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秦巴山区得天独厚的冷水资源,我市将冷水鱼养殖作为农业重点产业精心培育,形成了以鲟鱼、虹鳟等品种为主的产业集群。从佛坪县的标准化鲟鱼基地,到西乡县新兴的虹鳟养殖园区,一股“活水经济”正持续赋能乡村振兴,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黄金产业”。
![]()
在佛坪县秦地南农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60余个微流水养殖池整齐分布,8000平方米水域中,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等十余个品种自在生长。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企业,经过十余年发展,已成为集“养殖、加工、出口”于一体的行业标杆,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作为我省首家出境水生动物养殖场,企业成功将佛坪鲟鱼出口至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
“通过‘基地直供’模式直接出口,我们的卖价提升了15%到20%,掌握了更多市场主动权。”公司生产主管鲁俭介绍,基地还积极拓展产业,依托国家级水产科普教育基地,今年吸引超过1.6万人次前来研学观光、品尝鲟鱼美食,走出“一产接二连三”的发展路径。
佛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宇玫说,全县已初步形成椒溪河流域、蒲河流域、金水河流域三大冷水鱼养殖产业基地,现有养殖场14个,创建国家级水产养殖示范场3个,市级现代产业园区4个,养殖水面达27万多平方米,年产量1040余吨,综合产值超3000万元。
![]()
与佛坪的成熟产业相呼应,西乡县峡口镇的汉中鑫攀洋生态养殖公司也在快速崛起。今年3月,企业一期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标准化鱼池与三级沉淀尾水处理系统有序运转,11万条三倍体虹鳟鱼长势喜人,为区域冷水鱼产业注入新活力。负责人陈攀表示,目前公司虹鳟三倍体养殖规模在汉中地区位于前列,未来将通过二期、三期建设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集群效益。
![]()
记者从市水产发展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市鲟鱼、鳟鱼等冷水鱼养殖面积已达35.5万平方米,年产量近2100吨,产值超过3亿元,呈现出“多点开花、链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谈到未来发展,中心产业发展科负责人吴艳表示,接下来将重点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推动鱼子酱等加工产品开发,并结合乡村旅游与特色小镇打造多元产业经济圈;同时,推进良种繁育,加强珍稀水生生物保护和土著鱼类开发,培育领军企业与特色品牌,强化产品质量监管与海外市场拓展,健全技术帮扶与人才培育体系,全力打造冷水鱼重点渔业集群,走稳“以渔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汉中融媒记者:司霜 陈涛)
来源:汉中发布 编 辑: 燕子 审核: 临风
汉中市新媒体协会成员单位 联系微信:wubocn
法律顾问:陕西众致(汉中)律师事务所 周乐律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