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
![]()
何以可持续?
01
2025年,是一个转折之年。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十届四中全会上,“十五五规划”正式确立,昭示着中国未来五年将着重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一种新发展理念已然成为时代的主基调——中国经济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绿色、创新、科技、幸福、安全等关键词将是新的价值准绳。
历经四十余年的高歌猛进,如今我们确实应该驻足深思,到底如何才能建立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不仅关乎经济如何保持增长,更关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们内心深处的富足与平和。
2025年,其实本应该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联合国确立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迄今正好十周年,距离原定的截止日期还剩五年,全球推进可持续发展到了关键时刻。然而,在这个时点上,形势却并不容乐观。
![]()
据联合国最新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2025》显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严重偏离预期轨道。在SDGs的169个细项目标中,仅35%进展顺利,近一半进展缓慢,甚至18%出现了倒退。如果仍按目前的速度推进,势必将无法在2030年实现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停滞与倒退的背后,则是新冠疫情的冲击、地缘政治的冲突、逆全球化的浪潮、国际合作的减弱,以及气候变化加剧等众多因素的交织与叠加。动荡莫测、危机四伏,似乎世界局势愈发脆弱和复杂,正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身处其中,不禁要问,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行动者群像:在黑暗中燃起火把的人
02
幸运的是,在不确定的时代,总会有一些笃定的行动派,让人燃起希望。
当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大面积滞后时,中国的落实情况却可圈可点,独树一帜。据联合国官网公布的大数据评估,截至2024年,中国已有至少60%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接近或实现2030年目标;而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就已提前实现减贫、卫生等方面的相关目标;在即将开启的"十五五"规划期间,绿色发展被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
乱局之中,我们仍在持之以恒地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这当然得力于来自顶层的国家力量,但更离不开来自各个领域的社会价值创业者——他们作为具体而微的行动者,应该才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
其实,在历届的向光奖申报者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行动者们所惊艳,不仅赞叹他们提供的可持续创新解决方案,更由衷钦佩他们即便身处困境,也依然能够向前迈进一步:
在食品农业领域,庆渔堂正在用物联网重塑千年渔业,让这个传统产业从“小散养”向规模化、现代化跃迁。创始人沈杰作为物联网博士,历经九年在农村一线的努力,创新建立了数字渔仓、数字渔村和数字渔商三大核心堡垒业务,开创了国际领先的“仓养一体”渔业数智化运营服务模式,实现了显著的降本增效。
一方面,庆渔堂帮助养殖户养好鱼、治好水、卖好鱼;同时,也为下游渠道商、零售商及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水产品。沈杰的使命,就是用科技赋能,让天下百姓安心吃好鱼。
![]()
在循环经济领域,瀚蓝环境正在深度探索废弃物资源化与高值化利用的创新模式。二十多年前,瀚蓝接手被环保部列入黑名单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现任总裁金铎的带领下,历经一系列的技术攻关与社会创新,最终实现了从邻避到邻亲、邻利的巨大转变,也基本化解了中国的“垃圾围城”现象。
如今,作为固废回收处理的龙头企业,瀚蓝独创的纵横一体化固废治理整体解决方案,正致力于精细化地将垃圾变废为宝,从而实现社会综合成本最小化、绿色价值最大化;迄今,瀚蓝已累计为全国20个省份的54座城市提供市政服务,覆盖人群超1亿人。
![]()
在乡村振兴领域,松赞正在带领藏区的近两千名山村居民实现共同富裕。2000年,松赞创始人白玛多吉回到家乡香格里拉,将自家老宅改造为民宿,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创业历程。通过精品山居和旅行线路串连的方式,松赞已全线贯通滇藏线——朝圣之路,给全世界人们都提供了深度探索大喜马拉雅地区的机缘。
松赞扎根乡村、连接土地,每家门店都是所在村落的一员,带动本村居民就业,并与村集体建立利润共享机制。同时,基于在地文化和自然景观设计产品,尊重真实的藏地,绝不主观生造。秉持“前台松赞化,后台国际化”的战略,白玛多吉和团队耐心培养着本地员工,让他们在自家门口就能站上世界舞台。
![]()
