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妈妈,我演得好累……” 别再逼内向的孩子变“外向”了

0
分享至

内向的孩子,需要努力变“外向”吗?

1

前几天,朋友带孩子来我家玩。小男孩五岁,安静腼腆,全程躲在妈妈身后,问好时声音小得像蚊子嗡嗡。

朋友一脸无奈:“这孩子太内向了,真发愁,得想办法让他活泼点。”

这样的场景,很多家长都不陌生。

面对内向的孩子,我们总是忍不住担心,然后想方设法地想要改变他们:逼着他们打招呼,鼓励他们多说话,甚至送去各种口才班、小主持人班,只为让他们变得更“外向”一些。

可是,内向真的是一种需要被纠正的“问题”吗?



一位从事心理咨询的朋友讲过这样一个案例:9岁的女孩被妈妈带来咨询,原因是老师反映她在学校“太安静,不够积极”。

妈妈很焦虑,给孩子报了口才班、演讲班,还强迫她在每个场合都要主动发言。结果半年下来,孩子不但没有变外向,反而出现了咬指甲、失眠等焦虑症状。

“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小女孩私下对咨询师说,“但我真的很害怕被点名发言,每次站在众人面前,我就想找个地方躲起来。”

这样的干预,到底是在帮助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

2

从心理学角度看,内向和外向是人格特质的两端,源于心理学家荣格的划分。

简单来说,外向者从外部世界获得能量,他们喜欢社交,乐于表达;而内向者从内心世界获得能量,他们更享受独处,内省思考。

这不仅是个人偏好,更有生理基础。

研究发现,内向者的大脑对刺激更敏感,同样的社交场合,外向者可能感到愉悦,内向者却容易信息过载,感到疲惫。

换句话说,内向不是缺陷,而是与生俱来的特质。



我认识一位小学老师,她说班上最让她惊喜的作文,往往出自那些安静的内向孩子。他们的观察更为细腻,情感更为丰富,文字里有着其他孩子没有的深度。

“有一个小男孩平时很少发言,但他的周记里却记录着春天第一片新叶的形状,教室里阳光移动的轨迹,还有同学情绪微妙的变化。这样的敏感和深刻,是很多外向孩子不具备的。”

美国作家苏珊·凯恩在《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一书中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推崇外向的文化中,学校和工作场所都为外向者设计,这导致内向者的才能常被忽视。

但实际上,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是内向者,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比尔·盖茨等。

他们的成功,恰恰得益于内向性格带来的专注、深思和创造力。

3

那么,为什么我们如此执着地想要改变内向的孩子呢?

一方面,是出于现实的担忧。

在这个强调表达、展示自我的时代,内向者似乎处于劣势。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不被老师注意,在社交中吃亏,在未来职场中错失机会。

另一方面,很多人混淆了“内向”和“不善交际”。

内向不等于社交恐惧,也不等于胆怯。很多内向者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他们只是更喜欢小范围的深度交流,而不是广泛的浅层社交。



我的表姐曾为儿子的内向苦恼不已。

直到有一次家庭聚会,她看到儿子不是孤僻地待在角落,而是和表弟一起专注地搭积木,还主动把自己的积木分给表弟。

她突然明白,儿子并非缺乏社交能力,只是有自己的社交方式。“问题不在孩子,而在我用错了衡量标准。”

对于内向的孩子,强迫他们变外向就像让左撇子强行改用右手,不仅痛苦,还可能造成长期的心理伤害。

4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理解和接纳是前提。要明白内向不是缺陷,而是一种特质。

放下焦虑,不要把孩子当作需要修复的问题,而是有着独特气质的个体。

其次,区分“舒适区”和“安全区”。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在舒适区边缘适当拓展,但不该强迫他们完全跳出安全区。

比如,不强迫孩子在众人面前演讲,但可以鼓励他在小组中分享观点;不要求他主动结识陌生人,但可以教他基本的社交礼仪。

再次,发挥内向孩子的优势。

鼓励他们发展阅读、绘画、写作等需要专注和深思的兴趣。让他们明白,安静不是弱点,而是一种力量。



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回血”的空间。

内向孩子在学校等社交场合消耗大量能量后,需要独处时间来恢复。家里应该是一个可以放松、做自己的地方,而不是另一个需要表演的舞台。

我的邻居在这方面做得很棒。她的儿子十分内向,热爱画画。她从不强迫儿子在客人面前表演,而是为他设置了一个小小的画室。

当孩子感到社交疲惫时,可以躲进画室恢复能量。现在这个孩子五年级,依然内向,但在自己的圈子里有好朋友,画作还获得了省级奖项。“他能做自己,所以活得特别自在。”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内向的孩子或许不是绚烂的向日葵,迎风招展,但他们可能是沉稳的橡树,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不是按照社会偏好或自身期待去改造孩子,而是读懂他们的特质,提供适合的土壤,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茁壮成长。

也许,我们该对那个安静的孩子说:“你不必变得外向,你做自己就很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纸鸢奇谭
2024-10-13 19:26:30
iOS26.1千万别乱更新,这3部iPhone能升级,另外4部再等等

iOS26.1千万别乱更新,这3部iPhone能升级,另外4部再等等

3C毒物
2025-11-10 00:05:41
全新本田奥德赛惊艳曝光,内饰换一体式大屏,搭载3.5LV6发动机!

