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杭州,本周五,一则“学生在学校门口列队在车辆经过时齐声喊老师好”的视频登上热搜。
在视频中,小学生分两列站在学校门口,向进入学校的各个车辆敬礼,并喊“老师好”,但是没有任何一辆车子停下予以回应,也未见老师开窗打招呼。
视频拍摄者表示,老师对学生的问候不予回应,有点伤害学生的热情。
![]()
![]()
没错,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面对网友质疑,涉事学校立即作出回应,小朋友在门口只是值周,系文明礼仪示范岗,小朋友向老师问好不是硬性规定,老师也有和学生回应问好、招手示意,只是在车里看不到,网友发布的视频是经过剪辑和断章取义的。
并且称拍摄者是恶意拍摄,并已经报警,后续消息将以官方通报为准。
不得不说,学校的回应还是很快的,但是请列位看官注意,回应是回应了,但是口气和态度非常强硬,没有一点诚意,而且十分敷衍。
对于学校的回复,孔子信不信我不知道,孟子信不信我也不知道,反正老子不信。
那么好,不是说以官方通告为准吗?那就成全你,随后,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发布通告:
今日,有网民反映我区一所学校门口管理问题。区教育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开展调查,该校确实存在相关问题。现已对该校负责人进行严肃批评,要求学校立即整改,并吸取教训,全方位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下一步,我们将举一反三,主动排查相关问题并认真加以改进。
虽然通告文案只是寥寥数语,却狠狠地打了涉事学校的脸。
不得不说,这学校的领导真是太爱耍“官威”了,正所谓小家雀落彩电躺上了——玩意儿不大架子不小,最关键的是,现在即将进入冬季,在冬季早起本身就是一种折磨,居然还让学生早起在学校门口等老师,这种行为真的好吗?
但话又说回来,学生见到老师打招呼无可厚非,可是对着老师的车辆敬礼算什么?学生打招呼时,教师是不是要回应?只是早上校门这么堵塞,还没人车分流,真的不合适搞这套。
因此有网友质疑,尊师重道需要搞这样的“形式主义”吗?上班不是上朝,老师不是官员,校长也不是皇上。
而且,尊师不在校门,而在于课堂。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就是对全体老师最大的尊重。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涉事学校这种行为属于本末倒置。
校长的责任就是管理好学校的日常运行及老师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一切事宜,老师们的职责则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们要做的就是前面说的认真学习,勤于思考,把尊师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还有一个问题,当下流行一个词叫“双向奔赴”,就拿师生互动来说,学生见到老师,主动向老师问候,而老师也会予以回应,但要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而且还要发自内心,况且涉事学校的工作人员也说了,校方未要求学生向开车的老师行礼问好。
难道现在的学生都这么自觉主动了?
有评论指出,这种迎接的现象本质上是降低人的自信心,不应该出现在教育人的地方,这种卑微迎接的方式,会导致孩子从小就树立了一个自己是下等人的概念。那么,不理解执行这个命令的人是有着某种癖好,还是故意而为之。如果是癖好的话,那么该去治疗,如果故意而为之就是骨子里的坏。
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中国人的官瘾实在深,汉重孝廉而有埋儿刻木,宋重理学而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则”。总而言之:那魂灵就在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
官瘾就像臭豆腐,闻起来不一定香,但吃过来多有味,官势也好、官腔也好、官话也好,都是如此,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旦做了官,哪怕仅仅是名义上的官,他往往希望世人首先视他为官员。如果竟不被那么看待,他心里便不免有几分不痛快。
无疑,此次事件中涉事学校老师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就是这种心态的反应。
所以,真正的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根本不会在乎这个派头,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他只会把精力放在教学上,根本不会要求孩子们非要每天给他敬礼。如果很介意这事,那只能说明这样的老师是不是学问不大谱儿大,道德不高鼻梁高。
而学生呢,在努力完成学业之余见到老师自然也会主动打招呼,而不是非要搞成什么庄严的仪式,把本来很美好的事情搞成形式主义。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应该给学生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个别学校别每天整点有的没的,折腾学生和家长。
就到这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