在银发经济领域,面对汹涌而来的老龄化趋势,天与正致力于对中国养老行业进行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作为跨界创新的养老人,创始人卜江勇为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技术与服务革新,让广大高龄人群都能享受到普惠的科技红利。
如今,天与建立了贯穿居家、社区、机构、长护险、家庭养老床位等全业态服务体系,打造了由近万名服务人员构成的全国服务网络,为数百万长者提供优质康养服务,覆盖全国23个省份、80余个城市。
![]()
在双碳领域,碳阻迹正在为各类企业提供碳管理解决方案,推动各行业开展碳排放计算、管理、减排并最终实现碳中和。作为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创始人晏路辉认为,没有量化就没有管理,没有碳管理就没有碳中和,因此选择并坚守了这条创业之路。
如今,碳阻迹已为爱回收、多抓鱼、安踏等1400+家企业提供相关服务,推动碳的量化与价值实现,并辅以各种创新手段,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个人对“双碳目标”有了具象的认知和参与。
![]()
这份行动者名单还可以很长。虽然他们作为个体声量不大,可能还在传统主流的商业叙事之外,但在照亮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却无疑都是黑暗中的一束光。当越来越多的社会企业家与觉醒领导者选择加入其中,点点光芒汇成漫天银河,便自然铺就了一条引领未来的星光大道。
这并非理想主义的愿景,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在过去的八年里,向光奖一直在寻找和汇聚这些行动者,迄今已累计收到两千余条申报记录,并经历了数百名各领域专家的集中评审与尽调,遴选出来自各领域的优秀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清晰地感知到,可持续发展不再是宏大叙事与抽象概念,而是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一位位鲜活的人物、一项项具体的行动。
这些向光奖伙伴展现了“行动者”的鲜明特征:不满足于纸上谈兵,而是扎根现实;不等待完美方案,而是在实践中迭代;不抱怨环境约束,而是将约束转化为创新动力。
向光同行:从个体行动到生态力量
03
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独行快、众行远。
2025年岁末年初,即将是一年一度的向光年会。在这样一个具备里程碑意义的关键时点上,我们决定把这届年会升级为“向光行动者大会”,面向所有的正在果敢采取行动的社会价值创新先锋。借此契机,我们也将召集历届的向光奖伙伴,邀请大家再度聚首,分享过往的实践成果,展望未来的愿景目标。
通过这种汇聚,孤独的行路者可以抱团前行,分散的创新点得以连接成协同网络,个体经验也能够升华为生态智慧。我们希望,价值观相似的伙伴,终将走到一起。
本次大会将以“问道新经济 重塑新增长”为主题,并下设六个分论坛,分别围绕新融合、新投资、新超越、新航道、新安全、新组织等子议题,多维度展开对“新经济”的深度解构,从而呈现“新增长”的价值要素与工具方法。
![]()
著名的社会生态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有一个洞见:只有把社会问题转变为有利可图的商机,社会问题才能得到最终解决。这诠释了可持续发展背后的一种新增长范式,即企业不再仅仅是利润最大化的工具,而是能够有机融合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甚至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力量。
立足长远来看,这绝非道德标榜,而是一种战略选择。不可否认,时至今日,这仍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但也正因如此,先行者们足以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如何将可持续商业的心智模式与价值理念落到实处,形成长期而富有韧性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众多向光行动者孜孜以求的境界,也将是今年大会所要着重探讨的方向。
除了认知与思想的盛宴,我们还将打造多元融合与交叉互动的场景,促进向光行动者们彼此之间的横向链接,让大家相互启发、相互切磋、相互合作,共同织就一张可持续创新协同的生态网络。与此同时,为深度赋能往届向光奖企业,我们还会特别组织一场专题闭门研讨会,帮助其在战略视野与生态资源上获得更多支持。
总之,基于鲜活的案例与前沿的洞察,我们将围绕可持续创业者的成长之痛,打造赋能支持系统,整合向光生态资源,助力其突破原生发展瓶颈。这将是一场共融共创的旅程。
![]()
时代呼唤向光行动者
04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上,2025年或是驶入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转折之年。
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历史窗口期,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行动者的智慧与勇气,坚定地回应时代的呼唤,解答时代的难题。
纵使外部大环境复杂动荡,我们仍然可以力所能及地积极行动,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即使系统变革艰难缓慢,当无数微小的创新累积起来,终将引发质变。
无论面对任何挑战,我们都可以向外谋发展、向内练定力,把自己作为方法,输出创新解决方案,成为一名“向光行动者”。
2025年12月1日,北京,期待我们向光同行,书写属于自己的行动篇章。
(社会企业与影响力投资论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