,主流媒体“在场”。泥土芬芳,人间烟火,世道人心,百态众生。以负责任的笔、走遍万水千山的脚、为公共利益跳动的心,书写时代真相,丈量人间温度,守护社会公义。这是新闻人存在的意义,也是新闻人永恒的力量。
编辑 / 柯锐
校对 / 李立军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