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会的主题演讲中,猿编程创始人李翊介绍“4C体
近年来,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及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等政策推动下,AI教育正从选修课、兴趣班,加速向中小学的“必修”体系渗透。显然,这一转变标志着市场需求的升级:从过去侧重于编程语言的技能培训,转向对人工智能核心素养、计算思维及人机协同能力的综合培养。
与此同时,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平民化,使得“使用AI”的门槛快速降低。这也对AI教育提出了更深层的要求:当代码生成不再困难,AI教育的理念是否应从“教会写代码”转向“通过编程提升AI素养”?在这一行业范式转换的节点上,猿编程的发展策略提供了一个观察样本。
企业简介及发展历程
猿编程成立于2017年10月24日(世界程序员日),始终聚焦未来科技与人工智能教育领域,为6-16岁青少年提供AI教育服务,以“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少年”为品牌使命,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推动AI教育的普及与深化。
成立8年以来,猿编程实现了从课程体系建设到校园业务拓展的全面发展。猿编程旗下业务涵盖猿编程课程、猿编程校园、猿编程童书等,构建起多领域、多业态的前沿科技教育品牌。如今,猿编程已成为青少年AI教育领域头部品牌,累计服务学员800万,青少年专业代码编程教育学员数连续三年全国第一;校园业务遍布全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在4500多所学校落地应用。
![]()
猿编程青少年专业代码编程教育学员数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重要节点包括:
2017年
世界程序员日(10月24日)正式成立。
2018年
独立研发全栈式少儿编程学习工具WEB IDE、IDE客户端。
获得微软MS MAECO及斯坦福大学SQuAD挑战赛全球第一。
2019年
推出适合孩子学习编程使用的Python模块库:ybc_ui、ybc_ai、ybc_data、ybc_game、ybc_app等。
推出编程领域实验室:代码实验室、绘图实验室、图形化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游戏实验室、互联网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
2020年
YBC2.0产品课程体系,支持移动端代码编程。
“猿编程童书”成立。
“猿编程少儿编程研究院”成立。
2021年
“猿编程校园”业务板块成立,面向幼儿园及中小学提供一体化人工智能创新教育解决方案。
参与中国教科院《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研究。
参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四五”教育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五育融合”背景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课题研究。
2022年
猿编程校园推出AR编程创新产品。
猿编程童书发布国内首套迪斯尼系列少儿编程故事书。
升级课程产品C系列《编程应用与计算思维》并发布。
2023年
自主研发推出国内第一套《计算思维》课程。
与北京师范大学达成深度课题合作,携手探索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发展。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猿编程创始人李翊任副理事长。
2024年
推出面向青少年的专业化人工智能教育产品A+系列《高级算法与人工智能》。
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图形化编程的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课程资源开发》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学教育研究院年度课题,并正式立项。
国内首部计算思维童书《科技少年日记——计算思维篇》出版。
2025年
与信息学奥赛团队“信友队”签署战略合作,启动“AI时代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行业首创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的“4C体系”。
猿编程联合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启动《编程教育对青少年AI意识及认知能力发展影响》课题研究。
教育理念跃迁:从“技能培养”到“认知发展”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核心使命已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转向对孩子核心素养的系统塑造。”猿编程创始人李翊的这一理念深刻影响着产品内核——他始终强调“认知体系建构”,而非止步于技能层面的操作熟练度。
基于对AI教育本质的持续洞察与大规模教学实践的经验沉淀,猿编程突破传统编程教育的范式,深度融合心理学、认知科学等跨学科理论,行业首创聚焦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的“4C体系”(Cognition:提升底层认知能力、Complex Thinking:锻炼复合思维能力、Confidence & Driver:促进自我效能、Cross-discipline:赋能学科融合)。该体系不仅是对“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性教育命题的积极回应,更从底层认知、复合思维、自我效能与学科融合四个关键维度,系统构建青少年适应时代并引领未来的综合能力。
而编程学习正是实践“4C体系”的理想载体,其独特价值在于提供即时反馈与可见成果,让AI素养的提升可感、可触。在猿编程的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编写-运行-调试”的即时反馈循环,能显著提升专注力、工作记忆等底层认知能力,同时建立“发现问题-拆解问题-算法实现-迭代优化”的完整认知链条,强化自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算法设计锻炼逻辑与结构化思维,系统开发培养整体规划意识,让复合思维能力在实践中自然生长。更重要的是,每完成一个贴近生活的编程项目,学生都会获得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形成“学习-实践-收获”的正向循环,持续强化自我效能感。此外,“4C体系”中,跨学科融合也是关键一环。真实世界的问题往往突破单一学科边界,而编程的天然跨学科属性,使其成为知识融合的最佳纽带。
4C体系的构建,是猿编程教育理念的一次战略跃迁,推动AI教育从“技能培养”全面转向“认知发展”。此举意味着,青少年AI教育的核心目标不再是传授特定时代的编程技能,而是培育能驾驭任何技术变革的“元能力”——一种融合认知、思维、心理与跨学科理解的核心素养。猿编程不仅精准契合了提升核心素养的政策导向,更从实践层面,对“AI时代为何而教”这一本质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业务落地:从C端课程到B端生态的持续拓展
