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体的“窗户”,不仅能帮助我们感知世界,还能提前预警身体内部潜在的重大疾病。很多时候,当身体出现严重健康问题时,眼睛会率先发出信号。然而,这些异常信号常常被人们忽视,最终延误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身体出现大病前,眼睛可能出现的4种异常,其中第一种最容易被忽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
第四种:眼睛发黄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眼白是洁白无瑕的。如果发现眼白突然变黄,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巩膜黄染,这很可能是身体出现肝胆疾病的表现。
当肝脏或胆道出现问题时,比如患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胆管癌、胆结石等疾病,会导致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在血液中蓄积,进而沉积在巩膜上,使眼白呈现黄色。同时,患者还可能伴随皮肤发黄、尿色加深、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出现眼睛发黄的症状后,应及时到医院消化内科或肝胆外科就诊,进行肝功能、胆红素、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第三种:眼睛反复出血
![]()
眼睛出血也是一种需要警惕的异常情况,可分为结膜下出血和眼底出血。结膜下出血表现为眼白部分出现片状红色出血区域,通常看起来比较吓人,但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或视力下降;眼底出血则是指视网膜或玻璃体出血,患者可能会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视力模糊,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
偶尔一次的结膜下出血可能与外伤、用力揉眼、咳嗽、便秘等因素有关,通常可以自行吸收。但如果眼睛反复出现结膜下出血,或者出现眼底出血,就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有关。
因此,当眼睛反复出血时,应及时到医院眼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或血液科进行检查,测量血压、血糖,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排除相关疾病的可能。
第二种:瞳孔异常
瞳孔是眼睛内虹膜中心的小圆孔,正常情况下,双侧瞳孔大小相等,直径约为2-5毫米,并且对光线的刺激反应灵敏,当光线照射时,瞳孔会立即缩小,光线消失后,瞳孔又会恢复原状。如果发现双侧瞳孔大小不一,或者瞳孔对光反射变得迟钝甚至消失,这可能是脑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信号。
第一种:视力突然下降
![]()
生活中,很多人会把视力下降归咎于用眼过度、年龄增长等常见因素,尤其是上班族和中老年人,往往觉得滴点眼药水、休息一下就能缓解,却不曾想这可能是大病来临的信号。如果视力在短时间内突然下降,看东西变得模糊不清,同时还伴随视野缺损,比如看东西时总感觉眼前有一块区域看不到,像被黑影遮挡住一样,就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这种情况可能与脑部肿瘤密切相关。当脑部出现肿瘤时,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会压迫到周围的视神经或视觉中枢,影响视觉信号的传导和处理,进而导致视力突然下降和视野缺损。此外,急性青光眼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急性青光眼发作时,眼压会急剧升高,损伤视神经,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失明。
眼睛的健康与身体整体健康息息相关,上述4种眼睛异常信号,每一种都可能预示着潜在的重大疾病,尤其是第一种视力突然下降且伴随视野缺损,很多人都容易忽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关注自己眼睛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木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