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太日报 谭静怡
伊朗正遭遇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首都德黑兰的水资源危机已到“极其危急”的地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11月6日警告,若11月底前仍无有效降雨,德黑兰将实施限水措施;若旱情持续,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可能被迫启动大规模居民撤离。
目前德黑兰水库水位已跌至60年来最低,核心水源之一的阿米尔·卡比尔水库蓄水量仅余1400万立方米,为去年同期的16%,仅够维持两周供水。另一座关键水库拉蒂扬大坝的蓄水量不足去年的9%,部分水库实际已干涸——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曾为德黑兰供水的水库如今只剩龟裂的土地与细弱水流。
这场危机并非突发:德黑兰已连续干旱六年,全国15个省份近几个月来滴雨未下,今年累计降雨量较长期均值减少77%。
缺水还引发连锁反应:德黑兰70%电力依赖水力发电,河流干涸导致发电量骤降,部分火电厂也因冷却水短缺而停运,水、电双重危机已波及市民生活——多个社区已开始夜间停水,部分公共设施被迫关闭。
![]()
事实上,伊朗政府早有预警。今年10月,佩泽希齐扬就提出迁都方案,计划将首都迁至波斯湾沿岸的霍尔木兹甘省,称德黑兰因过度扩张、地下水超采(部分区域地面年沉降达30厘米)已“超出自然承载能力”。但迁都计划因成本与争议尚未落地,眼下的旱情让危机提前爆发。
伊朗能源部长阿巴斯·阿里阿巴迪坦言,限水只是权宜之计,长期规划需提升水利设施、管控工农业用水。但专家指出,干旱背后是气候变化与管理失当的叠加——伊朗年降雨量已从260毫米降至不足100毫米,而德黑兰日均消耗300万立方米水,占全国近四分之一。
对这座西亚最大的城市而言,11月底的降雨是最后的“救命稻草”。但即便降雨,也仅能缓解短期压力——正如佩泽希齐扬所言:“这不仅是德黑兰的危机,更是整个国家资源失衡的警钟。”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