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8年赴进博之约,阿斯利康今年携主题“秉中国承诺,创健康未来”再度登场。
始终秉中国承诺,8年间,阿斯利康充分发挥进博会的平台优势,将展品转化为商品,让中国声音与力量从参与全球医药创新图景到引领全球医药创新潮流,为中国肿瘤患者开创了全新的健康未来:
截至目前,针对中国患者的临床痛点,阿斯利康已将13款全球肿瘤创新药物引入中国,覆盖肺癌、乳腺癌、泌尿肿瘤、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和血液肿瘤六大疾病领域,让全球创新更早惠及中国患者。
兑现中国承诺,实践科学领导力,阿斯利康在肿瘤领域在做和想做的不止于此。
![]()
在本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业务总经理关冬梅接受了医药魔方专访,她向医药魔方介绍了阿斯利康在创新药研发、肿瘤诊疗理念、肿瘤诊疗体系范式变革等多个方面推动的一系列领导力变革,这些变革将进一步帮助中国癌症患者更早实现长期高质量生存。
再迎两款“进博宝宝”
加速创新惠及患者
进博会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虽然每年在上海仅有6天的展会时间,但其影响是贯穿全年的,阿斯利康充分发挥了进博会的高地优势,将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发挥到极致,实实在在地惠及中国患者。
作为进博全勤生,阿斯利康过去7年已带来18个 “进博宝宝”,这些“进博宝宝”不单只是在进博会上亮相而已。
经由进博会首展上市进入中国后,阿斯利康持续培养“进博宝宝”,将展品落地为惠及患者的药品,在中国推进更多临床研究拓展适应症,更深入实际地满足中国患者的各种临床痛点。
肿瘤领域,2021年进博会上,由阿斯利康与和黄医药共同开发,并由阿斯利康商业化的创新药赛沃替尼片首展并全球首发。首展后2年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进一步提升患者可及与可负担性,截至目前在中国已获批2个适应症。其中,针对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赛沃替尼与奥希替尼的联合疗法于2023年获美国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此类患者。这也是阿斯利康支持中国创新走向世界的又一例证。
2022年在进博会首次亮相的“进博宝宝”靶向HER2的新一代ADC(抗体偶联药物)注射用德曲妥珠单抗就是其中的代表,首展后3年时间已在华获批用于乳腺癌、胃癌、肺癌多个癌种的4项适应症。今年在ASCO、ESMO大会更是有重磅临床研究结果披露,这无疑体现了该疗法从晚期二线,逐步推向更前线、更早期治疗阶段的战略布局,其核心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治疗选择与可治愈的希望。
而本届进博会,阿斯利康又有两款最新在华获批的肿瘤领域新产品卡匹色替与注射用德达博妥单抗将迎来进博首展,成为“进博宝宝”。
卡匹色替是首个且唯一*在华获批、用于特定生物标志物(PIK3CA、AKT1 或 PTEN)改变的HR+HER2-乳腺癌患者的AKT抑制剂,填补了HR+HER2-晚期乳腺癌伴PIK3CA或AKT1或PTEN改变的临床靶向治疗空白,彰显了乳腺癌精准诊疗的重要性。
而注射用德达博妥单抗是由第一三共和阿斯利康共同开发的一款TROP2 ADC,其在华获批上市将在提升治疗多样性、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与此同时,这两款药物也不断探索在其他瘤种上的应用潜力。
“阿斯利康已经连续在ASCO、ESMO及WCLC这三个全球非常有影响力的肿瘤领域研究大会登上榜顶,相关研究几乎同步在全球医学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这其中中国的贡献可圈可点。” 关冬梅总结说到。
在研发端,阿斯利康在中国构建了强大的临床研发网络。目前,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共有200多个研发管线项目,正在中国进行的临床试验已超过160项,临床试验合作医院近500家,中国与全球研发管线的同步研发率达到100%。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癌症患者基数大,在一些中国高发的肿瘤领域如消化道肿瘤,中国引领了全球的临床研究,这与中国临床研究机构搭建起的创新平台效率,临床专家的智慧和创新速度密布可分。”关冬梅补充到。
中国专家的智慧和辛勤投入以及研究过程中中国临床型研究医院为全球提供了众多中国创新案例与实践,助力了中国研究对于全球肿瘤创新的引领。
链接本土力量
中国引领全球创新
阿斯利康不断在中国上市发展创新药只是结果,这背后阿斯利康借力进博高端平台,多年深耕本地研发创新网络,才是不断推进创新的基石。
阿斯利康的研发基石中越来越多中国声音和中国力量,也更能反哺中国本土医药创新土壤。
除此以外,阿斯利康也不断助力中国的科研力量更早、更快、更深参与到全球创新研发管线的进程中。
截至今年4月,阿斯利康在中国已成立2个“卓越中心”,包括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建的“胃癌卓越中心”,以及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共建的“肺癌卓越中心”,未来将充分结合阿斯利康的研发优势和中国科研结构的基础科学与临床资源,推动全球研究突破,为实现相关癌肿的慢病化管理及治愈提供强大的助力。
