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华网文化观察丨文华奖话剧《北上》让千年运河文化在舞台上重生

0
分享至


  新华网北京11月7日电 题:文华奖话剧《北上》让千年运河文化在舞台上重生

  新华网记者 王坤朔

  11月4日晚,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以下简称“十四艺节”)闭幕式上,揭晓了第十八届文华奖评选结果,包括话剧《北上》、儿童剧《猫神在故宫》、川剧《梦回东坡》等在内的15部作品获得文华剧目奖。文华奖是中国专业舞台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由文化和旅游部设立,每三年评选一次。

  值得关注的是,获奖作品中,《北上》《生命册》《牡丹亭》都是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改编戏剧为何备受追捧?文学性如何呈现在舞台之上?以大运河为代表的世界遗产,在当代如何活化?


  话剧《北上》重庆演出。杭州话剧艺术中心供图

  文学IP改编热度不减

  “你可以永远相信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确实‘能打’”,翻开社交APP,很多网友在观看话剧《北上》后的repo(观后感受)里写道。

  话剧《北上》改编自著名作家徐则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以下简称“茅奖”)的同名小说,由中央戏剧学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与新华网联合出品,是杭州首部以运河为背景的大型话剧,通过意大利人“小波罗”一行由南向北走完运河的心愿拉开全剧的帷幕,以“古今交织”的叙事线索,演绎由浙江杭州至北京通州、绵延运河两端的人间世情,讲述一段跨越百年的运河史诗。


  话剧《北上》重庆演出前现场。杭州话剧艺术中心供图

  小说《北上》自2018年出版后便引起多方关注,开启了文学IP多样化改编,除话剧外,已相继改编为电视剧、音乐剧,用不同艺术形式展现大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核,带动沿线城市游客量增长,形成文化经济共振。

  十四艺节展演剧目中,除《北上》外,话剧《生命册》、歌剧《尘埃落定》亦改编自茅奖小说。此外,十四艺节舞台上也不乏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支撑的展演剧目,如话剧《俗世奇人》、民族舞剧《红楼梦》、婺剧《三打白骨精》、越剧《我的大观园》等。

  经典文学作品改编一直是舞台剧、影视剧创作的重要源泉。茅奖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最具影响力的奖项,其获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最高水准。茅奖至今共评出53部作品,大部分都经过了影视剧、舞台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改编。

  聚焦于舞台艺术,《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长恨歌》《人世间》《千里江山图》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茅奖作品都被搬上了戏剧舞台,其中不乏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


  话剧《白鹿原》剧照。陕西人民艺术剧院供图

  热门畅销书也受“追捧”。马伯庸的小说《两京十五日》《长安的荔枝》《太白金星有点烦》,均被搬上话剧舞台;蔡崇达的散文集《皮囊》被改编为同名话剧。

  文学作品改编为戏剧,是两种艺术形式的双向奔赴。

  文学一直是不同门类艺术的基础支撑,文艺评论人谷海慧认为,改编自文学作品的话剧更有文学性,更具精神厚度和艺术深度,能让舞台更具生机和活力。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说,戏剧对文学的改编,也“升华”了文学,给文学提供了更有效的传播,助力文学作品成为经典。

  文学如何“立”于舞台之上

  将文学作品搬上舞台,向来不易,尤其是像《北上》这样具有史诗感的小说,原著有30多万字的体量,包含几个家族、几十个形象,对于舞台艺术的改编无疑是极大的挑战。原著作者徐则臣说,因为结构和所探讨的故事本身,小说《北上》的改编难度很大。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廖奔认为,小说《北上》时间跨度长达百年,以大运河为核心展开,这与常见话剧叙事方式差异显著,改编难度极大,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对复杂情节和众多人物进行有效压缩与筛选是长篇小说改编为话剧的一大难点。

  该剧导演李伯男说,小说人物众多,必须选择那些最能承载小说主题、最有趣味、最有可能戏剧化的人物,在压缩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再创作。

  在原著中,天香这一角色仅寥寥数笔,但在舞台上被塑造成一个性格形象鲜明的人物,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再创作既贴合其原有命运轨迹,又极大地丰富了舞台表现。


  话剧《北上》剧照。杭州话剧艺术中心供图

  对话剧《北上》编剧解涛来说,最难的是在“尊重原著”和“舞台再生”之间找到平衡。他表示,小说《北上》属于文学,靠的是语言的意境、心理的纵深和叙述的迂回,而话剧是靠动作、台词、冲突和现场能量生存的艺术。

