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近日,新晋网红小吃“奶皮子糖葫芦”席卷社交网络,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单日曝光量破千万,北京三里屯、成都太古里等潮流地标出现排队购买现象。这款新式甜品,正以“国潮点心”新代表的身份,引发行业对农产品深加工与消费升级的深度思考。
![]()
一款“网红”的诞生
当传统糖葫芦遇见草原奶皮子
奶皮子糖葫芦在传统糖葫芦的基础上,叠加了一层或两层奶皮子制作而成。醇厚的奶香与山楂、草莓等水果的清甜结合,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口感体验,迅速成为各小吃门店的引流神器。
这种创新打破了人们对糖葫芦的固有认知,让它从街头巷尾的普通零食,一跃成为兼具视觉美感与味觉享受的精致甜品。尽管价格普遍高于传统糖葫芦,但仍阻挡不了消费者的热情。
![]()
有网友分享,上海“野栗香”门店因卖奶皮子糖葫芦火到大排长龙,工作日中午仍需排队1小时。杭州外卖平台热门款10分钟售罄,最贵单品卖到98元/串。而深圳有门店则因为奶皮子糖葫芦爆单,不得不暂停接单。
奶皮子糖葫芦的走红,背后折射的是一场农产品深加工的胜利。山楂种植区域广泛,鲜食口感偏酸,加工途径有限,种植效益不高。同样,奶皮子作为蒙古族传统奶制品,虽然味道醇厚,但受消费场景和运输影响,多局限于特定地区和传统食用方式。其主要原料牛奶,也常面临价格竞争激烈、差异化程度低的困境。
糖葫芦制作工艺中的挂糖技术,攻克了奶制品在常温下易融化、保质期短等难题,奶皮子醇厚的口感又弥补了山楂略显单调的酸甜。两者创意融合,满足了年轻人追求新奇口味的心理的同时,又实现了价值翻番,为农产品深加工提供了成功案例。
消费趋势解码
年轻人为什么愿意为“网红”糖葫芦买单?
在社交媒体时代,食物的价值不再仅局限于味觉享受,还包括视觉呈现、社交分享等多元体验。有消费者品尝奶皮子糖葫芦后觉得味道“齁甜”,远没有想象中的好吃,也有消费者表示味道平衡。褒贬不一的评价并没有影响它的“出片”效果,仍有许多消费者为它的“颜值”买单,成为一众年轻人的社交元素,购买与分享成为消费的一部分。
![]()
社交平台也成为这款甜品走红的重要推手,“奶皮子糖葫芦”相关话题在抖音播放量破亿,小红书上相关笔记十几万篇,排队盛况、精致特写等笔记形成自传播矩阵。尤其是近两年,奶皮子成为像芋泥、肉松一样的网红元素,奶皮子酸奶、奶皮子拿铁等热销产品更验证了其网红属性。
此外,以中式糕点为代表的国潮美食备受青睐。数据显示,2024年中式糕点市场规模达803.7亿元,2028年有望增至1050.5亿元。随着生活水品的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健康、高品质、有特色的产品买单。数据显示,45.59%的消费者将“口味和味道”列为首要购买因素,35.96%的消费者重视“质量”,凸显了产品风味仍是首要关注点,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也愈发理性。同时72.03%的消费者愿意尝试新品,为行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
传统食材与现代工艺结合,实现了“老品类,新表达”,奶皮子糖葫芦刚好迎合了当下的消费趋势,既唤起消费者的怀旧情怀,又满足了对新事物的好奇。奶皮子糖葫芦强调制作工艺和原材料品质,也刚好契合了消费者对健康品质的需求。
产业链效应
一种爆款带活多方产业
随着奶皮子糖葫芦的热销,上游原材料的需求量明显上涨,特别是奶皮子,从区域性特产逐渐走向全国市场,知名度大幅提升,价格也水涨船高。一周前奶皮子单张的价格在10元左右,现在已涨到20元左右,且供货紧张。部分企业研发速冻奶皮子糖葫芦,通过冷链解决季节限制。
奶皮子糖葫芦的爆火,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就业。各大城市涌现出专门经营创新糖葫芦的店铺,从原料供应、产品制作到销售运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一些地区的畜牧业和农业旅游项目计划将奶皮子糖葫芦纳入“草原美食地图”,联合景区推出“制作体验游”。从奶皮子月饼到如今的奶皮子糖葫芦,内蒙古奶食文化不断打破传统框架,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焕发新生机。
在消费主导经济的今天,农业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种植和养殖,更需要与食品加工、文化创意、市场营销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奶皮子糖葫芦爆火不是偶然,它让我们看到了农产品深度开发的巨大潜力,也为地方特色食材全国化提供了可借鉴路径。(武玉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