基于4C体系,猿编程成功构建了涵盖C端课程、校园解决方案以及内容出版在内的多元化业务生态,形成了从个人学习到校园教育的多业态前沿科技教育品牌。
- C端课程的阶梯化设计
面向家庭用户,猿编程提供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孩子,设计了差异化的培养路径,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不同发展需求的孩子打造全方位的成长通道,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课程设置上,通识教育以C系列《编程应用与计算思维》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专业教育以A+系列《高级算法与人工智能》为代表,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人才。对于展现出特殊天赋的孩子,猿编程与信友队合作提供了“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采用“基础训练+专题突破+实战演练”的培养模式,接受系统的信奥培训,还能获得心理素质、学习方法等全方位的指导。
- 校园AI教育的体系化输出
面对政策驱动下快速发展的校内AI教育市场,猿编程正加快布局,满足日益增长的校园需求。在校园服务领域,猿编程构建了“课程+师资+平台+实验室”的全方位AI教育解决方案:从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到配套课程资源与教学工具开发,再到持续的师资培训与技术支持,形成了覆盖“教、学、练、评”全环节的教育生态。
作为校园AI教育的“数字中枢”,猿创未来人工智能教育平台通过“数字基座、AI实验室、具身智能、人工智能课程”四位一体的架构,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智能教学支持,同时为学生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AI学习环境。而“星瀚”智能套装则扮演着“AI教育助手”的角色,该产品集成了先进的大模型技术,配备超大点阵屏、高清触控屏及20余种传感器与执行器模块,支持智能问答与体感交互等创新功能。学生可通过编程自由组合模块,构建从智能小车到家庭环境监测系统等贴近生活的项目,在实践应用中深化知识理解,真正实现跨学科融合与创新能力培养。
![]()
猿编程最新AI教育产品“星瀚”智能套装
- 童书业务的协同布局
基于在青少年AI教育领域的积累,猿编程还打造了“猿编程童书”产品线,推出科学素养、科学故事、科学启蒙三大系列童书产品,如《科技少年日记·计算思维篇》《科技少年日记·人工智能篇》《聪明简史:历史中的计算思维》等,以故事化的形式降低理解门槛,既延伸了课程教学场景,又通过出版渠道触达更广泛的家庭用户,形成线上课程与线下内容的有效互补。
通过C端与B端的相互赋能、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猿编程不仅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模式,更形成了独特的市场竞争壁垒。这一立体化布局,充分体现了其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前瞻视野与创新实力,为推动我国AI教育普及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技术研发与教研创新:双轮驱动的教育支撑体系
猿编程以前沿技术为基础、以教研创新为核心,构建了坚实而独特的教育支撑体系。
在技术研发层面,公司形成了“数据+算法+平台”的完整技术闭环。依托超过5亿条学情数据,猿编程能够精准分析学习行为、优化教学路径,实现真正的个性化教学。其自研教育垂类大模型达到700亿参数规模,为教学教研提供强大的AI能力支持。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栈式少儿编程创作平台已获得39项自主知识产权,为青少年提供了安全、友好且功能丰富的编程环境。
在教研体系建设方面,猿编程少儿编程研究院成为其教育创新的核心引擎。为不断提升课程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猿编程于2020年成立“少儿编程研究院”,汇聚脑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顶尖专家,《最强大脑》科学总顾问、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刘嘉担任首席科学顾问,《最强大脑》科学评审、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魏坤琳担任认知科学顾问,从而让课程和产品始终扎根前沿科学理念。
为深化产学研融合,2025年6月,猿编程与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携手启动“编程教育对青少年AI意识及认知能力发展影响”课题研究,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时代创新人才培养范式,为我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提供科学体系。
![]()
猿编程携手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启动课题研究
同时,公司建立了规模逾千人的专业研发团队,成员背景覆盖计算机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领域,累计拥有600余项知识产权。此外,猿编程还严格筛选高端学府毕业讲师,组建了一支来自伦敦大学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海内外名校的优质师资教学团队。
这支技术过硬的研发队伍与经验丰富的教学服务团队紧密配合,确保教育产品既具备技术前瞻性,又符合教学规律。通过内部研发与外部智库的深度协同,猿编程在技术创新与教育研究之间建立了良性循环,为其课程体系的持续进化提供了不竭动力。
结语
猿编程的成长轨迹,清晰勾勒出中国青少年AI教育行业从拓荒探索到精耕细作的完整图景。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企业成功实现了从“技能培养”到“认知发展”的战略升维,通过持续的理念创新、生态拓展与资源协同,构建起一条兼具教育价值与商业可持续性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猿编程的实践探索,既是中国青少年AI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更是对“AI时代需要什么样教育”这一时代命题的积极回应。通过构建以“4C体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打造从C端到B端的完整业务生态,猿编程不仅确立了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更开创了人工智能时代青少年素养教育的新范式。这种以技术为驱动、以教研为根基的发展模式,为AI教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 本文节选自《2025教育行业蓝皮书》,纸质版报告将于GET2025教育科技大会现场正式发布,凭VIP门票即可领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 猿编程创始人李翊将出席本次大会,分享AI时代教育的新范式。
- 11月17-18日,教育有AI,GET见!从技能培养到认知发展,猿编程在大模型时代的教育应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