  明确了小说文本与话剧的界限,主创团队从最初就确立了“最大程度尊重原著”的创作原则,以意大利人“小波罗”的运河寻亲之旅为主线,依托其特殊的外来者视角,重点选取杭州、扬州、淮安、聊城、通州等运河沿线的关键节点,勾勒出1900年前后运河两岸的中外众生相。

  面对改编后的剧本,导演需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与舞台思维,进行艺术的“再翻译”与空间的“再创造”。不仅要精准把握文学内核,更需运用综合舞台语汇,将文字转化为既有叙事张力又具审美意蕴的立体现场。

  在解放军原总政治部艺术局局长汪守德看来,主创团队所选取的各地独特景致、人文风貌与地域音乐,为舞台场景注入鲜活与光彩,呈现出强烈的岁月质感,既鲜明体现了地域特色,又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话剧《北上》剧照。杭州话剧艺术中心供图

  北京观众张馨读过小说《北上》,看完话剧后她说:“虽然舞台上的具体呈现跟我读小说时想象的差别很大,但舞台意境很美,视觉冲击让文学的感染力放大了,为我打开了原著所没有的想象空间。”

  一部戏剧作品的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被搬上舞台那一刻起,修改与打磨便如影随形,这是一个动态的、生长的过程。

  话剧《北上》自2024年9月在杭州首演以来,已经走过北京、上海、淮安、昆山、湖州、宁波、重庆等地。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张媛介绍,秉持“不断打磨、持续淬炼”的创作理念,主创团队在剧本、表演、舞美等多方面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并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不断修改升级,努力将这部戏做成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

  让千年运河文化“活”在当下

  “中国大运河”于2014年申遗成功,这也是小说和话剧《北上》故事的“终点”。

  大运河绵延3200余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穿越2500多年奔流至今,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兴盛。随着大运河重要性的不断凸显,沿线对于大运河的治理有了大幅提升,自然和人文景观都出现了新的样态,让当下的人们与历史建立起联系。


  货船通过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拱宸桥。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我们常说‘唤醒’大运河,在当下,最为切实可行的路径或许是文化意义上的唤醒,去不断思考如何发掘、保护运河文化。”徐则臣说。

  当话剧《北上》在运河沿线城市巡演,当数字光影让大运河历史场景重现舞台,古今交织的叙事让运河文化在现代化剧场中重生,这条千年水脉正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焕发新生。

  重庆观众邱悦知道大运河位列《世界遗产名录》,但只觉得是个离自己很遥远的“文化新闻”,直到这次看了话剧《北上》,在剧里看到那些代代相传的技艺、延续百年的人情,意识到大运河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让这些“活遗产”被更多人看见的开始。

  “就像剧里若隐若现的非遗元素,从造船的老手艺到漕运里的老规矩,再到现在人对运河故事的守护,这些没写进名录里的细节,才是运河最珍贵的‘传承密码’。”邱悦说。

  舞台之下,话剧《北上》还将杭州特色与季节风物带给当地观众,在剧院前厅通过实物、展陈、互动装置等形式,打造一座限时“小博物馆”,把杭城宋韵“搬”到了现场,让观众在观演前就领略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

  重庆演出结束后,解涛说:“希望通过演出,传递出大运河奔涌不息的生命力,尤其愿年轻观众能从中读懂这条河承载的民族记忆与情感,并在未来继续书写属于大运河的新篇章。”


  市民在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大运河堤顶路上骑行。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在今年8月举办的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上,来自运河沿线城市的文旅推介官,采用滑稽戏表现形式,通过情景演绎、斗诗、地方戏曲联唱,生动推介运河城市特色文化。

  不止于艺术创作,随着技术的赋能, 运河的水脉和文脉在数字世界中焕发出更加灵动的文化张力,也带动了文旅产业升级。

  今年暑期,位于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奇境”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探索展入口处排起长队。“运河奇境”依托大运河历史文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沉浸式体验环境,让观众自由探索运河场景,通过手势操作触发剧情关卡,在NPC(非玩家角色)“避水小神兽”引导下完成6个章节的运河穿越,用前沿技术重构千年运河史诗。


  “运河奇境”VR大空间沉浸式体验探索展。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供图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人们觉得文化遗产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时,保护就会变成自觉行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刘大刚去世;网红郭美美被封;全红婵乐观参赛;杨紫生日庆祝 | 11月08日娱乐八卦日报

刘大刚去世;网红郭美美被封;全红婵乐观参赛;杨紫生日庆祝 | 11月08日娱乐八卦日报

娱乐圈那档子事儿
2025-11-08 01:05:34
曾琦,多张漂亮优雅照片曝光,主角双双停职,患者信任碎一地!

曾琦,多张漂亮优雅照片曝光,主角双双停职,患者信任碎一地!

