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场影视圈的署名权纠纷,最后竟炸出了“袭警捞人”的法治大瓜!随着编剧古二甩出的7段录音实锤,金牌编剧秦雯的“特权操作”被扒得底朝天,而这事儿发酵至今,最坐不住的从来不是秦雯本人,而是那些藏在她背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利益链条和关系网络。
![]()
这一切的导火索,是身患渐冻症的编剧古二的绝望反击。他耗尽心血构建《繁花》剧本框架、补写核心商战情节,甚至兼任秦雯的生活助理,每月只拿3000块工资,最后却只落得“前期责任编辑”的边缘署名,所有荣耀全被秦雯独占。
忍无可忍的他抛出录音,本想证明自己的创作贡献,没成想意外曝光了更劲爆的内幕:2024年秦雯和女伴许思窈在上海进贤路违规停车,民警劝阻时竟被秦雯一拳捶在后背上,许思窈还跟着推搡,两人因妨碍公务被带到瑞金二路派出所。可秦雯全程淡定,一个电话打给导演丈夫王光利,对方靠着拍摄警匪片积累的人脉,联系上一位“高级反黑警察”,再通过“朋友的小弟”搭上派出所所长,不到半小时,没做笔录、没走流程就被直接放行,门口还停着等候的沪A黑牌保姆车,司机手里攥着带公章的档案袋。更让人愤怒的是,录音里两人笑得肆无忌惮,骂执勤民警是“变态”“神经病”,把违法行为当成“有本事”的谈资,完全没把法律放在眼里。
这事儿一曝光,最紧张的一批人已经开始坐立难安。首当其冲的是那些帮她“捞人”的公职人员和关系网——按照《刑法》第277条,暴力袭击正在执法的民警最高可判三年有期徒刑,而“打招呼捞人”的操作,已经涉嫌渎职犯罪,从那位“高级反黑警察”到派出所所长,整个利益链条上的人都可能被牵连调查。紧接着是押注秦雯的影视资本和平台,第一财经统计显示,她署名的待播剧足足有四部,包括唐嫣、赵又廷主演的《爱情没有神话》、陈晓、娜扎的《无与伦比的美丽》,还有冯绍峰、彭小苒的《星落凝成糖2》,这些剧要么已经完成拍摄等待上星,要么还在二审阶段,总投资保守估计超20亿。
结果《爱情没有神话》原定11月7日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开播前四天突然被紧急撤档,地铁灯箱广告连夜下架,物料要求就地销毁,其他几部剧也被平台要求要么换编剧重剪,要么删掉秦雯的署名,前期投入的宣发和制作成本可能血本无归。还有和她深度绑定的新丽传媒,作为培养秦雯十几年的公司,旗下肖战、张若昀等艺人也可能受牵连,原本的“金牌编剧+头部公司”合作模式,现在成了随时可能引爆的雷。
在我看来,最紧张的其实是那些信奉“特权能摆平一切”的人。秦雯能这么嚣张,本质是娱乐圈名利场里,部分人把人脉当违法的“保护伞”,把践踏规则当能力的体现。她忘了自己笔下的剧本常讲“公平正义”,现实中却用拳头捶打执法者,用关系无视法律程序,这种双重标准比袭警本身更刺痛人心。现在官媒集体发声,极目新闻直接喊话要“蓝底白字”的警情通报,黄浦分局也成立了专项调查组,这场风波早已不是娱乐圈的八卦,而是关乎法治底线的公共事件。那些曾经帮她“开后门”的人、押注她的资本、依赖她作品的艺人,此刻都在担心自己被卷入漩涡,毕竟特权或许能逞一时之快,却终究躲不过法律的较真和公众的监督。
这场从署名纠纷升级到法治事件的闹剧,到底会让多少“幕后玩家”浮出水面?你觉得最紧张的是涉事公职人员、影视资本,还是合作艺人?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
• 极目新闻 2025年11月5日 《秦雯“袭警捞人”引众怒:别让人脉成违法通行证》
• 大象新闻 2025年11月4日 《秦雯事件撕开法治信任裂痕 特权幻象不能消解社会根基》
• 第一财经 2025年11月5日 《秦雯四部待播剧停摆 平台紧急启动换编剧或除名流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