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鼻子堵到无法呼吸,鼻涕擤到破皮,到底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
“擤鼻涕太猛,头晕耳鸣会不会出大事?”
秋冬季节,身边打喷嚏、流鼻涕的人越来越多。别急着囤药输液,你很可能遇上的是鼻病毒感冒——每年超一半人中招的“普通感冒”!如何正确应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公丕花、儿科主治医师丁明明为你权威解答!
![]()
鼻病毒感冒:到底是什么?
“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头号元凶’,一半以上的感冒都由它引起。这种病毒专门攻击鼻子、喉咙这些上呼吸道,而且传染性超强——别人打个喷嚏、你摸了下被污染的门把手再揉鼻子,都可能被感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公丕花说。
公丕花强调:“鼻病毒感冒有两个特点:一是很少发烧或仅低烧,二是病程短,一般5—7天自愈,极少引发肺炎。”
鼻病毒感冒VS流感:别混淆!
公丕花对比指出——
鼻病毒感冒:以鼻部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全身症状轻,很少发烧。
流感:全身症状突出,如高烧、头痛、肌肉酸痛,鼻部症状反而不明显。
“若只是鼻子难受,浑身不太疼,大概率是鼻病毒感冒;若突然高烧、浑身疼到无法下床,需警惕流感。”公丕花说。
警惕!擤鼻涕不当引发中耳炎
公丕花提醒:“用力同时擤两侧鼻涕非常危险!”
儿童:咽鼓管短直,用力擤鼻涕易将病原体压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老人:可能因胸腔压力骤升导致血压飙升,增加心脑血管风险。
“鼻腔和耳朵之间有个‘小管子’(咽鼓管),又短又直。感冒时咽鼓管黏膜肿胀、堵塞,中耳形成负压,分泌物积聚,用力擤鼻涕时,鼻腔里的压力会把鼻涕和病原体直接‘压’进耳朵里,引发中耳炎,疼得孩子直哭,还可能影响听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丁明明说。
正确擤鼻涕步骤:
1.用柔软纸巾轻压一侧鼻孔。
2.另一侧鼻孔轻轻呼气擤出鼻涕。
3.换边重复,擤后洗手。
丁明明补充道:“孩子鼻塞可用吸鼻器,避免用力擤鼻涕。”
鼻堵缓解技巧:不用药的妙招
1.蒸汽湿润:温水杯口熏鼻5—10分钟(注意防烫),或浴室蒸汽滋润。
2.生理盐水喷鼻:每日2—3次,温和保湿,稀释鼻涕。
3.睡眠调整:侧卧并垫高头部,减轻鼻塞。
4.皮肤护理:擤鼻涕后涂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如破损),保护鼻周皮肤。
![]()
用药指南:别瞎吃!
公丕花强调——
无特效药:奥司他韦对鼻病毒无效,勿乱用。
抗生素无效:除非黄脓涕超10天伴高烧,可能合并细菌感染。
对症处理:鼻塞严重时,在医生指导下可用伪麻黄碱(短期)或抗过敏药,发烧超38.5℃再用退烧药。
“多休息、多喝水、饮食清淡,保持通风,比药物更有效。”公丕花说。
应对鼻病毒感冒,记住这3点
别慌:它不是流感,病程短、危险性低,好好休息、对症治疗就能好;
别错:用单侧温和的方式擤鼻涕,避免引发中耳炎、血压升高;
别乱:没有特效药,不滥用抗病毒药和抗生素,多休息、多喝水、做好鼻部保湿就够了。
若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症状超10天未缓解或加重;
高热超39℃或发热超3天;
伴剧烈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
儿童精神萎靡、拒食、脱水等;
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者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
( 民生周刊记者 畅婉洁 通讯员 钟艳宇 )
编辑 | 李雪
责编 | 姜玉函
![]()
关注民生周刊视频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