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西部高铁网加快成型,成渝、西成、宝兰、贵广、兰新二线等干线相继通车,川渝陕黔桂甘新实现“公交化”动车;在建、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总里程超4000公里,并有望在“十五五”期间形成成渝1小时、西安2小时、昆明3小时快捷圈,西部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通过京昆、包海、沿江通道无缝衔接,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注入强劲动能。目前,两条备受瞩目的高速铁路接连刷新建设进度条。
![]()
成渝中线高铁
成渝中线高铁自重庆北站引出,经渝北、沙坪坝、璧山、铜梁、大足进入四川,终到成都站,正线全长292公里,全线设8座车站,桥隧比高达85%。线路作为国家“八纵八横”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成都至重庆最快50分钟可达,比既有成渝高铁再压缩半小时以上,真正意义上把“双城”变“同城”。
2025年8月,四川段简州牵引变电所率先封顶,“四电”工程全面进入攻坚;9月,全线正式进入长轨存储阶段,500米长钢轨沿轨道板整齐码放,为年底启动铺轨提供先决条件。目前,成渝中线高铁成都东部新区制梁场已经完成478孔箱梁预制任务,预计今年11月底完成全部478孔箱梁的架设任务,为后续施工打下了基础。据长江沿岸铁路集团透露,项目已提前对接信号、通信、电力等多专业交叉施工,力争2027年11月底开通运营。值得一提的是,成渝中线还是国内首条预留提速至400公里条件的客运专线,将在“十五五”期间承担更高速度级技术验证任务,为时速400公里级高铁标准先行探路。
![]()
西渝高铁
西渝高铁则肩负着“包(银)海通道”与“京昆通道”双重使命,线路自西安东站引出,经安康、达州、广安抵重庆西站,正线全长739公里,其中安康至重庆段(康渝段)桥隧比更是达到93%,被称为“地铁式高铁”。项目建成后,西安至重庆最快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6小时压缩至2.5小时左右,川东北、陕南革命老区一步迈入高铁时代。
2025年10月,康渝段再迎三座隧道贯通:镇安、大象洞、向阳一号等控制性工程先后告捷,隧道贯通累计已达34座,占比约47%;横跨四川广安、重庆合川的梅花坪临溪河特大桥完成万吨级转体,为后续架梁打通咽喉。与此同时,陕西境内最高桥——岚河特大桥挂篮悬灌施工顺利推进,安康汉江大桥首节拱肋成功吊装,全线建设进入“多点开花”的加速期。按照国铁集团调度,西渝高铁康渝段预计2027年6月开通,与已通车的西成、郑渝、成达万等线衔接,川陕渝“西三角”将真正形成高铁闭环。
两条高铁不仅是交通项目,更是西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成渝中线投运后,将与成达万、渝万、渝昆等多线互联,成渝双城经济圈1小时通勤、2小时通达周边主要城市的“高铁网”基本成型;西渝高铁则把关中平原、川东北、重庆中心城区串成一线,向北衔接银西、郑西,向南牵手渝贵、贵南,形成纵贯西部、对接东盟的南北大动脉。对四川、重庆而言,它们将共同构成“陆海新通道”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的“高铁脊梁”,助力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对陕西来说,西渝高铁让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与西南万亿级消费市场直联,为陕北革命老区振兴打开新空间。
根据国铁集团与川陕渝三地政府计划,2027年将是西部高铁“成网之年”:除成渝中线、西渝高铁外,成达万、渝万等350公里时速线路也有望同步开通,西部将历史性实现市市通高铁,高铁运营里程突破7000公里,占全国比重由目前的18%提升至25%以上。届时,成都50分钟到重庆、2小时到西安、3小时到贵阳、4小时到昆明,重庆2小时到西安、3小时到武汉、5小时到广州,“高铁+航空+港口”的多式联运优势将显著提升西部内陆开放高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