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6日,白宫一场药品控价发布会直接演成“年度名场面”:特朗普刚官宣完与礼来、诺和诺德的GLP-1类减肥药降价协议,诺和诺德美国区高管戈登・芬德利就突然脸色惨白、双腿发软,直直瘫倒在总统办公室地板上。
现场摄像机紧急转场、直播仓促中断,特朗普的医疗顾问奥兹医生第一时间冲上去施救,半小时后发布会重启,特朗普轻描淡写解释“就是低血糖、太累了”,网友一语道破:“这哪是低血糖,分明是被79%的降价幅度吓晕的!”
![]()
这场堪称“美版集采”的硬刚,不仅让天价减肥药价格“腰斩再腰斩”,更撕开了美国医药行业高价垄断的遮羞布——原来号称“不干预市场”的美国,也架不住民众对天价药的怨声载道,终究走上了“降价换医保”的控价之路。
一、砍价有多狠?直接腰斩再打折,口服药未来150美元起
此次特朗普官宣的协议,堪称“史上最狠医药砍价”:
诺和诺德的“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每月价格从1350美元暴跌至350美元,降幅达74%;
礼来的替尔泊肽注射液及待批口服药,从每月1086美元降至346美元,降幅68%;
未来FDA批准的口服版司美格鲁肽等产品,定价直接锚定150美元/月起,比现在便宜近9成;
所有GLP-1注射液统一基准价245美元,美国医保受益人报销后每月仅需自付50美元——这意味着,之前普通患者“用不起”的天价减肥药,如今门槛直接拉到平民级。
而药企妥协的交换条件也很明确:获得美国联邦医保(Medicare/Medicaid)全面覆盖,且享受关税豁免。要知道,此前美国大多数州的医保都不覆盖减肥用途的GLP-1药物,仅10个州有限制性报销,此次医保全面打开,相当于用“低价换海量用户”,彻底改变行业游戏规则。
![]()
二、高管晕倒背后:3670亿市值蒸发,营收命脉被掐断
诺和诺德高管的“突发状况”,可以说是医药巨头利润承压的真实写照。这场降价绝非“双赢”,而是特朗普“高压逼宫”下的无奈妥协——今年7月底,特朗普已向17家制药巨头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主动降价否则“后果自负”,礼来、诺和诺德正是被重点紧盯的目标。
对这两家公司而言,降价堪称“致命一击”!例如诺和诺德涉及到的司美格鲁肽是绝对的营收支柱,仅2023年就贡献了101.44亿美元收入,占该公司总营收的35.77%,此次降价可以说一刀砍到了大动脉。受集采影响,两家公司的股价早已提前引发恐慌:自2024年6月峰值以来,诺和诺德市值蒸发3670亿美元,跌幅超三分之二。礼来市值缩水2500亿美元,跌幅29%,两家蒸发规模堪比一个爱马仕集团。
此前辉瑞CEO曾怒斥医保定价是“拿枪指着头的谈判”,艾伯维、GSK等药企联名反对控价,但如今两大巨头妥协,相当于给全行业立了“降价标杆”,特朗普的持续威压之下,后续其他药品恐怕只能捏着鼻子认栽。
怪不得有网友调侃:“高管晕倒不是累,是看着自家35%的营收被砍,血压直接飙上去了”。
![]()
三、美国为啥突然“抄作业”搞集采?天价药早已民怨沸腾
这场控价风暴的根源,是美国由来已久的“买药贵”顽疾。在此之前,GLP-1类减肥药每月1000-1300美元的定价,让普通患者望而却步——美国肥胖率超40%,但医疗补助计划仅10个州覆盖减肥用药,低收入患者只能“有病无药医”。
更夸张的是,美国药品价格长期全球最高,同一款药价格是其他发达国家的2-5倍,背后是药企垄断专利、游说国会、操控定价的“灰色链条”。特朗普此次硬刚,既迎合了民众对平价药的需求,也借着“关税豁免+医保覆盖”的筹码,逼着药企让步——对跨国药企而言,美国医保覆盖意味着数亿潜在用户,哪怕单价暴跌,只要销量爆发,仍有盈利空间。
而这波操作也彻底打脸网上某些“集采不利于原研药”的论调:诺和诺德、礼来之所以愿意降价,正是因为医保覆盖能快速提升市场渗透率(目前GLP-1在欧美降糖药市场占比仅20%),而且关税豁免能降低原材料进口成本,反而倒逼企业将研发重心转向更高效、低成本的产品,而非靠专利垄断躺赚。
![]()
四、后续影响:医药行业大洗牌,更多“天价药”要降价?
这场美版“集采”的落地,可能成为全球医药行业的转折点。
对于患者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事。医保覆盖后每月50美元的自付成本,让“减肥神药”走进全美寻常百姓家,预计美国GLP-1用药人群将呈几何级增长。
对药企而言,要么跟进降价换市场,要么加速研发下一代创新药——诺和诺德、礼来已将重心转向口服版GLP-1(未来定价150美元起),靠剂型创新维持竞争力。
对美国医保体系而言,此举能大幅降低医疗支出,此前因高价药导致的医保赤字压力有望缓解。而对于全球市场而言,美国作为医药巨头的核心市场,其定价策略可能传导至其他国家,带动GLP-1类药物全球降价。
不过,争议也并未消失:有行业人士担忧,过度压价可能影响药企研发投入,尤其是罕见病药物的创新。但支持者反驳,此前药企靠高价垄断赚得盆满钵满(诺和诺德胰岛素一度全球市占率接近50%),适当控价反而能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可以预见的是,诺和诺德高管的晕倒将成为美国药品控价的“名场面”,既暴露了药企巨头的阵痛,也预示着“天价药时代”的松动。特朗普这一刀,不仅砍在了美国医药巨头的利润上,更砍在了全球医药行业的定价逻辑上——未来,“高价换专利”的模式或许将被“低价换规模”取代,而“集采不利于原研”的说法,也在降价幅度和医保覆盖的双重利好下,不攻自破。
参考引用:
财华社、央视财经、新华网、参考消息、证券时报、E药经理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