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1月7日电 (赵祖乐、实习生赵璐琪)11月7日,四川凉山迎来对外传播事业的全新起点——“凉山国际传播中心”与“四川国际传播中心凉山工作站”正式揭牌。
凉山从此拥有面向世界讲述本土故事的专属平台,这也是四川国际传播中心设立的首个市州工作站,标志着凉山对外传播迈入更加主动、更具创意的新阶段,将向世界生动展示“彝海结盟地·五彩大凉山”的独特风采。
“中心+工作站”的双平台模式,形成了“1+1>2”的传播合力。凉山国际传播中心将深耕本土,挖掘动人故事、整合文化资源;省级工作站则依托更广渠道,精准推送凉山声音至全球。这一创新协作机制,为凉山的国际传播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揭牌仪式上,文化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中央及省级媒体代表、热爱凉山的中外“推荐官”,以及凉山各县(市)宣传与融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现场播放的宣传片《让世界看见凉山》,以极具感染力的镜头语言,向世界发出诚挚邀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大凉山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壮美的自然风光。
讲好凉山故事,既需专业视角,也离不开鲜活真实的民间表达。为此,活动特邀多位文化传播与国际关系专家,组建“凉山国际传播智库”,为内容创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启动的“发现凉山推荐官”计划,则邀请在凉外国友人、文化使者与网络达人,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视角,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凉山。专业与民间的交融,将让凉山故事更加多元而动人。
这片曾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生的土地,如今正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潜力。凉山不仅是“彝海结盟”革命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五彩大凉山”多彩风情的重要窗口。
当前,凉山正多措并举,擦亮“彝海结盟地·五彩大凉山”品牌形象: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四季皆景、处处风光的旅游体验;加快建设螺髻山、邛海、泸沽湖等高品质旅游地标;并借助新媒体平台,精准营销“彝海结盟”“民族风情”“夏季清凉·冬季暖阳”“中国航天城”等特色名片。
在文旅融合方面,凉山将聚焦文博研学、阳光康养、乡村休闲、生态观光、民族风情体验、航天科技、影视演艺七大业态。通过举办火把节、彝历新年等传统节庆,传承彝族漆器等非遗技艺,推出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深度领略大凉山的无限魅力。
凉山国际传播中心的成立,不仅是一个机构的落地,更是一种姿态的转变——凉山正以更加自信、主动的步伐走向世界舞台。随着凉山国际传播中心的正式启航,“彝海结盟地·五彩大凉山”的精彩篇章,将从这里出发,跨越山海,走向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