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农村老人过世后,为何还要实行土葬而不是火葬,土葬有哪些好处?
农村老人去世后,都会用土葬的方式,来埋葬过世的老人,而这种土葬是农村传统习俗的传承,也是后人们尽孝的一个表现。
因为在农村受家族传统习俗的影响,或者农村老人立下的遗嘱,告诉后人们自己死后要埋葬在地下,这样就能达到入土为安的效果。
这不就出现了这句话题,农村老人过世后,为何还要实行土葬而不火葬,土葬有哪些好处?听我下面的解答。
![]()
一、 传统的习俗根深蒂固,什么人都无法撼动
农村老人去世后,都是按照农村的传统习俗,而农村这个传统习俗,就是老人过世后,都是用土葬的形式,进行埋葬自己过世的父母,这样以表达后人们的孝心。
再者说农村人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对土地有深刻的感情,总想着自己过世后,在村子里的山上,或者是在自家的地里,找一个安身的地方,以便达到永远看护自己曾经耕种过的土地。
而在自家的地里,或者是山上也能永远的守护自己的子孙后代们,那是他们一生中的最大愿望。
![]()
二、家族观念强,人过世后都入祖坟
在农村,一个屯子大部分都是同一个姓氏,而同一姓氏家族会有祖坟的存在,而过世的老人,也会享受进祖坟的的待遇。
按照祖坟中的排列,第一行是老祖宗鼻祖,再有就是按顺序排列、元祖是太祖的父亲, 太祖 烈主的父亲,烈主是天主的父亲,天祖是高祖的父亲。
高祖是曾祖的父亲, 曾祖是祖父的父亲, 祖父是父亲的父亲,俗称就是爷爷,而自己的父亲,再有就是自己,还有自己的子孙后代们。
如果自己家的老祖坟能放得下,过世的老人都得按顺序排列在自家的祖坟里,这样能受后人们的永久怀念与敬仰,还会得到后人们祭拜与维护。
![]()
三、情感因素,让自己的亲人送过世老人最后一程
而农村老人去世后,都是按照传统的习俗来安排下葬的,按照传统习俗,农村老人过世后都会在家里停放三天,或者是七天,才能进行安葬的。
而过世老人在家里停放期间,就会有亲朋好友,或者是村中的老少爷们来家里祭拜送行,在这个祭拜送行期间,农村的后人们还被举办一些祭祀活动。
来悼念过世的老人,而这些祭祀活动,每天早晚都会给过世老人进行送别,或者是烧点纸钱,以表示去西天的路上不缺钱花。
而这些亲朋好友,或者是屯中的老少爷们,每天都会来祭拜给老人送行,这样就会表达一种怀念与哀思,也是对过世老人的一个安慰。
![]()
四、土葬费用低,一次埋葬后永远不挪地方
而在农村土葬费用是很低的,只是买一口棺材,而棺材的价格,有最低价500块钱,还有5000块钱,高档一些3万5万的都有。
这个就按照自己的条件而论,如果条件一般买个5000块钱就可以了,这样还能装自己过世的父母,也不能失了自己的颜面。
如果按照传统习俗,老人的遗体放三天,费用会很低的,就是加上办白事宴会有个三两万就够了,再说办白事还能收上一些礼钱,这样就平均花不了多少钱了。
而农村老人过世后用土葬这种方式,一次性埋在地下就永远不能动了,也不用考虑还有过期那些事。
如果过世老人埋入公墓,这个就得先给过世老人的尸体进行火化,再买个像样的骨灰盒,一个骨灰盒5000元,一两万三四万都有。
再说埋在公墓里,还会有时间的限制,过个10年20年都得要续费,如果没人续费就按照无主进行处理。
而农村老人埋葬在地下,尽管后人们都不去上坟烧纸,或者是根本没有后人们,再去管理这些过世的老人坟墓,也不会影响到地下过世老人。
也许因为时间的推移,就是坟墓夷为平地,老人的尸骨还永存在地下,这就是农村传统习俗的表现。
![]()
总结,这个话题,农村老人过世后,为何还实行土葬而不实行火葬?这里有四个原因,已经表现出土葬,会给过世老人带来永久的安慰,也会给后人们带来诸多的方便,你们认为我说的对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