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佳音朗读音频
你有没有经常说这句话:“等到......时,就好了。”
就如晚高峰的地铁站里,那个穿西装的男人盯着手机里的房贷还款表:“再拼5年,就能提前退休了。”
就如小区长椅上,那个带孙子的白发奶奶翻着日历喃喃自语:“等孩子长大,我就幸福了。”......
我们总是喜欢把人生切成一段段“以后”,把所有的快乐押注在遥不可及的终点,却忘了停下脚步看看当下的风景。
而作家史铁生早在小说《命若琴弦》中,用两个盲人“追光”的故事,写透了这种人生悖论:
一老一小两位弹三弦为生的盲人,用一生去追寻一张能“治好眼睛”的药方。
当药方最终被证实只是一张白纸时,他们反而看清了人生最大的真相:
人生从不是等出来的“以后”,而是弹出来的“此刻”;
生命真正的解药,也从来不在终点,而在于此刻迈出的每一步。
![]()
老瞎子的师父在临终前,将一把蛇皮三弦琴塞到他的怀里说:
琴槽里封着一张治眼睛的秘方,弹断一千根弦后就能取出它,你的眼睛就能重见光明。
那年老瞎子刚满20岁,眼前一片漆黑,但师傅的这番话,却让他心里一下就燃起了满怀希望的熊熊火焰,烧得浑身发烫。
![]()
为了数清弦的根数,他拆了旧弦就往竹杖上刻痕,一道痕就是一段日子。
夏天,他在田埂上弹唱,蚊虫叮咬双腿肿成红疙瘩,他把裤腿扎进袜子,手指绷得发紧,生怕一个分神弹错了弦;
冬天,他走在结冰的山道上,用草绳把鞋绑了一层又一层,宁愿自己摔着,也不能让琴磕着。
50年过去,竹杖上的刻痕密密麻麻如一道道年轮,见证着老瞎子一年又一年的憧憬和期盼。
当第1000根弦终于在腊月三十的雪夜里崩断时,老瞎子抱着三弦在雪地里掩面痛哭,仿佛抱着余生全部的希望。
可当他小心翼翼地把那张包裹了一层又一层的“药方”递给药房掌柜时才发现,那上面,竟然一个字也没有。
老瞎子苦苦坚持了一生的期盼,竟然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谎言。
这是不是像极了我们给自己立下的种种flag:
攒够100万就辞职环游世界; 考上985就能逆天改命; 35岁前实现财务自由。
我们把数字、财富、结果当作人生的刻度,仿佛跨过去就能抵达幸福的彼岸。
却不知道,这些目标有时只是时代塞给我们的一张“空白药方”,让我们在拼命追逐目的地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错过了沿途的风景。
![]()
就如网上说的那句话:
人若把全部意义押注在终点,那终点就一定会反噬你。
是啊,历经世事后我们终将明白,真正拖垮我们的从来不是目标太远,而是我们一直把虚幻的目标当成了续命的氧气。
而人生最无用的努力,就是发现自己用尽毕生努力所追求的,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般的幻梦一场。
![]()
老瞎子攥着那张空白药方,在药铺门口站立良久。
寒风把纸张吹得哗啦作响,像是在嘲笑他50年的执念、满手的冻疮,还有那些为了“见光”熬过的所有的苦。
他忽然想起32岁那年,暴雨冲垮了过河的桥,为了赶去下一个村子弹唱《杨家将》,他抱着三弦蹚过齐腰的河水,冷水灌进裤管,却死死护着怀里的三弦琴;
河水冰冷,但自己心里却异常火热,因为怀中全力护着的,是重见光明的密码。
![]()
43岁那年,老伴咳血咳得睡不着,满心愁绪的他弹了一夜《二泉映月》,天亮时老伴走了,琴弦也崩了一根;
在琴声中,老伴走得特别安详,仿佛逃离了所有人间疾苦,而那根弹断的琴弦中,藏着“看世界”的钥匙,他知道,这是老伴送给自己最后的礼物。
48岁那年,小瞎子刚被送来,他第一次把孩子的手按在琴弦上,说“这是命,也是路”。
那时的他,坚信这一根根冰冷的琴弦,能给他和小瞎子一个光明而热烈的未来。
往事一幕幕如走马灯闪现,老瞎子一边回忆一边泪流满面:
原来这50年黑暗中的坚守,不是白走的路,自己也收获了很多难忘而温暖的时刻。
原来,让自己活得热气腾腾的,从不是那张空白药方,而是心底那“弹断一千根弦”的信念。
它让自己从20岁活到70岁,在漆黑中一次次爬山涉水,却活成了最有奔头的人。
那天夜里,老瞎子把空白药方折成小块,重新放进了琴槽——
它并不是一张废纸,而是自己50年人生奋斗的忠实见证者。
![]()
知乎上有个提问:“在哪一刻,你突然放下了执念?”
