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我们常被教导要胸怀天下,泽被苍生。然而,在成为滋养他人的海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成为一座巍然屹立的山。
做自己的山,意味着夯实内在的根基。如同山岳经年累月的地质运动才得以耸立,我们需要在独处中认识自我,在困境中锤炼心性。苏轼被贬黄州后,正是在孤独中找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生命定力,这座内心的山支撑他后来在杭州疏浚西湖,惠泽百姓。没有这样的自我确立,任何付出都可能变成渴望回报的交易,或是失去分寸的消耗。
当你成为稳固的山,便自然有了滋养他人的能力。山因高大而承接雨露,汇成溪流,最终奔向海洋。一个人的内心丰盈后,才能给予他人真正的温暖;拥有独立人格,才能尊重他人的边界。这种付出如静水流深,不张扬却源远流长。
先做山,后为海,不是自私的序曲,而是生命的智慧。当我们先安顿了自我,对他人的支持才能持久而深厚。愿我们都能在各自的生命历程中,先成为岿然不动的山,再化作浩瀚无边的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