全新本田奥德赛惊艳曝光,内饰换一体式大屏,搭载3.5LV6发动机!

周哥一影视
2025-11-09 12:34:05
香港知名男星宣布复出,两度退出娱乐圈,举家移民澳洲失败

香港知名男星宣布复出,两度退出娱乐圈,举家移民澳洲失败

桑葚爱动画
2025-11-10 10:33:20
11月10日俄乌:西尔斯基制定B计划和C计划

11月10日俄乌:西尔斯基制定B计划和C计划

山河路口
2025-11-10 19:33:29
莫大的质疑,上海海港:到底冤不冤?

莫大的质疑,上海海港:到底冤不冤?

话体坛
2025-11-11 00:18:52
小鹏天塌了,机器人“胸部造型”冲上热搜!

小鹏天塌了,机器人“胸部造型”冲上热搜!

互联网品牌官
2025-11-10 18:16:35
55+35+31!联盟第1!这就是雷霆给他4年2.85亿美金超级顶薪的原因

55+35+31!联盟第1!这就是雷霆给他4年2.85亿美金超级顶薪的原因

世界体育圈
2025-11-10 15:46:28
哈佛研究:吃一个西红柿,就等于喝了一大口可乐,真的还是假的?

哈佛研究:吃一个西红柿,就等于喝了一大口可乐,真的还是假的?

泠泠说史
2025-11-10 14:17:05
大难临头各自飞?"手表风波"仅5月,玲花官宣好消息,曾毅被抛弃

大难临头各自飞?"手表风波"仅5月,玲花官宣好消息,曾毅被抛弃

素衣读史
2025-11-10 16:20:13
58-52!浙江淘汰上海,丁伟给卢伟上一课 半决赛上演另类浙江德比

58-52!浙江淘汰上海,丁伟给卢伟上一课 半决赛上演另类浙江德比

萌兰聊个球
2025-11-10 18:02:28
有个瘦瘦的女朋友是啥体验?网友:硌得慌,影响夫妻生活和谐

有个瘦瘦的女朋友是啥体验?网友:硌得慌,影响夫妻生活和谐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29 00:10:07
早就想打!日媒首次爆料:中国双航母出动时日军战机已做战斗准备

早就想打!日媒首次爆料:中国双航母出动时日军战机已做战斗准备

诗意世界
2025-08-21 13:13:50
沈伯洋家族的灭顶之灾!抗中反噬,全家崩塌!

沈伯洋家族的灭顶之灾!抗中反噬,全家崩塌!

古装影视解说阿凶
2025-11-10 14:28:11
安徽一对夫妻杀人后潜逃20年,各自另组家庭,谁料,妻子成公司高管丈夫成大老板

安徽一对夫妻杀人后潜逃20年,各自另组家庭,谁料,妻子成公司高管丈夫成大老板

LULU生活家
2025-11-06 18:29:11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大陆寒心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大陆寒心

徐徐道史
2025-11-10 11:34:59
稀土牌桌风云:中俄合作是假象,美欧正联手掀翻棋盘

稀土牌桌风云:中俄合作是假象,美欧正联手掀翻棋盘

麦芽是个小趴菜
2025-11-11 00:29:33
记吃不记打: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记吃不记打: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山河路口
2025-11-10 20:04:38
“keep fighting!!!”贝爷点赞张家界荒野求生挑战赛:唤起了我野外探险的回忆

“keep fighting!!!”贝爷点赞张家界荒野求生挑战赛:唤起了我野外探险的回忆

极目新闻
2025-11-10 17:56:36
同学聚会每人出9800元,我没去,隔天警察上门:昨夜你同学出事了

同学聚会每人出9800元,我没去,隔天警察上门:昨夜你同学出事了

红豆讲堂
2025-11-05 16:50:03
2025-11-11 01:40:49
柚妈充电屋
柚妈充电屋
专注儿童教育的硕士妈妈
1324文章数 10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家庭教育最怕的就是甩锅式教育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数码
亲子
健康

艺术要闻

看!这百张中国传统纹样,让你大开眼界!

手机要闻

一加Ace 6T被确认:骁龙8 Gen5+8000mAh,联名款悬念拉满

数码要闻

苹果服务主管Eddy Cue:Apple TV暂不会推出“带广告的订阅服务”

亲子要闻

孩子吃鱼好,但这2个部位一定不能给孩子吃!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