最高赞的回答只有12个字:
父亲进ICU那天,我删了KPI。
中年人的崩溃从不是突然的,可醒悟往往就在一瞬间。
通常在废墟之上,我们才会第一次把目光从“远方”拉回“此刻”。
当追求“完美”的幻影碎了一地,我们才会低头关注此刻的呼吸,才会发现身边人的温度、手里没干完的事,都是活着最大的念想。
就如网上那句话:
当信念坍塌,别急着逃跑,废墟里往往藏着新生的入口。
打碎执念的那一刻,正是自我重建的开始。
成年人最勇敢的瞬间,是不但能亲手拆掉自己搭建的空中楼阁,还能在一片坍塌的废墟上种出最绚丽的花。
![]()
小瞎子失恋那天,抱着三弦琴蹲在河边号啕大哭。
他喜欢的聋女被家人远嫁,临走前用手指在他手心写下:“我等你听见花开”,可这约定,却再也无法实现了。
聋女的父母嫌弃小瞎子双目失明,无法给予女儿安稳的未来。
这双什么也看不见的眼睛,成了小瞎子心里最大的坎。
他把三弦琴往冰面上猛砸,琴弦一根根崩断,像要把他的心也一起砸碎。
老瞎子循着声音匆匆赶来,把琴槽里的药方塞进了他的手心:
我记混了,其实是要弹断一千二百根弦,才能看见光。
小瞎子听完愣住了,指尖摸着药方上并不存在的字迹,空洞的眼中竟有了“好好活下去”的光芒。
![]()
第二天雪还没化,山路上又响起了悠扬的三弦声。
小瞎子走在前面,琴弦弹得有些生涩,老瞎子拄着新削的竹杖跟在后面,两人的脚印在雪地里连成深深浅浅的线,像把寒冽的冬天踩成了满怀希望的春天。
老瞎子成功地在小瞎子心里播下了“好好活着”的希望,一如当年师傅对他的良苦用心;
也如生活中,那无数给别人心里播种温暖和希望的普通人——
比如小区楼下,退休教师王阿姨每天都会为三个留守儿童免费辅导作业到晚上十点;
比如深夜路边的烧烤摊,老板总会多送一串烤肉给那个独自一人喝得酩酊大醉的失意者......
这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就如老瞎子递给小瞎子的那团希望之火——
我无法给你整个世界,却可以在你最难的时刻,给你继续前进的理由。
而一个人最大的慈悲,就是在别人的黑夜中递一盏灯,并告诉他:天一定会亮。
![]()
史铁生用两个盲人的故事告诉我们:
人生的终极意义,从来不是追求一个虚幻的完美结果,而是去深刻体验生命中的每一次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我们终将明白: 老瞎子那张“药方”可以是空白的,但弹琴的手指却不能停下;
那个“以后”可能永远不会来,但此刻的呼吸、心跳、眼泪却都真实存在。
好好品味手边这杯茶的温度,好好珍惜此刻身边的人,好好弹响手中的这根独一无二的琴弦。
因为每一个当下,都是独属于你的、永不重来的“今天”。
命若琴弦,必须拉紧了才能弹好,而弹好了当下,就够了。
无所谓从哪里来,也无所谓到哪里去——为过程喝彩,为现在而活。
这就是一个普通人活在世上最大的清醒。
作者 | 陌菲,7年一线期刊作者、全网流量300万+爆文作者。公众号:陌菲聊写作。
主播 | 佳音,十点读书签约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6十点读书·听书×夜灯日历

2026年,十点读书×人民日报出版社,从上万本好书中精选出365本好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清单。
诺奖作品、经典名著、影视原著…各类型全覆盖;
雨果、莎士比亚、加缪、老舍、萧红…一次读过瘾。
扫码即听,省去一切挑书、选书麻烦。

而且每本日历都可以绑定3个手机号,全家都能听。
自带的小夜灯,轻轻一触、即可照明,照亮每一位认真生活的普通人。
现在下单,直接“拍1发9”不要错过~
「 2026十点读书·听书×夜灯日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