眼光很亮
2025-11-07 14:09:36
上海人狂喜!百米“翡翠山”官宣,魔都真要造山了!

上海人狂喜!百米“翡翠山”官宣,魔都真要造山了!

GA环球建筑
2025-11-07 12:16:56
19死!司机沿途怒撞17车,疯狂碾压屠杀,满地尸体!现场视频曝光

19死!司机沿途怒撞17车,疯狂碾压屠杀,满地尸体!现场视频曝光

深度报
2025-11-07 22:44:47
中国福建舰正式服役,美国反应激烈,专家公开承认:美军优势不再

中国福建舰正式服役,美国反应激烈,专家公开承认:美军优势不再

史纪文谭
2025-11-08 00:51:50
网传《雪中悍刀行2》阵容公布,第二季你还期待吗?

网传《雪中悍刀行2》阵容公布,第二季你还期待吗?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8 00:55:54
张柏芝前老板曝猛料:为了钱像狗一样舔我!到手后马上翻脸不认人

张柏芝前老板曝猛料:为了钱像狗一样舔我!到手后马上翻脸不认人

八星人
2025-11-07 10:49:22
万万没想到王家卫报应来的太快了!刘嘉玲梁朝伟晒出三人亲密合影

万万没想到王家卫报应来的太快了!刘嘉玲梁朝伟晒出三人亲密合影

乐悠悠娱乐
2025-11-07 10:22:15
嫩妇自述:和老公分居后,我每天去健身房练臀,却被私教给盯上了

嫩妇自述:和老公分居后,我每天去健身房练臀,却被私教给盯上了

想养大熊猫
2024-05-08 10:04:15
以色列下令彻底摧毁加沙隧道:被困地道中的哈马斯永远出不来了

以色列下令彻底摧毁加沙隧道:被困地道中的哈马斯永远出不来了

桂系007
2025-11-07 16:23:21
祝福!浙江队官宣34岁外援队长离队,效力4年半率队2次获中超季军

祝福!浙江队官宣34岁外援队长离队,效力4年半率队2次获中超季军

我爱英超
2025-11-07 18:25:36
中亚5国总统到美国会谈,特朗普综合经贸战略基本闭环

中亚5国总统到美国会谈,特朗普综合经贸战略基本闭环

邵旭峰域
2025-11-07 18:30:40
突发!中国造防空导弹发威击落伊尔-76运输机,俄5名机组人员阵亡

突发!中国造防空导弹发威击落伊尔-76运输机,俄5名机组人员阵亡

头条爆料007
2025-11-07 08:52:28
16场0球0助!7000万巨星断崖下滑,英超豪门成冤大头,曼联看笑话

16场0球0助!7000万巨星断崖下滑,英超豪门成冤大头,曼联看笑话

阿泰希特
2025-11-07 10:32:33
分析:凯文·杜兰特的到来激活了火箭队被低估的武器

分析:凯文·杜兰特的到来激活了火箭队被低估的武器

好火子
2025-11-08 01:19:30
你见过最烂的婚姻是啥样?网友:至少百分之80以上,都凑活着过着

你见过最烂的婚姻是啥样?网友:至少百分之80以上,都凑活着过着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7 00:05:03
大破防!这一次,41岁的白百何把过气女明星的惨,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破防!这一次,41岁的白百何把过气女明星的惨,体现得淋漓尽致

未曾青梅
2025-11-05 23:26:19
中年女人想你“搞”她,往往会给你这4个暗示,别装作不知道

中年女人想你“搞”她,往往会给你这4个暗示,别装作不知道

白马惊天剑
2025-11-06 20:53:50
3-1!德国赛连爆大冷!第3位世界冠军出局,雨果+张本智和被淘汰

3-1!德国赛连爆大冷!第3位世界冠军出局,雨果+张本智和被淘汰

知轩体育
2025-11-08 00:55:07
赵心童兵败如山倒!吴宜泽下半场连赢4局,8-4夺赛点,剑指决赛!

赵心童兵败如山倒!吴宜泽下半场连赢4局,8-4夺赛点,剑指决赛!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7 20:45:10
2025-11-08 01:39:00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23573文章数 24231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地球的巨眼?亚洲第一铜矿藏190层深渊,能吞下59个西湖!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头条要闻

家长称男婴被两个不满12周岁女孩害死:拿她们没办法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手机
房产
艺术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数码要闻

微软首款硬件Z - 80 SoftCard:80年代的意外“吸金王”

手机要闻

小米17 Ultra:潜望镜头已清晰!小米17系列:销量已突破200万!

房产要闻

全国2025唯一“开盘即百亿”在广州诞生

艺术要闻

地球的巨眼?亚洲第一铜矿藏190层深渊,能吞下59个西湖!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