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11 月 6 日,苏丹快速支援部队(RSF)突然发表声明,同意美国、沙特等四国提出的人道主义停火方案,承诺保护平民、开放援助通道,还呼吁立即谈判解决战争根源。这则消息像一束微光,照进了持续两年多的苏丹战乱。
![]()
自 2023 年 4 月起,苏丹武装部队与 RSF 因权力分配和军队整编问题反目,战火蔓延至 15 个州,造成近 3 万人丧生,1285 万人流离失所,3000 多万人急需人道主义援助 —— 相当于全国六成人口在生死线上挣扎。之前双方多次签署停火协议,却都因互相违约草草收场,最短的停火只维持了 3 天。老话说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苏丹民众在炮火、饥饿、疾病中熬了 900 多天,这次 RSF 主动松口,武装部队却仍放话 “要消灭对方”,这场盼来的停火,真能打破 “停了又打” 的恶性循环吗?
一、停火 “单边表态”:一边盼和平,一边喊战斗
这次停火提议由美国、沙特、阿联酋、埃及四国斡旋,核心是先停火 3 个月,再启动过渡进程,9 个月内组建文官政府。RSF 在声明里说得恳切,称接受停火是 “为解决灾难性人道主义后果”,愿意坐下来谈 “战争根源”。
可另一边,苏丹武装部队态度强硬。国防部长 4 日刚说 “要继续作战”,总司令布尔汉 6 日更是放话 “将消灭 RSF”,压根没松口的意思。这就像吵架的两家人,一方说 “咱不打了”,另一方却攥着拳头不肯放下。更让人揪心的是,之前 10 多次停火都栽在 “违约” 上 ——2023 年 5 月的吉达停火,签字后 48 小时内就响起枪声;去年 9 月的停火协议,刚生效就因争夺战略要地告吹。这次 RSF 的单边表态,能不能换来双方的真正停火?
二、民众的苦难:900 天里的生存挣扎
停火协议上的每一个字,都连着苏丹民众的血泪。在喀土穆郊区的难民营,35 岁的母亲阿米娜每天天不亮就去排队领救济粮,排 5 小时队可能只拿到一小包玉米粉:“孩子饿到哭不出声,霍乱在营地蔓延,我只能用脏水给她擦身子,怕她染病。”
![]()
这样的场景在苏丹随处可见:1400 万学龄儿童失学,90% 的学校成了废墟;一半以上医院停诊,医生只能在无麻醉、无抗生素的情况下做手术;部分地区物价暴涨 500%,饥荒已经蔓延,数千人面临饿死风险。有流离失所的老人说:“我们不怕穷,就怕听枪声。晚上睡觉都要抱着孩子躲在帐篷角落,就怕炮弹突然砸下来。” 对他们来说,和平不是政治口号,是一口饱饭、一瓶干净水、一个不用躲炮弹的家。
三、停火的考验:信任碎了,再粘起来有多难
这次停火能不能成,最大的坎是 “信任”。两年多来,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停火,武装部队说 RSF 占据平民设施,RSF 骂武装部队空袭居民区,之前的停火监督机制也因分歧不了了之。
更麻烦的是核心诉求没解决:武装部队坚持要 RSF 放下武器、撤出占领区才肯谈判;RSF 则要求在权力分配中拥有平等地位,反对被 “单方面整编”。这就像两个闹掰的伙伴,都想让对方先让步。而且国际社会的注意力之前被其他冲突分散,苏丹人道主义援助资金只筹集到四分之一,就算停火生效,援助物资能不能及时送到、会不会被截留,都是未知数。没有实打实的监督机制和资源支持,停火很可能只是 “纸上谈兵”。
四、和平的微光:需要所有人守护的希望
尽管困难重重,这次停火还是让人看到了希望。RSF 同意谈判 “战争根源”,意味着不再只盯着战场胜负;四国斡旋团队已经紧急对接武装部队,劝说其加入停火;人道主义机构也做好了准备,只要枪声停下,就立刻运送食品、药品和疫苗。
战争从来没有赢家,只有无尽的苦难。苏丹的冲突,本质是权力和利益的争夺,可最后买单的却是无辜民众。就像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的,苏丹正遭遇 “规模惊人的人道主义危机”,停火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 需要双方放下执念,需要国际社会加大援助,需要监督机制真正发力,才能让微光变成暖阳。
![]()
“能战方能止战,能和方能久安”,苏丹的和平,既要看武装部队是否愿意接下停火的橄榄枝,更要看各方能否守住 “以民为本” 的底线。毕竟,再多的政治博弈,也比不上孩子重返课堂的笑脸;再宏大的战略布局,也不如民众安稳吃饭的踏实。
你觉得苏丹武装部队会同意停火吗?要让和平不 “昙花一现”,还需要哪些保障?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