“我们希望让临床专家的一些实践和洞察更好反哺到早期创新分子的研究探索中,甚至帮助发现新的肿瘤治疗机制和范式。”关冬梅总结说到,“依托中国数据、中国专家和中国研究型医院,我们相信这两个卓越中心未来会做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更加重要的是,阿斯利康还“广结良缘”,坚定地与中国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助推本土创新药进行早期开发及孵化,促进更多本土创新药产生世界级影响力。
“我们相信伴随更多与本土企业联合治疗研究的开展,会有更多医院专家参与到创新研发进程中,而随着临床获益结果的出现,相信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会有更大空间提升。” 关冬梅总结说。
“筛诊治管”全链路
实现长期高质量生存
进博会不仅仅是先进创新药品引进落地的高端平台,也是传播先进诊疗理念及实践的前沿高地。
《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我国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诊疗水平稳步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1]。
“我们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的政策引领,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升到46.6%作为了大的战略目标方向,在这个目标下,我们一直在集结行业及社会各界的力量,通过‘筛诊治管’全链路助益癌症5年生存率提升目标实现。” 关冬梅说到。
本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围绕”筛诊治管”全链路、全病程管理开展了肿瘤健康日系列活动,为大众普及了肿瘤防治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推动癌症防治从单一治疗向综合管理转变。
借助进博平台,阿斯利康联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临床专家共同发起前列腺癌早筛公益科普行动,呼吁社会提升“早筛、早诊、早治”的健康意识,助力前列腺癌防治关口前移。在精准诊断方面,阿斯利康与艾德生物围绕肿瘤伴随诊断的联合开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双方在创新药物研发及分子诊断领域的专业能力与资源优势,以提升中国患者对精准诊疗方案的可及性。
作为开放合作的大桥梁,阿斯利康也在进博舞台不断扩大合作“朋友圈”,通过与正大天晴、汇宇制药、亲合力生物、石药集团共同签署的肺癌联合用药研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探索肺癌治疗领域的中国方案,加速临床转化,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关冬梅谈到,肿瘤“筛诊治管”全链条管理中,阿斯利康在患者管理上也持续发力,积极参与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带量采购,探索惠民保、商保等药物多层次创新支付模式,并且支持患者援助项目,与此同时还长期支持基金会协会开展各个癌种的患者关爱公益项目,提供规范的科普诊疗知识,并呼吁社会各界给予癌症患者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传递抗癌正能量,如:“鼓5人生”、“健康有她”、“巢跃奇迹”等项目。
癌症患者长期高质量生存,高质量是关键,而要提高癌症患者长期生存质量,一方面需要减轻癌症患者的经济负担,提升药物可及性,另一方面也要给予患者关怀与温暖,让患者更有力量高质量生存。本届进博会期间,阿斯利康首次在展台开展“与癌共存,美好生活”肿瘤患者关爱论坛,联合临床专家、患者组织代表等多方力量,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升患者全周期管理与生存质量。
“作为一家创新驱动的国际制药企业,我们不断践行为中国患者带来更多创新药物本职工作,而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制药企业,我们关注肿瘤‘筛诊治管’的全链条管理,愿意继续在各个环节开放合作,借助进博会的平台高地,进一步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推动药物创新和疾病诊疗模式创新,共同助力‘健康中国 2030’目标的早日实现。”关冬梅总结说到。
-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资料 -
*截至2025年11月7日,在中国大陆是唯一
[1] Zeng H, et al. Cancer survival statistics in China 2019–2021: a multicenter,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Natl Cancer Cent. 2024;4(3):203-213.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不用于任何推广目的。
Copyright © 2025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